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利梅休息,她提前和安阿姨说好,请安阿姨中午到自己家吃饭。
安阿姨推辞:“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好说。”
“怎么?不给我面子,也不给有林面子啊?”利梅佯装嗔怪。
“哎呀,那给你添多少麻烦啊,好不容易歇一天,让我这老婆子扫兴!”安阿姨是心疼利梅,这闺女,有这份心意,安阿姨已经很感动、很知足了。
“阿姨,这些天,多亏了你照顾壮壮,是我们给您添麻烦了,你给我个机会感谢感谢您哪!”
“这丫头,客气啥呀,我去就是了!”
人和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只要说句暖心话,立刻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利梅是发自肺腑地感谢安阿姨的帮忙,如果没有老人家带壮壮,自己怎么能安心地工作呢?虽然说一个月给安阿姨500元的工资,但是安阿姨执意不让利梅先付,她说“闺女,你现在刚上班,等啥时候手头宽松了再给我也不迟,我不缺钱花!”
话说到这份上,江利梅只好先收下钱,等过些天再给。不过,利用休息日犒劳一下安阿姨,是她和有林早就商量好了的。
遇到客人来,利梅就只有择菜、洗菜的权利了。有林总认为自己炒菜比利梅有味道,他说,你什么时候见过大厨有女的?男人做菜有天赋!见他如此沾沾自喜,利梅也很积极的夸赞他做的菜好吃。事实上,对他的厨艺,利梅还是满意的,她放心地把厨房交给有林,带着壮壮去邀请安阿姨。
壮壮熟门熟路,自己跑着就上楼梯,利梅怜惜孩子小,要抱,壮壮却推开她,嘴里还喃喃自语:“奶奶家,奶奶家。”这孩子,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已经把安阿姨当成了自己的奶奶。
安阿姨家和利梅家住前后楼,这幢楼的住房面积大约是80多平方米,比利梅家屋子显得宽敞些。安阿姨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壮壮拍着门喊“奶奶,奶奶!”“哎!”安阿姨在门里爽朗地答应着,迎利梅母子进屋。屋里面居然还有一台缝纫机,机器上还放着些布头什么的。
“阿姨,你在做什么啊?”利梅禁不住好奇地问。
“啊,没什么,我看着箱子底还有些布头,拿出来给壮壮做条小裤头。”
“阿姨,您,您做的真好。”利梅本想说:“现在商场里卖什么的都有,您就别费心了!”但是看到安阿姨满脸笑容,满眼殷切,话到嘴边,变成了夸赞。她拿起那件半成品看,的确是做的挺细致的,在壮壮身上一比划,正合身。不知道安阿姨已经在壮壮身上比划过多少次了。
“我年轻时学过裁剪,你哥哥姐姐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做的,好多家长还来我这儿要样呢!”提起当年,安阿姨充满自豪。利梅也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也给自己做过衣服的,哪像现在的孩子,各式各样的衣服商场里都能买到。现在的小孩真幸福!
安阿姨和利梅一起回家,有林已经盛好了饭,满满一桌菜。开饭前,有林发表祝饭词“我和利梅都谢谢安阿姨您,您帮我们带壮壮,让我们能安心工作,太谢谢您了,一点薄菜,不成敬意,多吃点。”利梅一个劲地往安阿姨碗里挟菜,连小壮壮也说“奶奶吃,奶奶吃。”安阿姨开心地笑了,很久没有这种儿孙绕膝的家庭氛围了。以往她去女儿儿子家小住,她们总是忙于工作,每天都是留下自己孤身一人在家。还再三叮嘱“有人敲门,千万别开。不要和陌生人聊天。”安阿姨喜欢在老环境里和老姐妹们聊一聊往事,说一说趣事。现在带壮壮,拉近了她和利梅一家人的感情。每天下班,利梅去接壮壮有时带些菜,有时拿些水果,有时虽然空着手,但是利梅也要和安阿姨拉拉家常。这让安阿姨寂寞的晚年生活有了色彩。而活泼可爱的小壮壮,也给安阿姨带来了许多乐趣。日子充实,不再寂寥,安阿姨感觉自己老有所用,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