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若菲在后院后悔不迭,萧靖瑀在房间里也是懊恼不已。伊川方家以家风严谨著称,自己如此孟浪,这丫头是不是正躲在哪偷偷哭呢?想像着颜若菲蹲在地上啜泣的样子,萧靖瑀竟有些心虚,一时间不知该如何面对。
正思量着,赵青山回来了:“王爷,今天的鳜鱼很新鲜,我让徐师傅清蒸了一条,又挑了……”
萧靖瑀摆摆手,打断他的话:“本王想起来还有点事,这就走了。”话没说完,人已经走到了门口,全没有往日的悠闲适意。
萧靖瑀刚走,鼓足勇气要反调戏回来的颜若菲也回来了:“嗯?王爷呢?”
赵青山也有些莫名其妙:“王爷说有事先走了。”
“哦。”颜若菲有点遗憾又有点庆幸。
萧靖瑀走了,颜若菲又进入了工作状态,四千两银子不是好赚的啊。草草吃了午饭,颜若菲将《山园小梅》写了一遍,打算挂在望梅阁里做装饰,又和赵青山确定了另外几个雅间的名字,分别是春江苑、夏雨阁、秋叶轩、冬雪坊、清泉涧、浅溪坞、寒江馆和听雨轩。一时之间,颜若菲也想不出这么多应景的诗句与雅间的名字相配,便开始默写自己知道的名字有趣的菜谱,赵青山则去找人制作牌匾。直写了二十几道菜色,赵青山还没回来,颜若菲看天色不早,也不等他了,自己喊了小丁回到王府。
之前萧靖瑀和薛缙卿就约好,每天晚饭之后让颜若菲讲《鹿鼎记》,颜若菲没权利反对,只好每晚客串说书先生。颜若菲又给自己做了半天心理建设,斗志昂扬的想要讲完《鹿鼎记》之后反调戏萧靖瑀和薛缙卿这对小Gay。结果萧靖瑀轻飘飘的来了一句:“颜长史辛苦了,回去早点歇着吧,本王和缙卿还有事要谈。”就把她打发走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颜若菲彻底没了反调戏萧靖瑀找回场子的勇气,回到墨竹轩暗暗想着现代那些酒楼饭馆的运营模式哪些能套用到蓬莱阁。只是改改雅间名字,挂两幅字画是很难大幅度提高营业额的,还需要想个吸引人的噱头才行。如果赚不到萧靖瑀要的银子,她相信自己会很惨,虽然不一定会被太后治罪,但是肯定会被萧靖瑀整治的。这两天接触下来,颜若菲也明白了萧靖瑀喜欢戏弄人的恶趣味。
第二天,颜若菲快中午了才离开王府去蓬莱阁。昨天去的太早,没能看到蓬莱阁营业的状况,颜若菲打算今天去看看。
到了蓬莱阁,颜若菲吓了一跳。这也太火爆了吧?门口七八个青衣小帽的小厮在等位置,大厅里座无虚席,雅间关着门看不见里面的情形,只能看见小二不停地穿梭其间。这样看来,不用她想什么噱头了吧?蓬莱阁两个月赚四千两银子完全没问题啊!
来到改名望梅阁的甲字号单间,赵青山已经在里面等她了。
“没想到蓬莱阁的生意这么好,每个月都能赚两三千两银子吧?”颜若菲欣喜地问。
赵青山看起来很是高兴,闻言笑道:“这些人有一大半是为颜姑娘你来的,往日能有六成客人已经算不错了,何曾有过今日这般光景。”
听赵青山介绍,颜若菲才知道这些都是被《山园小梅》吸引来的文人墨客。
原来昨天赵青山去做匾额,顺便装裱颜若菲写的《山园小梅》,想要挂在望梅阁里做装饰,谁知在字画店里遇到了同来裱画的龙图阁学士詹子卯。詹大学士初时被颜若菲的字体吸引了目光。方知琴的字圆润秀丽,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女子之手;而颜若菲自小练习瘦金体,下笔时没多想就用了自己熟悉的笔体,却忘记了瘦金体是大梁朝从不曾出现过的。
詹大学士爱那字体新奇有傲骨,便找赵青山借来一观。结果一读诗文如获至宝,拉着赵青山非要问出如此惊采绝艳之作出自哪位大家手笔,不但不理会赵青山“无名小卒”的说辞,还让自家的下人去请了平时常在一起吟诗作对的老友酒肉和尚来。“酒肉”是这和尚的法号,而且他也确实酒肉不忌,算是实至名归。
詹大学士起了爱才之意,想要提携提携后辈,非要问出此诗是何人所作。詹大学士是如今的文坛领军人物,虽然因为年纪大了已经不在朝任职,只挂着龙图阁学士的职衔在家荣养,却是门生故旧遍天下,能得他提携,那真可谓一步登天。
赵青山不敢得罪这位当今文坛的泰山北斗,又顾虑颜若菲是女子,不敢明言,只好推说自己也不认得这位作者,此诗是托了朋友高价求来的,只知道作者姓颜,其他一概不知。也幸亏赵青山机智圆滑,趁机邀请詹大学士来蓬莱阁用餐,顺便品评颜公子的新作,暗示这位颜公子还会继续为蓬莱阁写诗,这才得以脱身。
但是在人来人往的东大街上,一个白胡子老头和一个光头大和尚扯着一个非常俊朗的年轻人不让人家走,这一幕却引得路过的无不侧目。有好事的认出了三人身份,蓬莱阁的名字一瞬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要知道詹子卯是以诗文著称的龙图阁学士啊,他都推崇备至的诗作,谁不想看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但许多无官无品的生员来了,国子监的太学生们来了,龙图阁的直学士、待制们来了,翰林院的侍读、侍讲来了,就连很多散了朝的文官也都来了。今天的蓬莱阁就像在烈火上浇了一勺滚油,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