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学后,李小妹简直是如鱼得水,初中的课程真简单啊!毕竟学过一遍,带着成人的思维再次去理解,一点障碍也没有。最头疼的英语因为在起步阶段,读、听、写一点问题都没有,词汇量更不用说了,好歹咱也过了CET4级不是?
“What’syourname?”“MynameisLiLei.”……清脆的声音在教室中回荡,惹得一阵眼红。
“小妹,为什么老师刚教,你就能背下来?明明很拗口的说。”罗舒有点郁闷,难道她的智商差了小妹那么多?
“就是,什么元音、辅音,那么麻烦,你怎么都记得住?”方哲对英语学得好的人是很佩服的,大家都刚学,起点明明是一样的。
李小妹愣了愣,太出挑了吗?可是很久没说英语了,难得背上几句还没人嘲笑,一时忍不住啊。想起大学的英语角,小妹可是满脸的泪痕。很多人都只能说上3句半,“What’syourname?”“Howdoyoudo.”“What’syourmajor?”,然后就“Goodbye”了。更夸张的是有次愣是蹦不出话来,只能用手比划“Water,where?”“There,there.”
难得可以重新来一回,李小妹铁了心要学好英语了。貌似木易以后是留美的,英语不好可不行。“想不想知道秘诀?”李小妹笑得有点奸。
周边5个人竖起了耳朵,恩,前排的潘婷和王琪成绩一般,很妒忌后面的4个尖子生,平时也不见得很用功,肯定有秘诀。看,露馅了吧?
“不要告诉别人啊,我告诉你们,我每天睡前都定时听1个小时随身听,就当催眠了。听着听着,这些就下意识记住了。都不用主动去学的。”小妹说得是若干年后的流行英语速成法,只不过她现在听得是走遍美国,而不是初中课本。虽然下了决心,可是还是很难坚持下来,懒散的个性不是一时半会能改的,以前就只坚持听了半个月不了了之。这次,小妹决定让周围的人英语都好起来,有了压力就会有动力了。貌似她还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虽然不喜欢出头,但是绝不会让自己在领先的领域里低人一等。
“真的假的?光听就可以了?可是听不懂怎么办?”王琪怀疑李小妹在忽悠。
“就是要这个效果,小孩子刚开始学话的时候,还不是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听多了不就慢慢懂了。等听懂了,回过头来再学拼写和语法就事半功倍了。”李小妹耐心地解释。“我可没藏私,学不学得好就看你们自己有没有毅力了。”
木易看着李小妹,越发好奇了。这个让自己觉得很熟悉的女生,怎么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看她学习好像很轻松,可是老师的提问她都会,现在学习委员方筝已经很有压力了,他现在很期待期中考试的到来。
“铃~~~”上课铃响,6个人安静地拿出课本,准备上课。不管李小妹说得是真是假,试试也无妨,如果英语成绩真得能突飞猛进,自己也能好好出把风头,都是10多岁的少男少女,谁不愿意出风头啊,一口流利的英语,足以让同龄人流口水了。
李小妹则在心中盘算中,什么时候攒钱去新华书店买几本经典名著英文原版,在她心中,如果能完整地啃下《简爱》或者《飘》,估计英语成绩也上个档次了。可是原版名著不便宜啊,一本要50多块钱呢,刚开学就向爸妈开口买这么贵的书,肯定被骂好高骛远。难道,咱也要学其他穿越人士,学生阶段就要自己挣钱?
李家现在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双职工家庭,爸妈每月工资加起来也有1000多,李小妹兄妹俩每天可以拿到10块伙食费,中午就在学校附近吃饭。因为市区不大,初中学校没有配食堂,大家都是骑车回家吃饭。只是李爸李妈比较懒,李妈虽然是国家二级厨师,可是轻易不肯下厨,家里只有周末能吃顿好的,平时基本上不开火。
李小妹在心中盘算中,要不把每天的5块钱伙食费攒起来,熬上一个月去买书?要不提前怂恿老妈下海?印象中,老妈是在自己高二,也就是97年开始自己拉了3个朋友开饭店,然后家里条件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老妈开过酒店,承包过政府食堂,在酒店管理这一行很有天赋?
李小妹越想越心烦,还是以前好啊,顺其自然,什么烦恼都没有。突然,她想到了郭东,这家伙现在处境应该不如她吧,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会不会弄出点大动作啊!冲动之下,李小妹写了封信,寄到了东北老家,希望能借鉴下难兄的做法。
~~~~~~~~~~~~~~~~~~~~~~~~~~~~~~~~~~~~~~~
“小东,你的信,好像从温州寄过来的?”郭妈拿来封信从门外走进来,表情有点奇怪,“你什么时候认识的朋友,李小妹,是女生吧?”
郭东愣了愣,没想到李小妹这个小没良心的居然会主动给他写信?他一直纠结着要不要去温州去看看人,可从来没想过还可以通信。事实上,从两人认识以来就没写过信,除了QQ就是手机发短信了,难得几次发贺卡,用的也是email,现在网吧一个小时要5块钱,他可上不起。
“恩,妈,没什么,一个笔友而且。许老师说我文笔太差了,叫我平时多写点东西。李小妹是我刚认识的笔友,没想到是比我小3岁的小MM,我们聊得还不错。”郭东应变能力不错,一脸轻松随意的样子,郭妈根本看不出异样。
“看来老妈太落伍了,不过你可别欺负人家小女孩。回信的时候,语气温柔点。”郭妈把信放在炕上,就下厨房了。
郭东眼巴巴地看郭妈离开了房间,急忙拆开信,手不自觉得有点发颤。
“郭东,见信好!你应该是我认识的那个郭东吧?如果不是,那就别看下去了,就当收到一封垃圾邮件。如果是,请先回答我几个问题?我最喜欢吃什么?……”郭东有点想发笑,这个李小妹刚开始还挺谨慎的,后来就写得乱七八糟了,如果我不是2010年回来的我,她还不被人当神经病?我哪知道这几年干什么能轻松赚钱啊?每天还有5块零花钱呢,我可是1分钱都没有。学习轻松也值得炫耀?我除了数理化勉强跟的上,英语可是一塌糊涂,高中英语可比初中难多了。这家伙,太过分了,揭我伤疤嘛,不过那个睡眠英语学习法可以参考下。恩,怂恿李妈提前下海?还是不要了吧,李妈现在好像在华侨饭店里偷师,阅历、人脉都需要慢慢积累,提前下海会不会打乱李妈的人生计划啊?过犹不及嘛!反正没几年苦日子了,稍微熬熬就好了。我可是要熬10来年呢!
对了,我可以怂恿我大哥承包个货车啊,现在运输貌似很赚钱。郭东看着信,突然灵机一动,大哥是公交车司机,转行开货车一点问题都没有。郭东越想越兴奋,连忙跑出去找郭妈和大哥二哥商量。
“哥,我这个笔友是温州人,温州人很有生意头脑的。我也觉得,如果你现在去搞货运,收入比现在高多了。”为了加强说服力,郭东把主意推到了李小妹身上。
“可家里哪有钱,让我去承包货车啊?”郭宁很犹豫。东北人安于现状的性格在他身上一览无余,能不改变生活尽量不改变。
“没关系,老妈不是给我攒了读大学的钱吗?我3年后才考大学,才需要钱,现在用不到。完全可以拿出来给你当启动资金,老妈,你说是不是?”
“那亏了怎么办?那可是你读大学的钱”郭妈也有点犹豫,在她心中,老三读大学是郭家的第一等大事。
“老三,你怎么不想着二哥点。二哥也会开车啊!”郭林心里有点不平衡,为什么家里的好事从来没他的份。
“二哥,这不只有承包一辆车的钱吗?再说,你也不喜欢和人家谈生意,斤斤计较运费啊!搞不好,你哥们义气一上来,都免费帮别人运货了,那就亏大了。”郭东头痛得安抚着二哥,又去劝老大,“哥,别想那么多了。你都25岁了,你总要拼一拼吧。成功了,家里生活条件就可以大大改善。不成功,也没关系,我到时候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补助的。放心吧,你弟弟成绩好着呢,肯定可以拿奖学金抵学费的,不愁上不了大学。”
在郭东的劝说下,郭宁终于决定去跑货运了。郭妈也很欣慰,老三上了高三,好像变得有主见了,都能开始为家里考虑了。郭林则撇撇嘴,反正没他什么事,算了,出趟远门吧,这个家,总觉得呆得不是很舒服。
郭东开始给李小妹回信,能稍微改变下家里的条件,他觉得很有成就感。不过他还是坚持李家的家境够可以了,还是不要改变的好。写完信,他很小心地把所有东西锁进了自己的储物箱,放在枕头下。三兄弟睡同一个炕呢,他觉得不太安全,就买了个储物箱,专门放日记本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