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五,是小学每周都有的大扫除时间。下午的第五节课刚下,就见一群六七岁的小屁孩提着桶一窝蜂的向学校后门跑去。学校后门除了厕所以外,再往过走就是一个山沟,沟里有一个小泉。当时学校吃水和用水大都在那里。小泉的水很好,当年有过水质勘测说是比什么矿泉水都好。当然,这些跟这群六七岁的小孩子没关系。这群学前班的孩子们这次的目标是厕所和小山沟之间的那块地,因为那块地里面有人扔了一个死去的婴儿。与懂事的孩子们不同,这群山间孩童什么都不怕,他们都心情激荡的想目睹死人是什么样子的,哪怕死去的是一个婴儿。因为在平时就算是村里死了人,他们也不会有机会去见的。所以说,能遇到这样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是相当难得的。所以,刚一下课,他们就一窝蜂的跑了过来。连平时抬水这样难的活都有人抢着干。
一群人乱乱糟糟的冲出了学校那座两扇木门形成的后门,引得周围的学生们都一阵观望。其中有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注意到了他们这群学前班的小屁孩子,基本上都是一个村子的,大家彼此都是认识的,里面甚至有某位学前班同学的哥哥姐姐。有个大点的孩子叫住了他们这群小孩,问他们去哪?一群人甚是激动的说要去看死娃娃(我们那把死去的婴儿叫做死娃娃)。那年龄大点的有几个变了脸色,而几个哥哥姐姐都是纷纷喝止了他们的弟弟妹妹。于是先前的二十几个人就剩下了十几个。但也有几个好事的,见一群小孩子要去看那个死婴,就兴致勃勃的要带路。剩下的十几个小孩,很是兴奋的跟了上去。
后门有一条走向山泉的路,经过一片已经荒芜的田地,那个高年级的男生带着一群小孩们小心翼翼的拨开了蒿草的阻挡,走到了一颗核桃树下。树底下得草都不高,可以清楚的看到树下扔着一个襁褓,我们就明白了。于是一群孩子呈一个圈围了上去,都躇踌着不敢上去,毕竟胆子再大也是孩子。高年级孩子看着一群人都没有敢上去的,就一副鄙夷的样子说道:“看你们的胆子,我都看了好几次了。有什么好怕的?你们不看我走了啊。反正地方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看吧。”说完就撒丫子跑开了。一群学前班的孩子面面相觑,都没有一个有胆子上去看看这个他们心中很是向往的死人。一群人不约而同的把眼光看向了领头的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是他们中间最高的,也是他们的班长。好像那个时间个子最高的就能当班长吧。一个瘦小的孩子说话了:“杨易,你先去看看啊!”声音中甚至带上了几分哭音,显然一个死去的婴儿对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他们都有点怕。带头的小孩子也就是杨易,故作胆大的说:“怕什么,人家二年级的都有人来看过了。”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没有想到一年级没有一个人来看过这个死婴。然后从人群中往前走了两步,探头探脑的向前喵去。
只见一张惨白惨白的脸,紧闭的眼睛,结合着脸上的表情,给人一种莫名的恐怖。杨易心中一惊,大起胆子又往上凑了几步,这下看的更清楚了。只见几只苍蝇呜呜的围绕着婴儿的尸体,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心悸。正看着的时候,却是隐隐的一股黑气直起,冲着杨易而来,杨易一惊,大喊一声转身就跑。旁边一群小伙伴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都吓得转身跑了开去。
一群人嘈嘈杂杂的跑向了学校后门,杨易跑在最前面,一马当先的冲进了学校后门,惹得一边的高年级学生差异的眼光。但是,在进入后门之后,杨易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的班主任石老师正一脸铁青的站在那里看着他们。看到他们全都回来之后,明显的送了一口气。但是旋即脸色又恢复到了那种铁青的颜色。她一眼就看出了谁是主导者,厉声喝道:“杨易,给我过来!”杨易苦着脸我畏畏缩缩的靠近了石老师,他知道这次要挨揍了。石老师手脚麻利的从一旁打扫卫生的同学的扫帚上抽出了一根竹棍,把两头折去,几下就变成了一根教杆。拿起来对杨易说:“走过来点。”杨易只好低着头走向了石老师。“啪啪啪”连着三下,照着头就打了下去,石老师边打边说:“谁让你去看死娃娃的啊?谁让你去的?”在揍了杨易一顿之后,有把一群跟着去的挨着打了一教鞭。这才放过他们这群小孩,让他们去打扫卫生。其实说是打扫卫生,但是学前班和一年级是在一起上课的,一个教室上课,一个老师讲,就连学习的内容都是一样的。那么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也就是学前班的和一年级的一起了。但都是一个村子的,那些一年级的也就不好让一群学前班的小屁孩子去打扫卫生的,要不回家可能会被揍的。
学校一般都是打扫完卫生就放学的,特别是星期五的时候住校的学生要回家,一般都是要走很长时间的山路的,不放早点的话,学生回去就很晚了。于是在校长得知全校学生都打扫完之后,就吹响了哨子,大家就在学校的院子里站好。一般都是按照一个方向站的。比如都去街北的就站一块。住校生先前世单独站一起的,但是在星期五也要按村子和方向站。校长在旗台上面唧唧歪歪一阵之后,讲了一些诸如回家路上不要打架,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等的话之后,学生们便一队一队的走出了校门。
杨易他站在去向街北的一路,也就是学校北面,有一节街道,还有就是杨易他们几家,再过去就是一个村的三组了。前面是几个高个子领头,带着一直往回走。回家的路上是不能散的,老师会站在校门口看着。杨易家离学校也不到百米的距离,所以老老实实的走了回家。
到了家里之后,杨易也没敢把去看死娃娃的事情告诉家人,默默的端了一碗面去吃了。但是,等吃完饭的时候,悲剧发生了。隔壁的小伙伴走了过来,一脸兴奋加激动的对着杨易的爸爸妈妈说道:“叔,你都不知道啊,你家杨易今天可厉害了,和他们班的跑过去看舞台后面的死娃娃了(学校门也是舞台的后面)。”杨易的爸爸听完,眼中厉光一闪,并没有说什么,但还是狠狠的瞪了杨易一眼。杨易心虚的低头和隔壁的伙伴溜出了家门,他知道爸爸下午要去放牛,并没有时间来管他。
一群孩子们嘻嘻哈哈的顺着田间的小路来到了小河边,河边都是茂盛生长的黄花朵,还有密密麻麻的沙柳,树木。他们今天来这里是为了做木笛的。也就是把刚抽芽的树枝截下来,小心的用手慢慢拧动,然后把里面的枝干抽出来,剩下的树枝外皮就会形成一个管。把管的一端用指甲小心的把外皮掐下来一部分,放到嘴里就可以吹了。木笛的声音是整个春天都响在这里的,这是孩子们为数不多的玩具。
一群人都爬到树上,选取粗细合适的树枝,做了一大把的木笛。然后就一路吹着,向着大场走去。大场是夏天家里放麦子和碾麦子的地方,地方很大,而且边上还有往年的麦草堆。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地方。一群孩子一玩就是一下午,一直到自家的父母放牛回家的时候的,伴着家长们呼唤,一个个的回到了家里。
在杨易的家乡是没有吃晚饭这一说的,晚上肚子饿了就吃个馍或者是下午剩下的面。(一般早饭是早上八点到十点,午饭是下午两点半到三点这个样子。学校也是按照这个来放的。早上早操,早读,还有两节课,一般就是一节语文一节数学.下午到底上几节课有点记不清了,应该是六节吧?算了,下午还是按照六节课算)这个时候家里是没有电视看的,要看电视得等到晚上七点,电视塔才会转播信号。(可能城里的同学理解不了,这是因为家在山区,没有电视信号,那个时间也没有卫星接收器,也就是俗称的锅.也就只能等广电所转播信号)于是杨易就和妹妹两个人拿着家里的收音机,转到中央广播电台听小喇叭。(说起来九七年的时候大多数家里可能都没有收音机了吧。)在等到电视来信号的时候就跑去看电视。只有两个台,一个中央一套和SX卫视。没有选择。(其实后来看什么五道杠少年,说从几岁开始看新闻联播,我就想吐啊。麻痹老子从小就看了,你丫能比,而且是期期不落的)但小孩子其实很容易累的,白天疯跑了一整天,晚上在新闻联播完了之后,杨易边撑不住睡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