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档子事,郗闲明显对晏定折的态度好了许多。
虽不至于“定折、定折”的喊,却也把称呼变成了“晏兄”。
有的时候,郗闲在想,晏定折究竟是谁。但想来想去,记忆中总找不到类似于晏定折的身影。于是,她也就放弃了解开晏定折身份的意图。一切,顺其自然。
郗闲并不是有执念的人,就这么走啊走啊,渐渐把这件事给忘了。
京城,到了。
这一年,先天二年。是少年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的日子。不同的位面,相同的脚本,相同的人物,相同的过程,相同的结局……只需要小小的一个改变,人物、过程、结局……就会面目全非。
那些带来改变的人,被称为涟漪者。
我们都不清楚,涟漪者的到来,会给时空带来多大的影响。
正是因为不清楚,所以我们无所畏惧。
“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好了。”郗闲拉了拉马,跳下马,对晏定折一行人道。
晏定折没有正面回答,却道:“李兄弟要到哪里?”
李袭道:“我与小妹并没有目的地,就此与晏兄分离。”
晏定折道:“我们兄弟几个与李小兄弟一样,倒不如一同前行。”
李袭张口欲言,韩准插嘴道:“就这么说定了,一行人多少有点照顾。”
孔巢父也道:“是啊!我们一起走。”
这么一番打乱,让李袭也没话说了,两人只得闷闷的与他们同行。但看他们二人的表情,却都是写了“怎么会有这种脸皮厚的家伙”。
京城果然是美丽异常,这八人都下了马,一路慢慢地走。
李袭看着,也是暗暗点头,若是在寻常的小地方,他们这些长相俊俏的家伙,可不是要引起一番骚动了,可瞧瞧这,哪有几个注意的?可见京城人素质果真不一般。
郗闲一看李袭那副表情,就知他脑子里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不由暗觉好笑。
相比于京城的人民,郗闲更喜欢那些所谓的乡下小地的人。这也该归功于妖的天赋了,妖对于人心天生有一种敏锐。她自然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京城人中,比之乡下小地的居民市侩了许多。
不过郗闲倒也说不上嫌恶他们,市侩只是人性的一种,只是在京城可要小心点了,免得一不留神就被骗。
“抓小偷——!”
“抓小偷——!”
有小偷?
郗闲兴趣缺缺的看着那厢,李袭却有些跃跃欲试了。
晏定折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只对着她一人,低声道:“哎,你没兴趣去见义勇为?”
郗闲白他一眼,笑道:“晏兄怎么不去?”
晏定折笑了笑,却是不答。
她见他这一笑,着实一愣。印象中,好像没有见过这家伙笑吧。不过这家伙笑起来……似乎有些眼熟……
这种念头稍纵即逝,郗闲也没有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