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硝烟战
近几年,择校问题一直困扰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提起“择校”两个字,不少家长都是一肚子的苦水。“一到快要中考,家长们就非常焦虑。为了能让小孩进好学校读书,家长们要削尖脑袋托关系、甚至转户口。”一项网上问卷调查显示,38%的民众曾给自己或亲戚的孩子办过非学区入学。而超过一半的网民认为,如果“择校”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不利于基础实力相对薄弱的学校长远发展。如何遏制“择校热”、“择校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课题。一位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表示,中小学择校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优质基础教育供不应求,还有民众对“重点”学校的追崇。
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教授表示,形成校际差距的原因很复杂,而校际差距是人们感觉最直接的差距,特别是部分薄弱学校的存在,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障碍。缩小校际差距首先应着力改造基本建设标准,要做到建设有标准,发展有特色。
幼儿择校现象也很突出。我的女儿今年也要上幼儿园了,我和老公都想让孩子在党政机关幼儿园入学。从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适龄幼儿入园是非常紧张得。主要原因是学校规模有限就决定了招生名额的有限性。尽管机关幼儿园已经设立了一个分校,可总共新生也只设有5个班。一个班收30名,总共招收150名。全县的适龄县城幼儿就有600名,从数字上看是4:1,也就是只有25%的城镇适龄幼儿可以进入机关幼儿园。在我们这拥有100000人口的县城里每年都有这么个现象:好多家长在八月初就要留心招生通知了,通知贴出来就早有人排队了。我们今年得知通知时就赶去排队了,去了就已有十几个家长排队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就有六十名家长了,后来的见人数排够了就无奈的离去了。通知的下午3点30分开始招生,现在才上午8点20分不到60个限额已经排好等候了!听我的同事们说今年我们排得算是时间短的了,往年好多家长就不等通知自发的在幼儿园门口排队了,一排就是白天黑夜的等,有时要排两天两夜,逼得学校没有办法只好提前招生了!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硝烟般的择校战.
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在2007年设立了机关幼儿园分校。从今年的情况看还是很紧张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容纳近十万人口的县城来说,每年的幼儿入学名额只有150到165名。而适龄儿童总数要多达500到600名。所以每年都能看到的一个奇特的情景:学校还没有贴出招生公告时,好多家长就提前一两天就在校门口排起了长队了。有时要排上两天一夜呢。真可见入园压力有多大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结合我本人的切身经历和采访一些家长得出以下几点现实问题:
一、正规的幼儿园太少了。2007年之前只有一所,2007年加了一所。就目前来看还是比较紧张。
二、正规幼儿园的收费确实比私立幼儿园收费要高。私立幼儿园2009年冬是400元到700元一学期,机关幼儿园收费是800元一学期。
三、从人们的观念来看,有80%以上的家长第一选择都是机关幼儿园。在名额已满没有办法时才会选择私立的幼儿园。
四、私立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存在的缺陷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合理的体系的。他们一般都招中专学历的十八九岁的女孩做教师,他们一般都没有经验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的学习。在调查中有85%的家长都对教师的素质很看重。这也是机关幼儿园挤破门的重要原因。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从侧面道出了择校的根源。“择校热”带来的问题和弊端显而易见。它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原则,阻碍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可能引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择校,归根到底争抢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因此,解决问题的良方,就在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作为分配教育资源“蛋糕”的政府,态度必须鲜明,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使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
如何实现这一点?2010年8月10日人民日报文化版登出了《唐山人不再为择校挤破头》。唐山等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优质学校与薄弱校联盟、优质学校兼并薄弱校,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切块分配,让优秀老师流动到新建学校和基础薄弱校等。这些都有效地解决了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起到尽快补齐弱校教育短板,缩小校际差距,降低家长择校冲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