(一)
六合之内,四海之墟,有浩土曰辰纪。其为日月所出,四时所经,六海所拥。其土众生纷纭,命之以星辰;其气阴阳相合,流行于山川。是以钟灵毓秀,精气存焉。可谓相照沧溟之无涯,寰宇之寥廓。——《蛮荒遗志》
这段文字便是有关辰纪大陆最为古老的记载。然而即使如此,却依然没有道出这片浩瀚之土的详细来源。
也许,连写下这段文字的人都不清楚它究竟存在了多久,以及,它又究竟历经了多少时代的更迭。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真切如实的记载,神话与传说才得以横空出世。而在辰纪这片大陆上,人们对信仰的追求与膜拜更是达到了一个至上的高度。如果说还存在着什么可以让辰纪子民不分国界团结在一起的,那么唯一的答案,便是这信仰。
关于辰纪与万物的存在,自古以来便有着多种的说法,然,辰纪上绝大部分的子民都是坚定不渝的追求同一信仰,那就是有关日月星辰的“天创”说。他们坚信这些遥不可及的天体便是万物的终极主宰,并且更是这所有存在的来源与归宿。其中,霸绝寰宇的太阳对应着辰纪这片广袤的土地;皎柔神秘的月亮对应连接在一起的苍茫四海;万千闪烁的星辰则对应着世间的万物生灵。
而这其间,尤以星辰的号召最为广泛深刻。
早在上古时期,辰纪大陆上的顶级智者们通过长久地推演探索,从而提出了影响后世至深的“星创”论。所谓星创,便是指这浩浩寰宇中的每颗星辰,都在各自掌控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轨迹。其中,位于掌控地位的星辰被称作“命星”,而受命星掌控的人则被称作是“宿主”。
当星辰能量耗竭,光芒全退时,它的宿主的生命也就即将走到尽头。然而星辰却不会随之陨落消逝,待到长时间的恢复后,它便会重新亮起积聚许久的光彩,再次迎来它新一转的生命轮回。
可在这其中也存在着极少的例外——有些人生来便没有属于自己的那颗命星,他们就好像被造物主遗弃或忘却,终其一生都溺陷在命运的漩涡深处,孤独流离,孑然一身,身边的所有皆是过客……竟是一辈子都逃不脱命运的诅咒。这些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也因此被冠上了“弃星”的称号。
可这种就是极少数的,如若有人不幸被烙上弃星的印符,也多半是受不了寂寞或其他种种的折磨,早早地便怀恨而逝。
然,凡事都没有绝对。辰纪上便是存在着另一股与天创论相对抗的力量——蛮荒信仰者。这些蛮荒信仰者们绝对不甘俯首于命运的掌控,凡事皆要逆天命而为之。他们声称,在辰纪最西北端的蛮荒之地,有着与另一个世界相连的神秘通道,而辰纪上的万物,便是最初经由这个通道而来。
从古至今,关于这条通道的寻找就从没有过断绝。无奈,在那蛮荒腹地却有着凡人无法逾越的天堑——那里有着层叠不穷的山脉雪峰,这些雪山多是擎天矗立,接连成群横亘蛮荒,真如同世界的终端尽头。在这里,不要说是人类,就是辰纪上最矫健勇猛的苍北雄鹰,都绝难飞越十座以上的高峰。
也正是由于相关的证据事实实在是寥寥无几,现如今,蛮荒信仰者的人数已然是日趋减少。
到了辰纪公历一千多年的时候,首个可以预测星辰轨迹一窥天机的人出现了,此人正是开创了星阕一业的鼻祖——星黯。
星黯本不姓星,为了表示自己对星辰的绝对效忠,他表示所有学习星阕术法的星阕师皆要以“星”为姓。星黯毕生致力于研究星象,他将抽象的星创说更一步具体化,即通过星阕独有术法感知到个别星辰的覆灭重生,甚者,还可明确其宿主,并由星辰的运动轨迹预言其宿主的命运走向。
星阕的出现使那些原本就信封星创的人更加笃定了自己的信仰,而这也更是给了那些蛮荒信仰者们有力的一击。
然而,这星阕术法绝不是那么容易习得。首先,它需要能与星辰高度相感应的血脉灵力,再者,如果没有绝对出挑的天资,那也是极难掌控这星阕术法的。基于这两个极其苛刻的条件,辰纪上每个时代的星阕师可谓是少之又少,甚至有几次,星阕一门的传承就差点从此终断。不过也正因如此,星阕师的地位才会被人们供奉的无比高贵,其影响力比之帝王也是不逊色多少,放眼辰纪,也就只有这星阕师能够脱离帝王掌控,从而自由无拘了。
(二)
在辰纪公历大概一千年以前的时间,由于不同信仰间的纷争,整个辰纪大陆大致形成了一个六国并存的格局。其中,以天枢为首包括晟国、翊国的子民皆是天创论的追随者;以苍北为首包括琉国、湛国以及蛮荒部分边境地区的子民,皆是蛮荒论的信仰者。
自古以来,效忠于这两种不同信仰的国家之间就从未停止过各种的摩擦争执。在这两种势力间,相信只需要一点足够滚烫的火花,就必然能燃起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的战火。
这种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持续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辰纪公历一千一百年时,具有“灭”力的玄冥星在沉寂了几百年后骤然重现于天空。玄冥的现世虽是百年难遇,然而在当时还并未引起大多数人的警觉,直到一年之后,同样含有“灭”力的幽冥星在某日的夜空中赫然开始发出光亮!两颗蕴有“灭”力的星辰居然同现于世!这绝对是辰纪大陆上史无前例的事,而更有戏剧性的是,两颗星的宿主居然分属于信仰天创论的天枢和信仰着蛮荒论的琉国。
尽管人们不清楚这样的情形究竟在预示着什么,并且当时星阕师还并未出现,那些负责研究星象星象师门皆无法作出一个明确详细的解释,然而冥冥之中,大家都只觉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正蓄势待发。彼时,各国也都开始暗中筹备军力,静待时机。
果不其然,在两个十年后的一天,战火在天枢与琉国间燃起,随后,以瞬息千里的速度席卷整个了辰纪大陆!此时,玄、幽两星的宿主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一个是天枢二皇子玄潇,另一个则是琉国国君幽储。这两个如此年轻却又命格无双,天资异秉的人分别带领着各方的浩浩人马进行了一次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如此的惨烈狰狞,以至于后世那些负责记载史入册的文史们,都不愿对这次近似于毁天灭地的战争去进行过于详细的描述——四处弥漫着硝烟的大地上,每一刻都有无数的人因战而死,辰纪上最大的沧溟水系一度被鲜血染成了淡红色,天空不论昼夜都是被火光染成了如血般的狰狞赤红,刀枪声、嘶喊声、哭泣声……交杂着充斥于天地间。这是简直是人间修罗场,是每个人毕生不忘的噩梦。
在战争进行到第十年时,各方的人马都已所剩无几。最终,天枢一方以极其微弱的优势宣告了这代价沉痛的胜利。玄冥宿主玄潇登上帝位后,随即下诏一统辰纪,将琉国、苍北、湛国统统划为了天枢的附属邦国,并在各国设置大量的天枢人马驻扎监督。此时,幽冥宿主幽储已然战死,那颗曾与玄冥星争光夺彩十年之久的幽冥星,也终于黯尽光亮,消隐于天际。
这场战役被后世的人们称作“焚天”之战,被各国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无不以沉痛凝重的口吻载入了史册。
从此以后,天枢称雄辰纪,成为辰纪政治经济军事上最为强悍的霸主,其势力遍及辰纪,可谓是无所不在。而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今日,并大有长久不变的趋势。
*天一战后,那些战败的地区被天枢强制性的灌输了有关天创论的思想信仰,现如今琉国与湛国原先信仰蛮荒论的子民基本都被天创论所所同化,唯有苍北与蛮荒相交界的一带人民,都还坚韧地固守着自己最初的信仰。
而这次战争受益最大的,除了天枢,那就是晟国了。晟国因身为天枢的同盟国,再加上其对天枢素来的亲近礼让,使得晟国基本在各方各面都受到了天枢的有意眷顾,不过短短几十年,就超越苍北,成为仅次于天枢的第二强国。虽然晟国有刻意讨好的嫌疑,但不能否认的是,两国的关系真是如铁打般的亲密友好——每隔几十年,晟国国君都会派一名皇子去天枢长住修习,而天枢这边,更是基本免去了晟国所有的年贡。
硝烟与血腥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退。战后的辰纪大陆如死后重生般,处处都洋溢着一种生的气息。那些战后幸存的人们,也许是因为离死亡如此相近过,无不是一改以往的恶风恶习,振作起精神,积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正如在一首在战争结束后流传下来的歌谣∶
星辰已与你同去
我们在命运的轮盘中相错
你不曾道别
弥漫着血腥的风中却有你残留的低吟盘踞在我耳边
星辰已与你同去
我们在大地与天际相对望
我不曾挽留
只因这是我们都曾预见的结局
从此,剑封旧尘
因为,我将背负起你弥留的荣誉与希望
待一切轮回过后
你将看到,辰纪上倒映的星辉
是如此圣洁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