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是在校园外的那片树林里认识的,更确切的说她是在那片树林里遇见他的。
一切源于一堂政治课。在这个乡镇中学,超过一半的学生是来混日子的,对学习不抱任何期望,也没有任何兴趣。除了考试,其余时间都是逍遥自在,自得其乐。有些人整天忙着谈那些他们自己也不懂的恋爱。有些人整天闲着,于是就得忙着找点事情来打发时间,逃课、看武侠或言情小说、瞌睡、收听和传播老师或学生的绯闻。剩下的那部分学生中的大部分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的好孩子,他们的学习一直是中等,虽然很努力,但好像一直没有找到一条通往重点高中的门道。他们是所有学生中最纠结的,梦想就在前方,可就是无法靠近,又不甘心放弃。只有寥寥几个学生是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王晓蕾就是那寥寥中的一个。除了政治,她各科成绩均好,在整个年级名列前茅。可是枯燥乏味的政治课让她实在提不起学习兴趣,只在《社会发展简史》的最初几堂课,她的确花了功夫钻研“价值”和“等价交换”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这对她来说是两个非常新奇有趣的概念,从不听闻。但是接下来的所有政治课一堂比一堂枯燥,再也引不起她的丝毫兴趣了。一天政治课上,老师照例提问题,王晓蕾被点了名,她站起来时有点惊慌,因为她连老师问的什么问题都没听清楚,老师重复了一遍问题。她一脸茫然,同桌迅速翻课本帮她找答案,可是王晓蕾的同桌曲天骄平常根本不学习,怎么能够找到答案呢?白忙了一通,这时王晓蕾后面的孙晨把答案从桌子底下递过来,曲天娇接过来,平铺在课桌上,让王晓雷看,王晓蕾抬头看了看讲台,政治老师站在讲台一侧,手里拿着课本,抱着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似笑似嘲地看着她,完全没有着急的意思,王晓蕾衡量了一下,照着答案读了一段,因为看不太清楚,读得断断续续,有的同学开始偷笑,王晓蕾又抬头看看,政治老师还是那个姿势和神态,丝毫没变,她突然明白过来,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她根本就回答不上来,把她叫起来回答问题,就是要她难堪。王晓蕾把答案合上,放在一边,抬头对着政治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不会。”
政治老师走到讲桌前,也把课本合上,放在讲桌上,双手把着讲桌,身体前倾,抬起头,对王晓蕾说:“你也知道自己不会啦?我听说你是尖子生,怎么也有不会的问题呢?前几天我向别的科任老师询问了一下,结果他们都说你的成绩是最好的。所以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你却一问三不知呢?是不是我的课讲得不好?”政治老师停下来等待王晓蕾的回答。
“不是。”王晓蕾说。
“那就是你对我本人有意见啦?”政治老师又问。
“当然不是。”王晓蕾说。
“那是为什么?”政治老师追问着。
“我。。。我就是不喜欢学政治课,都是背诵什么的,我不喜欢机械地记忆。”王晓蕾只得实话实说。
政治老师有点发怒了,说:“不喜欢?不喜欢就可以不学吗?不喜欢是不是中考就不用考了呢?我告诉你,不管你的数理化学得多么好,你的英语怎么好,政治课学不好,你就什么都甭想考,别说重点高中,就是普通高中,你也未必能考上。”
王晓蕾抬起头,瞪着政治老师,他也圆睁着眼睛瞪着王晓蕾,就这样对峙了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政治老师说:“下课。”拿起课本走出教室。
王晓蕾走在操场上,既气愤又悲伤。几个好朋友走过来陪在她旁边,七嘴八舌的埋怨政治老师太过分了,一点面子都不留。王晓蕾什么也没说,她气愤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如此挫伤她的自尊,而且当着全班同学。可是同时她知道政治老师说的是事实,政治课学不好,就什么都别想考。她对自己是有期望的,她有梦想,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可是现在或许一切都将成为泡影。不行,她不能放弃。王晓蕾做了决定,她要跨越这一关。
第二天早上,王晓蕾五点起床,宿舍里的女生基本也都起床了,洗漱完毕都去教室学习了。王晓蕾在教室里坐了半小时,直打瞌睡,头昏脑涨,什么也看不下去,她索性走出去,来到操场上,操场边、篮球架下、双杠旁都有同学在看书,或坐或站。王晓蕾看到操场边的围墙上有一个豁口,可能是逃学的学生为了方便出入而扒开的,王晓蕾跨过那个豁口,外面是小学的校园,穿过小学操场,跨过矮墙,外面是无尽的原野,田野和树林纵横交错。已是春天,高大的杨树已是枝繁叶茂,绿意葱葱。王晓蕾来到一片树林,树林很小,长约1公里,宽仅5米左右,树林两边都是田野,种满了玉米,小小的玉米苗不到一尺高,迎风舒展着狭长的叶子。树林中间有一条小路,路边长满了青青芳草,还有小小的无名的野花,微风吹来,阵阵芳草和泥土的清新,王晓蕾顿觉神清气爽,读起书来。
接下来的一周,王晓蕾每天清晨都在这片树林里学习。树林里既安静又清新,学习的效果特别好,而且王晓蕾开始探索出一种非常有效的增强记忆的方法。那就是先把所有的内容看一篇,第二天先复习前一天的内容,然后再学后面的。第三天在脑海里快速地过一遍第一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再复习前一天的内容。第四天再在脑海里快速过一遍头两天的内容,再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到了第五天,第一天的内容已经100%记住,第二天的内容能记住80%左右,第三天的内容能记住60%。就这样反复复习过滤,一点点推进进度,一周下来,效果已现。因为有了收获,王晓蕾的信心倍增,唯一可惜的是这周政治课上老师没提问她,虽然她能回答上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晓蕾政治课的成绩突飞猛进,不但课堂上能够回答复杂的论述题,而且考试测验的成绩也从刚及格上升到85分。政治老师那双铜铃大眼里越来越多的是笑意,没有了嘲讽。那片树林也成了王晓蕾的领地,她每天从树林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然后在那边看书学习,时间差不多了,慢慢地从另一端走回来,通常回来的时候已经不用看书,只是在脑海里记忆。偶尔也会走神,看看树叶,采点野花,看着早起的农民锄地。
这一天,又到了该回去的时间,王晓蕾沿着林中小路慢慢地往回走,学习方法奏效了,王晓蕾的信心大增,心情也格外轻松。她的脑海里索性暂且放下学习,细细地欣赏一会儿春天的景色。她喜欢春天,喜欢粗壮高大挺拔的杨树发出片片娇嫩嫩绿油油黄莹莹的新叶,在辽阔萧索的东北平原上,没有什么比那一片片迎风舒展的如婴儿稚嫩可爱的笑脸般的新绿更能够让沉睡了长长的寒冷的乏味的整个冬天的心灵在刹那间感到活力、激动和希望。春风吹拂,仿佛母亲的手轻轻抚慰,娇小的新叶很快便长成片片椭圆,长成一树的繁茂与葱绿,柔软嫩绿,迎着太阳,甚至能看见叶片里的阳光,那么绿,那么柔,那么美,望着望着,一种柔柔的感觉便在心里缓缓流淌。到处是青青芳草,肆无忌惮地生长着,这一堆那一块的车前草甚至就长在小路中间,即使偶尔被踩踏,依然茁壮顽强地伸展着狭长的叶子,蒲公英正开着黄灿灿的花朵,还有一种她总是看到却总是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洁白的花瓣,鹅黄的花蕊,默默地,却是自由快乐地开放在林间路旁。忽然之间王晓蕾年轻的心灵产生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无论在哪里,面对何种境地,都要勇敢地努力地用尽全力地绽放自己,这是生命的本意。
流连得太久了,王晓蕾开始加快步伐返回学校吃早饭。快要走出树林的时候,她忽然觉得有些异样,环顾了一下周围,也没发现什么不同,就继续往前走,走出树林的时候,觉得树林边上的树叶好像动了动,王晓蕾停住,回头看去,这才发现树边站着一个男生,手里拿着本书,也在转头看着她。男生穿着一身绿色的旧军装,虽然旧,但很干净,脸色有些苍白,但很清爽。黑黑的眉毛下一双眼睛黑白分明,很沉静,却有点忧郁。王晓蕾忽然有一种自己的领地被破坏的感觉,但是眼前的男生并没有让她感到不快,回学校的路上,王晓蕾甚至觉得有点开心,她觉得那个男孩站在那里,并没有破坏树林的宁静之美,他似乎融合在树林里,使树林多了一份活力。
接下来的每天清晨,他们都能在这里遇到,男生总是站在那个地方,一身绿色的旧军装,清新、沉静、忧郁。他们从未说话,但每次都会对视一下,然后她先离去。渐渐地王晓蕾在每天入睡前都会期待第二天清晨。有时候她觉得好像在篮球场看到那个男生打篮球,可是她从不走近,只远远地看着球场上那个绿色的身影,或许那是他,或许不是。王晓蕾觉得那个男生不仅走进了她的领地,还走进了她的心灵,虽然她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叫什么名字,哪个班的,也未曾有只言半语的交流,可是他的确走进了她的期待。
一个月过去了,除了周末休息,她和他每天清晨都在这里相遇,短暂的对视,从不言语。有一天早上他们没有对视,那是因为王晓蕾快要走到树林尽头的时候故意放慢放轻了脚步,几乎是踮着脚尖走出去的,这一次他没有转头看他,而是一直面对着树干,低头看书,左手拿着书本,右手插在裤子口袋里。王晓蕾跨过学校院墙的时候回头看看,他还是保持着那个姿势。王晓蕾在心里偷乐,她觉得那个男生学习的样子还挺可爱的。第二天早上王晓蕾走进树林的时候惊呆了,因为她看见他已经站在每天站在的树下,背对着她看书呢。而以往她早上走进树林时候,他还没来,只是在她返回来的时候才能看见他站在这里。他一直在看书,仿佛没注意到她就站在离他不到两米远的地方。王晓蕾径直走进树林,走到树林的另一头,完成了功课后返回到树林这一端时,他还在那里,这一次他们又对视了一下,对视的时间比以往长了一会儿。王晓蕾先离去,他还站在树边上。接下来他们每天都是这样的相遇,男孩开始提早到来,最后离去。只是他们还是彼此沉默。
有一天王晓蕾发现夹在政治书里的一张提纲不见了,上面有一道很重要的论述题的答案,她到处找也没找到。第二天早上走进树林时,发现一个纸飞机停在矮树丛上,王晓蕾拿起来一看,竟然是自己遗失的答案。她转头看看树林边上,男孩在老地方看书,没看她。王晓蕾知道一定是他在树林里捡到后,想了这个办法还给自己。想到这,她的心里升腾起一种温馨的感动。
一天吃过晚饭,王晓蕾和好友陈丽丽从食堂出来,正好碰到那个男生走进校门,和她们擦肩而过,他们很自然地对视了一下,又移开视线。等他过去了,王晓蕾突然想起什么,指着那个男生的背影问陈丽丽:“你认识那个男生吗?”
陈丽丽回头看看,说:“认识。怎么啦?”
王晓蕾说:“怪不得他对你笑呢。”
陈丽丽说:“哦?是吗?我怎么没注意。”
王晓蕾说:“他叫什么名字?哪个班的?”
陈丽丽说:“他叫赵新亮,好像在三班。他住在姐姐家里,就住在我家后面。”
王晓蕾说:“哦?这么说你们很熟喽?”
陈丽丽说:“也不熟,只是有时候上学放学能碰到。。”
王晓蕾说:“他学习怎么样?”
陈丽丽说:“我也不知道。以前好像也不怎么爱学习,听说以前在二年级时候处了一个对象,是他们班的一个女生,结果那个女生的家里不同意,听说他还去那个女生家里看望她父母呢。”
王晓蕾说:“是吗?还挺有气魄的。”
陈丽丽说:“是啊,像咱们这样的学校男女同学之间谈恋爱的不少,但是敢去见家长的可不多。”
王晓蕾说:“那后来怎么样了?”
陈丽丽说:“后来那个女生转学了,好像散了吧。”
王晓蕾说:“就这样就完了?”
陈丽丽说:“不然还能怎样?再说了,这个年纪,也就是谈着玩。”
王晓蕾说:“感情怎么能玩呢?”
陈丽丽说:“有几个是人真的?像那个汪小慧,同时和好几个男生谈恋爱,弄怀孕了都不知道是谁的。”
王晓蕾若有所思,说:“他住在姐姐家里,那他父母呢?”
陈丽丽说:“他家好像住得很远,但是听说家里很穷,你没看见他总是穿旧的军装吗?他姐夫原来当过兵,他穿的衣服都是他姐夫以前的。他姐姐和姐夫常常吵架,也不怎么会过日子。”陈丽丽说完,转头看看王晓蕾,说:“你怎么突然这么关心起他来了?你喜欢他吗?”
王晓蕾说:“谈不上喜欢,只是早上学习的时候经常碰到他。”
时光飞逝,很快就中考了。王晓蕾不负众望地考出了572的高分,顺利进入市重点高中。考完试那天,王晓蕾托陈丽丽转送一个笔记本给那位男生,在第一页写了一首诗:
葱翠的树林
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没有波涛轰鸣
只有晨曦的清新与宁静
幽幽的林间小路
野花簇簇芳草青青
那么香那么静
我听见花语芬芳
踏一路清香
晨雾消散只留芳香弥漫
蓦然回首间
你竟在那里
年轻的脸庞
忧郁的眼神
陌生的你
来自何方
与我邂逅在这样美妙的时光
没有微笑
没有言语
只默默的凝视
似这般的凝视
在这样的华年
我深深铭记
来路迢迢修远漫长
谨以默默祝福
送与你
陌生的朋友
暑假里王晓蕾收到一封信,署名是“陌生的朋友”,字迹很方正,但是太过潦草,以至于她都没怎么读懂信的内容,就连末尾的署名也是猜出来的。王晓蕾猜想这封信有可能是树林里遇见的那个男生写给自己的,但也不确定。如果真的是那个男孩写的,王晓蕾多少感到了一点失望,她觉得能把字写成那样的男生,内可能会很浅薄,或许不是她所欣赏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