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又拿出另外一本看到:修真分为筑基、旋照、融合、心动、结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度劫、大乘十一个境界,每个境界皆有前、中、后之分。筑基:可吸收天地灵气,流经经脉,聚于丹田之上,旋照:丹田之上浮游着一团凝而不散的灵气……。这本是修真法诀,可如今李易有了《混沌天决》,对这些普通的修真法诀也没了兴趣。
想到这《混沌天诀》,李易便记起刚才老道说的那一席话,这本看似普普通通的修真法诀,却要求修炼之人必须是五世奇人,而老道研究了一辈子,也没看出这本书到底有何奇特之处。
李易经不住好奇,灵识探入了这《混沌天诀》之中,竹简里面是片一望无尽的陆地,陆地上只有一块石碑,碑高约五米、宽约两米,整体漆黑如墨,偶有流光刷过石碑。
李易心想:难道,这块碑便是《混沌天诀》里的修真法诀?可怎么上面一个字也没有呢,这叫人怎么看。
李易围着石碑绕了几圈,除了石碑上偶有流光闪过,还真没发现这破碑跟普通玉石有其他区别。“还是有什么开启石碑的法诀,我没注意到?”李易心里估摸着,走上前去仔细端详起这块石碑来,当李易的手刚触摸到这块石碑,周围异变突发,整个世界顿时颤抖起来,漫天的飞沙走石,让人睁不开眼睛,鼻子里全是沙子,耳畔传来“轰隆隆、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响声。李易吓的连忙抱紧了石碑。口中喃喃道,“阿弥陀佛、上帝保佑、真主安拉、观音菩萨、圣母玛利亚。我还不想死,我还是处男,我从不做坏事,各位大仙得饶人处且饶人……。”
李易唧唧歪歪了半天,还真管用了。飞沙走石渐渐的散去,地面也慢慢平静下来,此时的石碑不再是漆黑如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柔和的淡金色光泽,不时有流光溢彩冲刷着石碑。
李易慢慢的抚摸着这块石碑,双眼凝视着它,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却又说不出来是什么。只觉得这块石碑让他很亲切。
渐渐的,石碑上的金色光泽暗淡了下去,变成最初看见它时的墨色。那股奇妙的感觉也渐渐消失。李易现在只觉得自己仿佛刚跑完五千米一般,身体快要虚脱过去,无法动弹。只见李易头一偏,便直直的倒在了地上。
李易做了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有他的父母和姐姐,一家人开着车去野外郊游,郊外的草地绿油油的,坐上去有些湿,草地旁边是一潭湖水,天湛蓝湛蓝的,空气里有露水和泥土的味道,鸟儿三两成群的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唱着歌儿,父亲把车后备箱的烤肉架搬了出来,母亲正在穿肉串,姐姐坐在草地上看书,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忽然,潭水中刮起阵阵狂风,湖周围的树被吹的七歪八倒,整个天空顿时阴沉下来,李易死死的抱住一块石头,只见不远处的母亲抱着一颗树,由于风力太大,树被吹的连根拔起,母亲也跟着树飞上了天,又是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只见身旁的车子也被刮上了天,车里的父亲和姐姐用力的拍打着窗户,姐姐对着车窗外的李易张大了嘴似乎是在叫喊着救命。李易想要抓住他们,可却于事无补。
天空越来越黑,风越来越大,李易死死的抱住石头,只听见耳边“呼……呼……”的风声,刮得李易睁不开眼睛。
渐渐的,周围平静了下来。
李易缓缓的睁开眼,此时的李易正站在最初进入《混沌天诀》时来到的地方。面前抱的这块石头,不正是那块石碑么。此时石碑上淡金色的柔光时隐时现,仿佛在有规律的呼吸一般,柔光每闪动一次便会出现一些奇特的符号,像字又像符文。李易从小便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然这些字符晦涩难懂,但记下来却还难不倒他。
石碑上的金光只闪了几下,便恢复成最初看见时的墨色。周围又陷入死一般的安静。李易只觉得身子仿佛悬空一般,没有任何知觉。脑子一片混沌。
这到底是梦还是现实,如果是梦,那这一切为何又如此的真实呢?
“玄冥师侄面色红润,又哪是中邪的模样,我虽不是炼丹师,但是否中了邪术,我还是能看出一二的。”
“昏迷大半个月,请了炼丹师无数,却依然不见起色。师兄仙逝前千叮咛万嘱咐,务必照看好他,若他有个什么闪失,那九华师弟岂不是真要落得魂飞魄散的下场。”
“休得胡言乱语。”
“那照师兄的意思?该如何。”
“再等等吧,五日之后,如若他再不醒,我便把云遥散人寻来救他。”
醒来后,只听门外众人议论纷纷,似乎跟自己有关。李易继续闭着眼睛,也不出声,悄悄的听着外面这群老道士的对话。
原来,自己已经昏睡大半个月了。
李易听着听着,越发觉得不对劲儿,那什么华师弟跟自己有半毛钱关系?怎么自己有个什么闪失,他就魂飞魄散了。嗯,这里面必有蹊跷,那九阳真人为了寻五世奇人,等了八百年,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收个天资不错的徒弟?怕不会这么简单吧。
“吱呀”一声门响,把李易从思绪中带了回来。屋外的门似乎被谁推开了,李易心知这群老道士,个个内功深厚,如若再装下去,必然会被揭穿。
李易慢慢的抬起手按着太阳穴,眉头深皱,仿佛很痛苦的样子。
“师兄,你快来看,玄冥醒过来了。”只听一个低沉的声音,中气十足的喊道。
李易慢慢的睁开眼睛,木纳的看着屋顶到:“这儿是哪儿?我怎么会在这里?”
“身体有什么不适么,还记得昏迷之前发生了什么吗?”一位面容慈祥的老道坐在床沿上,关切的问道。
李易心知这群老道有古怪,又怎么会跟他们说实话。
“我只记得老师交代了几句,便消失不见,我不知怎么也昏过去了,大长老,发生什么事了么?”
“你已经昏迷大半个月了,大家担心你会醒不过来,没事就好……,那你好好休息吧,我们也不便在此打扰了。”老道见他语无伦次,还以为是因为大病初愈,头脑有些不清醒,便也懒得多问了。
见他们都已离开房间,李易回想起梦里的遭遇,反复思量着那些符文,忽然灵光一闪,只见李易盘腿坐下,双手摊开,平放于腿上,心中默念道:气沉丹田,引天地之气,炼气化神。
霎时间,周围的空气仿佛被火炙烤着一般出现细微的波动,波动随着李易的呼吸,慢慢进入到体内。
李易顿时浑身一颤。
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如洗尽铅华后的重生,卸下面具后的轻松,放下仕途后的解脱。
只觉得全身的毛孔都欢快的张开,内心从未如此平静过,身无尘垢,天地与我同存,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酣畅。
李易领悟着第一次修炼带来的感受,心也渐渐的平静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李易渐渐苏醒过来。按照竹简里的记载,只要将灵识沉入体***窥丹田之中的变化。即可知自己现在的修为。
“屏气凝神,心随气动,炼气化神,心神合一,定。”只见李易念了一段心法后,便如老僧入定一般一动不动了。
此时李易的灵识正在与体内真气相融合,融合后顺着经脉游走,最后汇入丹田之中,便可窥得内中乾坤了。
其实这灵识内窥乃是修真之人的入门课,根本算不得什么心法,多练几次都能学会,但凡在修真路上小有所成之人,都能在瞬间将灵识沉入丹田之中,只可惜,李易虽资质不错,却苦于无人点拨一二,只能自己摸索。虽然有些笨拙,也勉强算是成功了。
丹田之内真气凝儿不散,如雾气一般,而在这浓郁的真气中间,有个若隐若现的小黑点。
“咦?这是什么。”李易心里疑惑道,“竹简上没说修炼到哪个境界丹田之内会出现这种迹象啊。”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