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张老祖后沈念回到自己洞府,进门后关上洞府大门沈念倒出自己的储物袋物品。
一小堆中品灵石在石桌上散发出丝丝灵气,沈念咧嘴一笑,果然是人无横财不富,这次赢得陈族一个核心弟子和其他十几个修士的修炼资源,光是中品灵石现在自己都有四千多颗。
沈念神识又投入玉牌,贡献点数字清晰显示出来一万四千一百二十六点,宗门规定外门弟子入门每年年底需要预交三百贡献点作为弟子在外门的生存费用,如果交不上这笔贡献点,就会被逐出宗门。这下自己的贡献点也不用愁了,等到年底外门弟子大比前明年的三百贡献点份额自己也不用担心,这么多贡献点自己光是在外门瞎混都够交纳四五十年的份额的。
据说宗门规定内门弟子是每年交纳一千点贡献点给宗门,只有各峰真传弟子和宗门执事以上的修士才可免交贡献点。所以沈念才羡慕万果依好运气,以后一到筑基期进入内门就会被张老祖收为真传弟子,就可以免交这笔贡献点费用。
沈念又清点了一下自己其他物品:升仙丹一颗,天凤法器两件,中品灵器龙纹烈焰项链,碧海珠,碧海潮生诀玉简,寂灭剑经玉简,无影剑诀玉简,无名龟壳。还有极品灵兽玉顶扳肋墨云雕卵和符宝准备送给万果依。叹了口气,自己还是缺少斗法的灵器啊,幸好自己现在还能靠剑光分化威压炼气期外门弟子,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后面想来挑战的外门修士知道自己今天的比斗消息,需要小心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飞剑修为和巨额贡献点以及宝物押注了,想必接下来时间不用担心有其他外门弟子来抢夺自己的洞府了。
沈念想了想,神识投入灵兽袋把龟丞相放了出来让其在洞府内先自行修炼,准备等会去竹云殿给龟丞相换个高品阶的灵兽袋,现在的龟丞相已经提供了八颗一元重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龟丞相似乎已经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凝炼出一颗一元重水。而且龟丞相作为自己的底牌之一,先前比斗时如果剑光分化偷袭拿不下陈建记时,沈念也顾不得暴露自己的筑基期灵兽准备随时召唤龟丞相作战的,否则一旦陈建记缓过劲来服下升仙丹输的一定是自己,现在自己肯定是无法与相当于筑基巅峰修为的修士比斗的,没想到最后比斗结果非常顺利拿下陈建记后自己也就没有召唤龟丞相,现在也多了一个隐藏的底牌。
龟丞相一出灵兽袋,也不理沈念,似乎很欣喜的慢慢向石桌上的那堆中品灵石,飞到石桌上,龟丞相一伸头,一颗中品灵石吞进口内,连续吞了二十几颗中品灵石,才闭上眼慢慢开始炼化。
沈念在旁边看的一脸黑线,这个吃货,在家族中就吞了自己的龙珠,让自己少了一个斗法底牌,幸亏可以不断产出一元重水让自己稍有安慰。现在又开始直接吞吃中品灵石,自己现在再富裕的身家也顶不住这货这样吃法。
沈念神识探入龟丞相识海,龟丞相懒洋洋的自己慢慢修炼不予理会。二十几颗中品灵石化为的灵气充斥在龙珠周围,神识感觉了一会发现突然龙珠似乎有变亮的迹象,沈念大喜,继续又感应了一个时辰左右,确认龙珠灰暗的部分是在逐渐变亮。没想到龟丞相能慢慢通过灵气修复龙珠,一个时辰龙珠周围大概耗费了一颗中品灵石的灵气,沈念算了一下,一天如果耗费十二颗中品灵石,一个月消耗三百六十颗中品灵石目前勉强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希望消耗灵石速度短期内不要暴涨,至少年底外门大比之前自己应该不缺中品灵石。
按照先前龟丞相逐渐加快的凝炼一元重水的速度,随着龟丞相修为上涨和龙珠的慢慢修复,凝炼一元重水速度也会逐渐加快,如果龟丞相以后凝炼一元重水的速度能够超过消耗中品灵石的速度,说不定这会成为自己的一个稳定的财源。毕竟修士花费时间凝炼一元重水一般都是仅供自己使用,没有修士会浪费大量的修炼时间专门凝炼一元重水用于出售交易。就像灵石一样都是灵矿开采,基本没有修士会专门花费时间凝炼灵气制造灵石出售。
沈念神识吩咐了龟丞相一声,让其自行在洞府修炼,中品灵石留在石桌上供其自行使用,收起玉牌和其他物品,出了洞府向竹云殿走去,张老祖吩咐的事情可要尽快办妥,不能给元婴老祖留下一个办事不利的印象,自己化解陈族上层的施压还要靠张老祖,至于陈族练气期的修士,凭自己的剑术修为,量他们也不敢来单独挑衅。
沈念路过广场,坊市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不过宗门抽两成税的价格却让沈念提不起在此闲逛的念头。沈念走过一百零八级的巨大白玉石阶,看到两尊如同巨人一样竖立在两边的青色巨石,终于又看到那刀锋刻划,深如斧凿的“竹云殿”三个大字,
沈念来到一座小桥前,小桥不过两丈长,直接用两根巨木拼成,简单异常,但却不让人感觉简陋,此时细看小桥,发现两根巨木上散发着丝丝灵气,估计这两根巨木是珍贵灵木。走过去,就来到了竹云殿。
一座百宝飞檐的四层楼阁,古色古香,就是竹云殿。竹云殿大厅是专门领取和缴纳任务的地点,竹云殿两侧各一排双层楼阁是专门分开为前来的弟子提供各种兑换购买服务,五药轩中,无数药香传来,炼丹房则是三间石屋,里面不时传来阵阵火光,炼器堂的招牌漆黑无比,最不起眼,但是建筑却大气异常,至于后面的“千味灵草店”、“紫境灵材”、“春风法宝阁”、“绿玉兽轩”、“四海书斋”……等,几乎完全包括了宗门弟子的所有需求……这些殿阁内似乎数千年来一直有无数外门弟子忙碌的身影,从不停息。
沈念从这些一栋栋都建筑得或华丽,或古朴,或简雅,或大气,或庄重,或贵气……的建筑前走过,终于又到了四海书斋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