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雍州城后,林羽便向着永白山脉迅速奔去,毕竟,林羽也不敢确定,会不会有人认出自己来。
快速地奔跑了一会儿,感觉到自己的气息不够用了,便双手撑着膝盖,弯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就这样,跑一会儿,喘几口气,跑一会儿,喘几口气,不知反复了几多遍,终于来到了永白山脉的山脚下。
又费了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林羽终于钻进了绵绵无尽的永白山脉。
不得不说,圣武大陆的人即使没有什么环保的概念,但是却很自然地保护着永白山脉的森林不被砍伐,不被开矿,使得这山是那么的雄伟,这树是那么的苍翠,这林中的小溪,是那么的清澈,如果渴了,找到小溪掬一捧水就可以饮用,比前世所谓的纯净水,富氧水等等好喝多了,带着天然的甘甜。
林羽沿着进山的路慢慢地往里走,找到了一条水量并不丰沛的小溪,又捡来一堆的枯枝,用炼药的小鼎在小溪中舀了一些水之后,置于枯枝搭的架子之上,点燃之后,将买来的药材放了进去,然后小心地看着火候。
这种煎药的方法,林羽早就会了,当初自己生病的时候,没有钱请郎中,也没有人照顾自己,所以,每一次都是自己硬挺着煎药熬药,此时的他,早就轻车熟路了。
小心地看着火候,不让火势太旺,也不让火势太弱,保持着一种文火慢炖的势头就行。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要想早就从小鼎里面飘出来了,林羽这才停止向小鼎下面继续添柴,又过了三五息之后,林羽将小鼎从枯枝点燃的炭火下端了下来。
凉了一会儿,便举着小鼎嘴对嘴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
这药很苦,但是林羽可以承受。
喝光可小鼎里面的药汤,将小鼎放于一边,站起身来,一招一式地练着太极拳,刺激药汤里面的药性。
不一会儿的工夫,林羽已经汗透衣衫,林羽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去把小鼎续上水,放到枯枝上,继续熬药。
本来,无论是在林羽前世所练习的武术中,还是医术中,都讲究一个度,特别是对待先天不足的人,总会将就循序渐进,完全不像此时的林羽一般,不但疯狂地喝着药,还疯狂地磨练自己的身体。
这简直,就是有大大的后遗症的,毕竟:虚不受补。
事实上,不要说林羽,就是换了其他的人这么做的话,不但无法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起来,强壮起来,更会留下巨大的隐患,可是林羽在练太极拳的时候,感觉到在自己脑海意识当中存在的那副阴阳鱼的图案,竟然随着太极拳的一举一动而缓慢地转动了起来。
不但是转动,而且,每转动一下,都将喝进林羽体内的药力给吸纳一分,同时林羽感觉到身体外面的天地灵气,也随之吸进体内一分。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林羽的心中狂喜,不过,他也不敢确定这是不是那副阴阳鱼的图案导致的结果,所以,才准备再熬一鼎药,然后喝进去,重新试试。
反正现在自己的身体结果已经够糟糕得了,如果喝药喝坏了,也不一定比现在坏上多少,可是要是真的有效果的话,那么自己身体健康的速度,就将成倍增长了。
不大一会的工夫,小鼎里面的药便沸了起来,林羽很熟练的退火,用文火在煎熬一会儿,这样可以把药草里面的菁华淬炼出来。
煎汤熬药,最是考验一个人对火候的掌控能力,所幸的是,林羽对火候已经懂得了控制,很快,林羽便开始釜底抽薪,将燃烧的柴给清走,让药汤可以迅速地降下温来。
当药汤的温度降到温和的温度时候,林羽将小鼎捧起,然后嘴对嘴地往嘴里灌药汤。
咕嘟咕嘟。不一会儿的工夫,林羽便将小鼎里面的药汤全部喝光了,虽然感觉到肚子有些涨,可是还算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林羽轻轻地出了一口长期滞后,便开始继续打起了太极拳。
或许,是喝了这药真的有效果的缘故,在林羽打太极拳的时候,感觉到一切真的都如同自己所料那般,太极拳的一举一动,都引动着阴阳鱼的图案转动,吸纳着体外的灵气和体内的药力。
这是怎么回事儿?林羽的心中掠过一丝疑问,不过,多年来练武的经验和习惯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式,那就是不论有什么杂念,一旦开始练武,那些杂念便会被暂时地抛于脑后。
即使林羽现在的远远达不到武修的标准,但是林羽愣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习惯,将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一般。
虽然太极拳的流派众多,什么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河南赵堡太极拳,杨露蝉创立的杨式太极拳,孙禄堂创立的孙氏太极拳,武禹襄创立的武氏太极拳,张三丰的一百零八势太极拳等等等等,可是无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太极拳,在练法上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
“太极者,生于无极也。阴阳由微于著,循环无端,即其生生之机也。……打拳之始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意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炎,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
“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
“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
“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
“身必以端正为本。”
也正因为如此种种,使得太极拳的练法更趋向于文人之拳,所以不论上至庙堂内运筹帷幄者,下至市井内贩夫走卒,都喜欢练一练太极拳。
即使林羽现在的身体不宜多做运动,可是,却也在每一招每一势之中,都蕴含了太极拳的真意。
特别是在对身体姿势的要求上,更是将太极八要做的足金足两: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頂,吊裆;松肩,沉肘。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这种拳意。
而脑海之内的阴阳鱼图案正如林羽所料想的那般,伴随着太极拳的屈伸往来,气息鼓荡,神韵内敛,将体内的药力,体外的灵气吸纳于体内,不停地洗濯着五脏六腑。
林羽一遍又一遍地练着太极拳,一直将太极拳的套路反反复复地练了三遍,这才四肢颤颤地停了下来。
让林羽惊讶的是,虽然自己的动作停了下来,可是那太极图案却没有停下来,依旧吸纳着体内的药力和体外的灵气,像久旱的甘霖一般,不停地润泽着五脏六腑。
忽然,林羽发现了一个以前自己忽略的问题,在前世的时候,自己只将太极拳当做攻防的手段来练习,只是汲取了太极拳的一些效力颇大的招法,并没有像现在这般身虽动,心犹静,气息敛,神活舒。更别提像现在这般五脏六腑都得到温养了。
想到这里,林羽不由得一阵狂喜:看来,现在的自己才是真正地懂得了太极拳的含义。
事实上,也的确像林羽现在所了悟的这般,太极拳并不仅仅是攻防之道,也不仅仅是养生活命的术法,而是探究天人合一的奥妙法门。
以前林羽一直忽略太极拳静的奥秘,以为太极拳的静,只是先辈们用来与动字做对仗用的,可是,现在想想,这个静字肯定不会像自己一位的那么肤浅,应该还有这更深广的含义。
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
在古时候,太字的原型是大字。这一点,在易经上就说的很明白,易乾上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意思是说“大”是世上万物形成之前的乾元之境,无边无际。后来,当人们想表示比“大”更广、更深、更远、更高之境时,就在“大”字底下又加了一点,成为“太”,意为无比、无际、无止、无边、无穷……
而极字的原意本为房屋中间顶端顺房之木,即屋脊之栋,但是古人后来将其衍生出另一种含义:最高、最巅、最上等。
而“太”、“极”二字合起来,就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一丝。
“太极本无极”,中国古代哲学称派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原始的混沌即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以至万事万物。
上古哲人把繁杂世界归纳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进而统一于“一”、“元”、“无”等抽象的本源,充满了唯物主义的可贵认识。
比如古代道家把无极形象为○,表示原始混沌之气。为了进一步表示阴阳运动,互生互克,动中有静的丰富内涵,道家将浑圆分为阴阳图,画出黑白两条首尾相咬的阴阳鱼。白色图案中有黑色鱼眼表示动阳之根,在黑色图案中有白色鱼眼表示静阴之根。
用自己的学说体系揭示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这样博大精深的哲学问题。后来的武术大家在创造太极拳的时候,就是依据“太极”阴阳变幻的原理和太极图的丰富内涵,把哲学认识结合到人生宇宙的把握上来,分虚实,讲阴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强调演练时全身放松,虚灵顶劲,顺乎自然,内外兼修,以达强身健体、克敌致胜之目的,故把其以阴阳太极之理来解释拳理创造的拳术取名为“太极拳”。
如果说太极拳的套路所走的是动,也就是阳的路线,那么,静,也就是太极拳的阴。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动也可以代表人实实在在的身体,静就应该是人看不见的灵魂,也就是说,太极拳不但是武修的方法,更可以用来修魂。要不然的话,为什么会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要不然的话,为什么太极的标帜是阴阳鱼,而不是阳鱼?
等等,那自己脑海中的这幅阴阳鱼图案是不是就是太极的图案,是阴阳的图案?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不是无极的图案?为什么不是三才的图案?
林羽越想越是感觉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当然,这个博大精深不是说太极拳的拳法多么浩瀚渊博,而是在感慨太极拳的精深。
虽然,此时林羽的心中还没有弄懂为什么脑海中为什么会出现阴阳鱼交融的太极图案,但是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太极图案带给自己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