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了,起床了,都几点了还不起来,多大个人,怎么这么懒”
母亲从房间外面传来的声音,让还蒙在被子里的施乙扭动了几下身躯,探出个头来回应“妈我起来了,正穿衣服呢。”
听着母亲走远的脚步声,依旧不动如山。
吸气,握拳,一个长达30秒的懒腰在被窝伸展开来。看着床顶的蚊帐,施乙的心里纳闷,就差那么点就又可以回去重新接着做那个梦了,无奈被自己亲爱的老妈给打断,好忧伤!回想自己梦里的场景,施乙的脸上充满疑惑“为什么这个梦我都反复的做了四次了?而且每次都是在梦境的山下就中断了,就像家里的老式影碟机,经常看到关键地方就卡住然后死机了。”
“算了,还是起床吧,不然一会老妈又要来了。”心想着怕老妈再过来催,还是伸手拿过来自己的四角,开始穿衣起床。
刷牙洗脸,一套搞定,施乙就兴冲冲的奔向厨房了,人还没进门,就开口问到“老妈,早上给我留了什么吃的呀”
“没留,我跟你爸都吃完了,看你没起来,就全吃了”老妈头也不回的答到。
“好吧,那我去拿泡面吃了”施乙露出微笑回应老妈,因为明知道老妈肯定留了早饭,只是生气自己赖床不起才这么说。
一阵嫌弃,老妈指着煤气灶说道“锅里给你热好了,自己拿碗就好了”
“好的,就知道老妈你肯定给我留饭了”
拿过碗筷,揭开盖子,看着热气腾腾的锅里放着自己最爱吃的年糕,口水不自主的汹涌而出。“妈这太多了,你吃一点吧,我吃不下这么多”
知道父母最疼爱自己,总是把好的留给自己,他们反而不会太过讲究吃和穿,让施乙每每心里总是觉得有些难受,担心母亲早上只是随便对付一下,便又说到“我早上起来都吃不了一点,你这弄太多了。”
“吃不了就留中午吧”母亲说完就往厨房外面走去。
看着母亲走出去,施乙拿过两个碗,开始朝碗里装年糕,想着自己小时候总是吃剩下的饭菜,一声不吭跑到爸妈面前就把碗朝他们手里的饭碗上盖过去,然后撅着小屁股跑开,爸妈也都是笑着叫骂着,看着自己调皮的跑远,眼里充满慈祥。
“爸妈也老了,以后还是要多回家陪陪他们。”心里想着这些,端着两碗年糕小心翼翼的走向堂屋。
“老妈我真吃不了,我给你装了一碗,你也吃些吧”施乙皱着眉头装生气,熟悉父母脾性的他知道,只有这样老妈才会接下他手上的碗。
“你个小东西,总是吃这么一点,那里能长肉,我还想着让你多吃点,这么点你都吃不了”接过施乙手上的碗筷,母亲骂道。
听着母亲的关爱,施乙端着碗筷就走到屋子前面,晒着太阳开始美好的一天了。
作为一个典型性的宅男,每天吃完饭基本就是回到房间对着电脑,然而现在在家里休假,老家农村房子因为平常基本不住人,只是过年回家走亲访友的时候会打扫卫生整理下,这期间会住个1个月的时间。平常施乙的父母都在镇上自己经营着批发的生意,今年因为家里一些事情,所以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离家。
母亲吃完饭也是到镇上父亲那里帮忙去了,本来施乙要去帮忙,让母亲在家里休息,母亲说是这批发生意,你平常都不在家里,什么都不熟,就不要过去添乱了,自己在家里照顾好自己就行了,顺便中午自己解决下温饱问题。
看着这静静的屋子,闲下来实在是觉得没事做的施乙,觉得还是出去走走。农村现在人越来越少了,而且这个日子,出门的都出门了。也没什么人,不过回想自己从离家到现在,也有差不多十多年了,以前上小学那条山路,都一直没有去再去走过。今天还是再过去看看,顺便再拍点照片做回忆,不然再不久这些地方都要改造,改的面目全非,就不再是记忆里当初的样子了。
想到什么就干什么,拿起相机,换好鞋子。施乙就开始从屋子后面的小路出发了。
因为每次回到家乡,都感觉老家农村变化特别大,现在施乙每年回家,都会在自己家楼顶,把整个村子都做一个360度的拍摄,保存下老照片。说是准备以后老了做回忆。
今天就再去把曾经早出晚归的求学路给记录下来。
走过三个池塘,再爬上一个小山坡。就开始进山了,以前只能看到树干的树林,现在也因为人们都外出打工,蓄起了一人多深的杂草。想着曾经因为田间砍柴,你家砍过界砍了我家的柴火吵架的乡亲,施乙嘴角微微上扬,继而一阵叹息,时间真快。农村现在除了老年人还喜欢柴火做饭,年轻点的家里基本都是煤气沼气电磁炉了。记得头几天还听到老村长说,因为现在大家都不砍柴,山上杂草太密集,都起过一次山火。
看到前方的岔路口,施乙停下来,这是以前几个村子小孩在这里“集合”和“明天这里等我”的老地方。开心的拍下几张照片,调出来检查,低头准备继续前行时,发现放大照片上红色的果子。施乙忍不住笑起来了。
“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的山楂,竟然又看到了。运气真好”笑着依迹前去。
看着身前这六个深红色的山楂果,毫不犹豫的摘下放入口袋,拿起一个在牛仔裤上擦了擦,就一口下去了。
“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施乙心里开心得不行。
以前还是和几个发小没事来山上拣松果的时候,偶尔才会碰到。现在都过去好久了。
“算了。不能老想过去。”摇摇头,施乙就继续往前。
一路上拍摄了很多相片,看着那些已经和记忆不再一样的山路,还有近处的村庄。追寻回忆的心已经没有了。“看下学校就回去吧。”施乙在心里对自己说。
红白色的教学楼,前后两排新旧对比的教室,偌大两个操场,边角堆放着不知道谁家的木柴,还有操场中间及膝深的杂草。不敢相信这是曾经自己生活了六年的学校。看着校门口孤独的老人闭着眼睛晒太阳。这寂静的校园让施乙的心里涌现出一阵忧伤。
辗转角落拍摄了不少照片。施乙就在回家的路上了。一阵尿急,看着不远处的老竹林,径直冲了进去。
解决完个人问题,环顾四周,施乙惊奇道“咦,这怎么有点像我当年逃课埋书的地方?”这水渠,这石头……
“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