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看过信后心情就滴落到低谷,再也无心与黄临沂谈论,于是道:“孤感觉乏了,这些事以后再议。”
黄临沂自然恭敬地退出去,史浪却坐立不安,反反复复就这么来回踱步,实在是心太乱,于是一个挪移离开了问天城。再次出现时是在他的书房。
史浪突然出声道:“来人。”
“王爷有何吩咐?”一黑衣人出现在史浪面前,单膝下跪道。
“你去查查,灵珠公主和谁成亲,那人的底细要详细。”史浪对黑衣人道。
“是。”黑衣人回答完,就突然消失了,就如同他的出现一样。
史浪感觉自己的表现很奇怪,难道说自己其实早就暗恋上了项蝶雨?也许是吧,只是那个时候自己身份低微,没有爱谁的权利,后来有了,也许是因为自己太过要面子,不想让别人猜测出自己以前面对爱无能为力,让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可是,好像项蝶雨也对自己爱慕有加,只是她不好意思提出来,后来自己向项黎说明要娶项蝶雨时,她也没有说不愿意,只是,为何现在突然要与另外的人成亲?即使她变心了,也完全可以在自己没有回来之前就成亲,或者等自己走后再说啊。在这个时候,难免让史浪心里很难受,或者说很不爽。
男人是自私的,特别是对待感情。男人可以接受自己拥有多个自己爱的人,但是绝对难以接受自己心仪或者自己赞赏的女人投入别人的怀抱。史浪不仅是个男人,还是一个有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现在又大权在握,自然更加难以接受自己以前爱慕的人在自己眼皮底下跟别的男人走在一起。自然,要是他们真的两厢情愿,史浪即使再难以接受也不会去拆散他们,可是,在没有证明他们真的就是两厢情愿的情况下,史浪宁愿相信项蝶雨是被逼的,虽然看起来这个不太可能,或者说绝对不可能,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能逼迫皇族之外,绝对没有第二个人敢去尝试。
暗卫越来越熟悉自己的工作了,仅仅半个时辰,史浪面前就出现了新郎的详细资料。
张问天,五十七岁。前任礼部尚书张顺之子。三十岁之时高中金科武状元,后随武碌将军绞杀妖兽,屡建奇功,被武碌将军提拔为第十二军团少将副军团长,在抵抗异族时又提拔为第五十四军团少将军团长。在与西方的大战之中张问天的五十四军团与灵珠公主的第三军团联军一处,打败了西方的联合军第六军团,这是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之一。所以黄鹏元帅封他为中将军团长。现任第六十四军团的中将军团长。
关于张顺,也有介绍,此人正是一年前冒犯史浪天威,后来被项黎贬去官职,现在在老家养老。史浪看到此处才想起有这么号人来。到此处也仅仅能说明他们可能对史浪有敌意,却不能再说明其他什么,不过在往下看时史浪就皱起了眉头。
据情报部侦查,怀疑张问天与一年前凌天城齐天王近卫军出现叛徒有关。
史浪道:“传情报部部长。”
也不见有人答话,之顷刻之间,就有人来报:“禀告王爷,情报部部长润苍蓝求见。”
“进来吧。”史浪出声道。
润苍蓝进入史浪书房,急忙叩首道:“王爷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史浪顿了顿继续道:“凌天城叛徒事件为何查到现在也没有查处结果来?你们是怎么办事的?”
润苍蓝心里也是叫苦,怕什么来什么。他们这些人无一不是超级高手,要叫他们去杀某人,那绝对是手到擒来。可是,现在要他们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能对怀疑的人用刑,不能拘留嫌疑犯超过七十二小时,在不扰民的情况下,在不影响地方政局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让他们这群武力无双的人去查个所以然出来,真的是很难为他们。不是说他们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是在刑罚不施展,而别人又早有准备,基本上做的天衣无缝的案件,确实让他们很头疼。
润苍蓝急忙再次跪首道:“王爷息怒,这事确实是属下等办事不利。不过,我们怀疑的嫌疑犯虽然只有两人,只是,只是他们两人都有充分的政局证明,此时与他们无关。我们的侦查也陷入此处,难有进展。”
“哪两人?”史浪问道。
“张顺与张问天父子俩。”润苍蓝恭谨地说道。
“竟然是他们俩?嗯,这俩人你们严密监视起来,待灵珠公主大婚之后将其逮捕。”史浪沉声道。
“是。”润苍蓝擦了擦汗,心底也长出一口气。
“下去吧。”史浪用疲倦的声音说道。
润苍蓝如蒙大赦,轻轻退了出去。
史浪心里也不好过,这事搞的他很不好办,只要这群人能确认是这两人之中一人或者就是他两人所谓,史浪自然有办法查处真相。很简单,那就是嫣然的读心术,想当年,嫣然还只是人级,而且这读心术还不怎么熟悉,就能把意志坚定的史浪给阴了一把,何况如今嫣然已经是破开玄功后,再次修炼到了天级八品呢?对付一个还只是地级六七品的家伙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只是,对付他们好办,可是,要是现在对付他们了,难逃天下悠悠之口,即使让他们顺利成亲,在成亲之后出手,也难免被人说成公报私仇。所以史浪现在很彷徨,现在才知道,一旦自己要真的管起事来是多么的烦恼。
反正就这么烦恼着,再看向这篇报告,上面写道:这一年期间,张问天不断地向灵珠公主示爱,求婚的次数更多有二十二次之多,最后一次求婚是在五天前,出人意料的是,灵珠公主居然答应了。然后就拟定了婚期。史浪看的很糊涂,这让他心乱如麻。第二天的时间就到来了。
史浪刚用过早善,吏部一位官员就来拜见。
这位官员叫冯正风,吏部一位二品官,进来后对史浪跪首道:“王爷,臣有一惑,多年都难以解答,今日打扰王爷,求王爷能赐臣答案。”
史浪也来了兴致,要说这些大官,可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人物,而这冯正风史浪还是很了解的,在跟随史浪之前,他也是一位仕途不得志的文豪。为什么说是文豪而又不得志呢,因为他的文章出类拔萃,可是就是考不上进士。而且他的思想很有进步意义。有点像唐朝的杜甫,史浪甚至相信,要是他没有被重用,几百年后,他的文章,他的诗词也绝对如杜甫一般,让后来人对其感叹不已。这样的一位大儒,多年都搞不清楚的问题到底又是什么呢?
史浪笑道:“起来吧,说说你的疑惑,我们共同探讨探讨。”
冯正风道:“谢王爷。”然后站起身来,继续说道:“臣想讨教为什么周幽王时期各诸侯开始不听天子号令。”
史浪正色道:“冯大人何故如此一问?史书上不是说的很明显吗?”
“这正是臣想问的。”冯正风面色不变。
“周幽王宠幸妃子,为博红颜一笑,烽火戏诸侯。那是对褒姒太过宠幸了。冯大人明知顾问,难道觉得孤也如周幽王一般?”史浪很不高兴。
“臣不敢,臣想问,若是太过宠幸妃子对国家会有哪些影响,又当如何处理。”冯正风面色严肃。
“太过宠幸妃子,会导致亲戚当朝,无能之人祸国乱政。处治之法自然是严肃朝纲,亲戚之人可享富贵,却不能入朝为仕。对妃子之所提之意见仅供参考,却不能盲目顺她之意,不能让其干扰朝政。冯大人,你是在怀疑本王对**管教不严?”
“臣自知臣之罪不可饶恕,可是臣却不得不冒死进谏。王爷自知**之祸,为何还要放任**安置亲戚之人当居朝廷要置?臣素来觉得,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圣明之主谁也不及王爷,文治武功王爷可谓是冠古烁今。可是王爷,如果**不严,妄加为亲戚之人在朝谋上官职,国之危已不远矣。”冯正风说完就使劲地磕头。他没有运玄功附体,此时他只是一位普通老者,几下就磕的头破血流。
史浪见之心也不忍,道:“好了,起来吧。”
冯正风却道:“王爷,臣死有何足惜?只要王爷镇住朝纲臣百死犹荣。”
史浪道:“好了,好了,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孤到西方短短一年时间如何就让朝纲不稳了?”
冯正风道:“王爷,在这一年之内,王后向凌天城内安插亲戚之人十三人,而这十三人连带进入朝中的有三百多人,王爷,凌天城所管辖下官员一共才三千余人,王后一脉就占据了十分之一啊。”当然冯正风所说的官员是除军队之外的,军队史浪曾说过,除了新招的人,要安插将领必须要自己点头。冯正风说的痛心疾首。
史浪闭上眼睛,心中叹道:懂怡是多么纯朴的女人,她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些事?必定是她的父母兄弟在她面见胡言乱语。史浪睁开眼睛,道:“你且回去吧,这事我知道了,切记,不要对任何人提及此事。”说完,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佩交与冯正风,又道:“敢进谏说王后坏话,怎么看,你都是一个忠臣,此玉赐予你,以后无论何事你皆可直言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