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逃出升天(新书冲榜,跪求推荐、、、)
有道是你若不仁我便不义,刘子刚虽未有反心,但如今来至陈县,便等于被陈胜夺了兵权,犹如瓮中之鳖,仍人宰割,刘子刚此时心态已然变化,当初还一本天真的想助陈胜霸业,现在想想什么都是浮云,浮云背后还潜藏着无尽的杀机。
张耳、陈馀当初本就劝说刘子刚,只是刘子刚没有听。既来之,则安之,刘子刚没有过多的后悔,也没有时间让他后悔,如今只能好好想想如何逃出生天。
刘子刚仍在“王府”内,余下的也不过是蔡赐等几个文人。陈胜下令结束,心中大快,大有有种小人得志的感觉,他斜斜的看了几眼刘子刚,却是不知该说什么,随后便宣告朝拜结束。
随即文臣也纷纷退出王府,刘子刚也紧随其后。他心中若有所思,甚是苦恼,不知出什么理由而离开陈县。很快出了“王府”,他抬头看了看街头,陈县此时还算繁荣,集市、街边往来人群,叫喊商贩都不再少数。
刘子刚正欲回府,此时却隐约听见背后有人叫道:“将军,将军稍等!”
刘子刚转过身,却见蔡赐正坐于马车之上,一手掀开帘布,叫喊着他。刘子刚不敢怠慢,蔡赐也算是陈胜的重臣、心腹,满腹经纶不说,为人还算是正统,便上前,拜道:“房君先生,可有何指教?”
蔡赐左右环顾四周,感觉并无外人,便轻声道:“将军,可否于车上一叙?”
蔡赐本对刘子刚感觉却是不甚好,只是今日庙堂之上,却是对刘子刚有所改观。随即刘子刚悄然上了蔡赐马车,两人相对而作。蔡赐吩咐车夫,让他前行。
刘子刚狐疑的打量蔡赐,一身素装,面容白净,神色睿翼,下带八字胡须,随即便问道:“先生请我于车上,可有要事?”
蔡赐抚了抚手,一脸严肃,答道:“将军可知祸事诶?”
见蔡赐如此关切,刘子刚心是一惊,他本与蔡赐也不过是两面之交,但闻蔡赐小心地提醒自己,将有祸事发生,心是感激这位先生,便问道:“先生所说祸事,是为何事?”
“将军本是拥一郡之地,数万之众,却孤身入陈,岂不祸事?”蔡赐直接了当的说道。
蔡赐却是诚恳,刘子刚也不免坏其好意,道:“我本为陈王部将,陈王有令招我,我岂有不来之意?”
“然将军可知,今日庙堂之上,陈王却是未有派遣将军出征,将军泗水一郡也由武臣接管,大王之意昭然若见”
蔡赐真一翻苦心,也算秦末少有的智者,此时却是百般想到刘子刚的处境。刘子刚闻言,谢道:“子刚先谢过先生,承蒙先生抬爱,先生所想,子刚已所知,只是若来日,子刚要逃出升天,还请先生相助。”
刘子刚此时却是自信非凡,他要逃出升天,有了蔡赐也便轻而易举,甚至是顺理成章,如今蔡赐乃是陈王军中上柱国,地位、名望都是非同凡响,所以刘子刚便有此一请。
“若我能助将军,定全力以赴。”蔡赐见刘子刚如此自信,却也不解,又不好想问,便答应了刘子刚。
刘子刚自在泗水历经数战,而每每都苦于多无文臣相助。现蔡赐却是如此亲近自己,立时生了收揽之意。便道:“先生,可知当今天下之势。”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天下无不是对文人雅士,弃之以鼻,多有轻视,刘邦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他本就是跟市井无奈,却是瞧不起文人雅士,他用张良、韩信、萧何也不过看重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才能,而并未因此而重视文人。
蔡赐便是一个文人,一个正正当当的文人,一个多有智谋,才能的文人。而文人最喜欢与人聊及天下大事。见刘子刚如此一问,蔡赐立马便道:“如今天下,陈王义军一呼,五湖莫不响应,西入函谷,攻入咸阳,剿灭暴秦,只时间而已。可谓是天下皆为陈王所有。”说时,蔡赐一脸的自信,豪情。
刘子刚却不以为然,便道:“如若义军不听号令、各自为战,先生以为如何?”
闻此言,蔡赐立时情绪冷静下来,骤起眉头,一脸凝重,他已感觉出来危险了,先前蔡赐本是未有想至此处,一味的想,只要按照自己的方略,天下便可定,如今刘子刚一说,蔡赐立即觉得完全没有如此简单。但心里却仍不敢相信,出征将士会各自为战、不听号令。蔡赐此时激动的说道:“不,不可能。”
刘子刚见蔡赐激动异样,却是冷静十分,他也理解,如若如此,蔡赐所有谋划将付之一炬,起义军就将彻底失败,刘子刚笑道:“先生不必如此,子刚只是打个假设。但如果义军皆叛,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与子刚一同谋划天下?”
蔡赐被刘子刚的话震惊了,沉默不语,他在一字一句的斟酌着刘子刚的话,显然刘子刚已然预见义军将败的局面,就算没预见至少想到了,他直直的看着刘子刚,现还是一个相当于阶下囚的将军,但却出言不凡,沉稳,自信,显露出霸者气息。
马车很快到达将军府,刘子刚下了马车,转身对蔡赐说道:“如若义军败亡,先生若投于我,子刚定会如陈王一般视先生。”
蔡赐仍旧不语,马车缓缓走动,“几呀~几呀”的碾压着道路,他坐在车内,心中还是震撼不已,自己算计多时,还不如听及刘子刚此番话语。
刘子刚此时,远远看着蔡赐马车离去,心中却是欢喜,有蔡赐相助,离开陈县便会相当容易,更重要的是要是能够招揽蔡赐,自己在这大秦时代,才算是刚刚走出第一步。相比于丢了泗水一郡,而得蔡赐,刘子刚觉得并不损失。反倒是更加有希望。
(新书上传,求票票、、、、、冲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