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坐在帐篷里,手中拿着一根木炭,一边回想着《凯利之书》透露的消息,一边在地上写下了“教廷”两个字。
这个信仰主天使,圣天使,救赎天使,大天使的宗教组织,使用宗教为手段间接统治着这个世界,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大天使骑士团”,人数不到二十万,是所知的最精锐的武装力量,还有常备军约五十万,主要用来驻守城市,并且还能在一段时间内组织起庞大的圣战军,规模可以达到一百五十万到三百万人不等,虽然可以用乌合之众来形容,可是不但狂热,而且数量惊人。
苏明又在“教廷”两个字的旁边又写下了“商业联盟”。
商业联盟,由商业之城及周边的大商团组成,主要的力量包括,堪称精锐的“城卫队”约有三万人,各商团拥有护卫从几十到上千不等,装备和实力也参差不齐,好的可以媲美教廷同等规模的“大天使骑士团”,差的和武装农民没有多大区别,总数量估计在二十万左右,另外还能组织起佣兵参战,数量约为十五万。
苏明想了想,又在旁边写上“神”,在上面画了个圈。
这股力量完全是个谜,凯利之书中没有提到这东西的实力,但他绝对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可能是人在冒充,究竟有多少力量,藏在那里,现在还不得而知,教廷地下的神秘仓库是个线索,不过不好调查,另一个线索则是神之仆人的去向,“在北方”是什么意思呢?。
这几个就是目前已知的敌人了,自己这方的力量呢?
苏明在下方先写上了“草原人”。
这些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漂浮不定,数量难于确定,按阿尔弗雷德的说法,大约在四千万到五千万之间,理论上可以提供一千万以上的战士。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草原上的距离就成为了很大的制约因素,可能把他们集结起来,就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即使真集结这样一只军队,没有一个部落或某几个部落可以提供补给,不用几天,军队就会因为缺粮而陷入饥荒,从而解体,带上部落一起集结也不行,由于过于集中,大量的牲畜将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很快就会重蹈覆辙。
所以,现实中,集结两百万的军团已经是上限了,还不能时间太长,最多只能在三个月时间内,就不得不解散。
“山里人”。
山里人基本已经被打散了,但他们有一部分力量逃进了深山之中,而且还有大量的人员被抓做奴隶,虽然损失很大,但现在也有几十万人的规模,再加上奴隶的数量,如果能够解救出来,集结五十万人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要解决他们的粮食和武器的问题,如果真能有那么多粮食,还不如多找点草原人呢。
“海人”没有实际接触过,听阿尔弗雷德说,大约有两百万到三百万的人口,住在海边,靠捕鱼和运输为主,也有自己的农业。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一直饱受教廷的勒索,还有教廷暗中支持的奴隶商人的劫掠,日子过得也不好,是潜在的盟友。
“工业之城”。
这是一个可以忽略因数,因为各方势力都对工业之城有自己的影响力,反而使得工业之城成为了局外人,目前,工业之城只有简单的自治机构,很难坚决的投入到某一方,所以没有大规模参与其中的可能。
现在的形式是,理想状态下,草原人集结起两百万的军队,将对峙教廷,以二十万精锐的大天使骑士为核心的几百万军队。
考虑到训练,装备,勇武等各方面,应该还是草原的胜算多一点点,而且,草原人如果取得初期的胜利后,损失的力量还能得到不断的补充。
不考虑教廷的秘密武器的话,“商人联盟”就成了关键,这个时候无论他加入那一边,都会让力量对比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从历史记录上看,商人联盟加入教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究竟为什么宁愿忍受教廷的剥削,也要和教廷站在一起呢?
按凯利之书的介绍,大主教有时候也会害怕商业联盟的某些大商人,拥有如此实力的教廷,也会对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商业联盟低头吗?
苏明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之间一定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确定因素还有一个,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那种瞬间让百万规模的军队消失的力量是什么。
《凯利之书》完成的时间,是在教廷对草原发动圣战之前五十多年,所以里面没有一点关于这种能力的描述。
等等,苏明好像想到了甚么?
当年的凯利之书一共有六份,其中五份被凯利的弟子携带,还有一份怎么处理,书中没有提。
现在来看,有没有存在这种可能性呢?当年的六份凯利之书,其中一份被带到了草原上,被那位部落的英雄首领得到。
于是,这位草原的英雄,按照得到的信息,组织起一些亲近的部落,在多年的精心准备下,取得了圣战初期的胜利,把教廷组织的圣战军打的溃不成军、
连战连捷后,他发出了召集令,准备一举推翻教廷,彻底取得胜利。
这个时候教廷出手了,以一种不明的力量,粉碎了草原联军主力,将集结起来的一百多万精锐部队一举歼灭,结果自然是教廷再一次笑到了最后。
苏明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不然几个部落的联合怎么能够击败比他们多几十倍的敌人呢?
这样看起来,在知道教廷这种能力之前,军队集结起来,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在地球上,也存在过这种,瞬间能让几百万人消失的力量,那就是核弹,甚至是威力更大的氢弹,莫非教廷已经掌握了核武器了吗?
如果能见到阿尔弗雷德,应该问问他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异常情况,比如事后教廷不收那个湖边养殖的牲畜的事情,就是哥达提到的原来草原联军集结地。
但目前最紧要的事情,还是神秘的所谓“神”,这究竟是些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
苏明这时,还想到了他自己。
那些所谓的‘神’和苏明出现在这个地方有没有关系?
苏明的头上,是不是被他们做的手脚?
按照《凯利之书》的记载,这些所谓的‘神’,需要信徒贡献吃的、穿的、用的等等各种东西,而且还需要奴仆为他们服务。
那去的这些奴仆难道就不会怀疑吗?就算是一个无比虔诚的信徒,当他能近距离接触到信仰的神,发现这些神能吃,能喝,能睡,会流血,会死亡的时候,他就一点也不会怀疑吗?
苏明又想到了天使的形象。
天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后的翅膀。
在地球的宗教神话中,天使是神用来为自己服务的奴仆,需要的时候,也为神征战,是最优秀的战士。
他们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身后长有一对翅膀,有了翅膀他们就能在天空中飞行。
但那毕竟只是神话,科学家早就研究过,按照宗教绘画中的天使图像,这些天使别说飞了,连滑翔都做不到。
鸟儿会飞,不但因为鸟有翅膀,而且鸟的身体构造,也有利于它飞行,中空的骨头,轻便但高强度的羽毛,流线型的身体,大而有效的尾羽,缺一不可。
天使除了比例偏小的一双翅膀,什么也没有,按照人体的重量,如果人想飞起来,必须长的和翼手龙差不多才行,不然的话,就算人类长出了羽毛,也最多变成一只奇形怪状的鸵鸟O(∩_∩)O~。
你能想象一群这样形象的怪物被人当做神来崇拜吗?
现在,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把《凯利之书》带回部落,然后让生活继续维持原样,等待下次圣战开始的时候,就带领部落远远的躲开。
以现在掌握的信息,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要么,继续找寻真相,把那些关键的问题,都找到答案,然后再寻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把那些骗子拉下神坛,让所有人都摆脱这种命运。
苏明沉默了。
在这一瞬间,苏明想到了刚到这个世界时候,那些铁笼上沾染的血迹;想到了阿尔弗雷德、哥达那晚的谈话中,流露出的那一份不屈与无奈;想到路上看到的,那些空无一人的城镇;想到尼鲁被救回来后,那遍布全身的伤痕和瘦弱的身体;想到那天那个年轻的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想到了她小孩那冰凉的小手;想到卡罗斯砍到地上的那把刀……
苏明想到了很多事情,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有一年了,这个过程中经历的一切,早已经有了她割舍不开的东西。
苏明最后想起的画面,是小若冉在月光之下,高兴的时候,轻轻吟唱歌曲的情景。
这个小姑娘,总是那么快乐,哪怕老天那么不公平的对待她,她也总是在大家面前生活的快快乐乐的,总有用不完的微笑。
如果她知道这一切,如果她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竟然如此可怕,如此黑暗,她还会这样的快乐吗?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无奈,当你觉得路不只一条的时候,你却总能发现,真正可行的选择并没那么多。
现实没得选择,苏明没得选择,不是吗。
题外:喵喵会抓老鼠,喵喵很乖,求包养,求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