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特洛维坦—扎维星系,标准历487年2月14日,02:53.
在一片了无生机,灰暗而破碎的瓦砾堆里,一支GRS步枪的枪身悄悄探了出来.
威廉.李斯特上尉身上穿着全套步兵装甲,靠在散兵坑里,刚刚替下了上一班哨兵的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脱下这身装甲服了,全身上下充斥着异常难受的感觉.尽管由于面罩下的呼吸系统通过过滤装置连接到外部的空气,使得他无法闻到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但是他心知肚明,如果脱下装甲服,他身上的气味能够熏走任何活着的生物.
李斯特挪动了一下身体,装甲服与瓦砾摩擦时发出了轻微的"喀嘞"声.事实上,装甲服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厚重,由于考虑到灵活运动的需要,甚至可以认为装甲服实际上是很合身的,为了能让步兵们在携带整套装备时能够快速行进,在装甲服的腿部还装有助力器.
头盔两侧有整套的单兵感应设备,通过它们,头盔的透明面罩可以标示出附近的热感读数,反馈敌我识别讯号,根据需求切换为夜视模式,诸如此类.但是在实战中这些功能全部能够启用的情况少之又少,步兵的"工作环境"无疑是很恶劣的,恶劣到摔打,撞击和震荡通通是家常便饭,这些娇贵的电子仪器可不像步兵一样能够忍受这一切,一旦环境不能让它们"满意",那么罢工就成了一种经常性的选择,更别提那弥漫在整个战场令人深恶痛绝的电子干扰了.
李斯特扫了一眼头盔内置的小型屏幕—它们分布在面罩的下方—上面显示这件装甲服的多数功能仍在正常运转.他微微偏头,黑色的头发在头盔内壁上摩擦着.
他抬起头,从散兵坑向前望去.厚厚的沙尘飞扬在空中,遮蔽了视线,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只能依赖仪器.这也正是他替岗的原因,作为指挥官,他并不经常出现在与敌军交火的第一线,这也使他的单兵设备运行状况相对完好.
在确认正面一切正常之后,李斯特松了口气,收回步枪,从散兵坑顶伪装用瓦砾层的缝隙里环顾周边的环境.
第59812连现在的驻防地是一座废弃的小镇,17号简易公路从镇中穿过.镇外标示牌上"萨尔马勒,开始新生活"的字样似乎是在欢迎着这群疲惫不堪的步兵.
就在李斯特的视线范围以内,进入小镇后不远的地方原本有一个酒吧,写有酒吧名字的大广告牌无精打采的立着.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商店,医院…不难想象当年这里的热闹景象,但现在,剩下的一切只是断壁残垣,以及人们失落的希望.
特洛维坦,扎维星系的第五行星,表面面积约为地球的四倍,重力大概是地球的110%.作为从460年开始执行的可住行星再开发计划的一部分,联邦殖民部在这个星球上进行了一些早期开发和大气改造,第一期工程于471年完成.在那些日子数万人陆续来到这里工作,寻找机会和…希望.
战争改变了很多东西.
也正是在471年,就在斯塔克蒙星域的彼端.帝国军最终完成了塞尔伦要塞,他们将这个在帝国境内完成的要塞移动到斯塔克蒙星域在帝国一侧的入口.斯塔克蒙星域是一片广阔,由多个恒星系组成的星域,位于帝国与联邦国境的中部,由于小行星带和不稳定的恒星系阻隔,这个星域只有几个入口可以进入.无论哪一方占据了这个星域,都会在对方的战线上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凹面.在要塞完成之后,双方争夺的焦点立刻就集中到了这里,步兵,装甲部队,空军编队,断层发生器…他们几乎塞满了整个星域.
作为斯塔克蒙星域在联邦侧的主要入口之一,扎维星系一下就从后方成了前线.特洛维坦开发计划无以为继,成了废案;然后是居民迁出,物资转移,设施废弃…
类似的场景同样在与斯塔克蒙星域交界的各个星系上演着.
之后,随着战局的演变,军人们接踵而至.虽然特洛维坦始终没有被联邦军队作为主要的集结区域之一运用,但是从当地驻军的混杂情况来看,也可见一斑了.
于是,特洛维坦成了今天人们眼中的模样.
第59812连移防到萨尔马勒是三天前的事情,帝国陆军的攻势正在逐步加强,这迫使联邦军队收缩防线,空军被充分动员起来,不管是战斗机还是运输机飞行员,每天都要执行多次飞行任务,以此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各个阵地与指挥部的联络通过架设通讯电缆的方式固定下来,尽管不能说完全可靠,但好歹比起几天前几乎联络不上后方的情况好的多.伤员的后送有了保障,补充的弹药也开始通过空军送到前线.但是最让李斯特头痛的是减员的士兵无法补充.他已经向上头多次要求补充兵员,直到今天才得到答复:他们答应送来十几个援兵,今天之内到位.
但愿他们来的早一点…李斯特中断了自己的思绪,他将视线再度转向正面,打开通讯回路.开始与其他几个哨兵通话.
主登陆场已经被整理的井然有序,每隔几十分钟,就有一批定期运输船下降到地面,运来援兵,各种设备和物资.
在庞大登陆场的一角,帝国的工程兵已经建立起了一座临时指挥所,第74师团长易斯顿.罗德里赫陆军少将是这座建筑物现在的主人.
罗德里赫是那种一眼看去绝不会让你留下显著印象的人物,他中等身材,一头中规中矩的短发,胡子不长,眼睛也不大,但是整个人却显得很有精神.
在向一名后勤军官交待工作事宜之后,罗德里赫将头转向窗外,一架小型运输机正在指挥所附近降落.在反向喷射器的作用下,它缓缓的靠近地面.
"勤务兵!把我的装甲服拿来!"
几分钟后,穿戴整齐的少将已经站在运输机旁了.空中飞舞的沙砾敲打着他的装甲服,发出轻微的声音.
运输机的舱门缓缓开启,从舷梯上走下来另一个穿着装甲服的军官.罗德里赫抬起头,向他敬礼.
来人迅速回了个礼,之后笑了."一切都还好吗?少将?"
"除了你来的早了点之外,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罗德里赫侧过身子,跟他并排走着,"我得到的通知是你明天才跟第76师团一起降下."
"计划的确是这样没错,"来人露出一个有些嫌恶的表情,"不过既然我今天就已经到了轨道上,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我可不喜欢待在海军的那些铁棺材里.跟那些只会在轨道上飞来飞去的懦夫打交道.多一分钟也不行!"
"是,中将阁下."罗德里赫暗暗皱了皱眉头,来人是第22军军长冯.阿文森陆军中将.也是他的直属上级,尽管作为长官而言,阿文森实在很难说是不称其职,但是他终究也和许多帝国陆军军官一样,对海军饱含偏见和敌视,这实在不是个好现象.
"罗德里赫,第75和77师团情况如何?"
"他们已经完成集结,我已经向他们分配了任务,具体的部署情况…请允许我到指挥所向你详细报告."
罗德里赫的军阶与其他几个师团长同为少将,他之所以能指挥其他几人,自然有其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先任"."先任"是帝国军中特有的一种军制,在相同军阶的军官共同执行某项任务时,为了避免各自为战,需要由其中一人来负责统一指挥,选定这个军官的原则就是"先任",在军衔相同时,先从军校毕业或先晋升到这一军衔者为先任军官,其他人即使军衔相同,也必须服从他的指挥.而在22军的几个师团长中,罗德里赫正是最早从军校毕业的一个.
"…选址的事情,"阿文森中将顿了顿,"进行的如何了?"
"事实上,我们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方…"
银河共和国首都行星"德塞斯",标准历487年2月14日,13:27.
斯列.诺瓦尔准将正靠在公寓的沙发上无所事事,房间里有些凌乱.他中等长度的灰褐色头发从两侧垂下来,眼睛微闭着,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他的脑中正回响着几天前,与作战参谋局阿莫斯.李少尉的对话.
"你说帝国军会赢?为什么?"
"因为他们占尽了优势啊!首先,这次战役是帝国发起的,对吧?那么他们肯定在作战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后勤方面.第二次斯塔克蒙会战之后帝国和联邦双方无疑都损失巨大,想要在短期内弥补这个窟窿显然并不容易.但是帝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能重新组织攻势,这本身就已经超出预料之外了,联邦肯定是缺乏准备的.退一步说,帝国能够投入的战力确实也相对有限;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帝国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发动攻势,无非是有所凭依,或者说有所图谋,他们有一定的把握在自己达到目的之后对方无法反击;那么,我前面提到过联邦准备不足吧?而动员部队,集结物资,再把两者都送到前线,无疑是需要时间的.时间恰恰是这场战役中最最宝贵的东西!等联邦将足够的战力送到前线的时候,估计帝国军早就达到他们计划达到的目的了."
"那么…你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结合特洛维坦的地理情况来看,帝国军很可能是想在这里部署一个断层发生器.而且他们想要很快的完成整个部署."
"多快?"
"从作战开始时算起,最多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果在那个时候断层发生器还不能上线运作的话,联邦能够动用的军队就会超过帝国军.而在那之前,帝国军能够占有某种程度上的优势,或者是均势."
"一个半月内部署一个断层发生器?这是不可能的!先不说设备本身,就是用来提供能源的发电机组也不是那么快就能…"
"我没说这很容易.帝国军既然发动了这个作战,就说明他们至少有一定把握可以做得到这一点.当然我只是推测,他们也可能是想要用别的什么手段.但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可能的还是断层发生器."
…
诺瓦尔从沙发上直起身来,虽说阿莫斯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他还是有点将信将疑,跟第一航空舰队的那群家伙打赌已经输了三次了.真是赌运不佳…自己可是实在不想再输第四次了.
算了,就相信那小子一回吧.他不是被人叫做"预言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