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未来亲家
原计划在昨晚就该回来的徐有财两夫妇在第二天晌午前赶了回来,一同来的还有张大举一家人。
这时,徐老爷子刚带着儿子从田地回来,看着长势不错的庄稼,老爷子脸上难得浮现出些许笑容,连带着看着张大举一家也顺眼多了。
张大举不愧是在镇上做工的,一家人的衣服虽说也是普通的棉布衣服,但在做工和花样上就比徐家精致一些。老爷子坐在炕上连连招呼张大举的同时也在仔细打量了其一家,张大举两口子面慈目善的,看上去是个好相处的人家,张佳人虽说比不得徐曼香漂亮,但一看就知道是个可以做活的姑娘,这点让老爷子很满意。
“佳人人家十六了,在家也就帮着我做点家务活。”张大举那口子王氏絮絮叨叨地说道,“家里还有个弟弟今年十二,妹妹九岁了,想着大家是亲戚,熟人熟脸的,以后也相互可以有个照应,老爷子,您说是不?”
徐老爷子正在打量着他们一家,被王氏冷不丁地一问,也没回过神来,只得点头称是,又感觉被人将了一下,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起来。
大伯娘张氏见老爷子同意了,当下心里高兴极了,忙和张大举商量起婚期的事来。
“大举啊,咋没想过在镇上给张佳人找户人家哩。”徐老爷子见儿媳竟然不理会自己径直在那商讨结婚的事,出言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不是已经答应了吗?怎么突然这样问?张大举张了张嘴,没有回答,心里其实已经有些恼怒了。
“爹。”徐有财在一旁轻声地喊了一声,“其实大郎和佳人这两个孩子早在大郎在镇子上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
“我咋不知道?”老爷子皱着眉头问道。
“当时两个孩子年纪还小,我们也没当这是一回事儿。如今大郎年纪也不小了,前个儿赶集碰见二姨婆,顺势提了这件事儿,大哥也同意了,这余下的前天跟老爷您都说了嘛。”见徐有财半天说不清楚,张氏接过来三言两句地说了,“爹,您看,这事成不?”末了,张氏再次小心翼翼地问了问。
其实徐老爷子也没有真的要反对这件事,他只是觉得什么事都应该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才是对的、好的。见徐有财两口子赔着小心地问了自己,便假意想想便点头同意了。
张大举本来不想同意了,但想着女儿是嫁给自己外甥,只要大郎待她好,即使穷点,以后自己多帮衬点不就行了。也就不再板着个脸,笑着跟徐老爷子还有徐有财两口子商讨着婚期和下聘等事宜。
不一会儿,罗氏便张罗着让大家吃饭。不可否认,在这方面,罗氏比徐老爷子会坐人的多,从头到尾都是一张笑脸迎人,让人挑不出任何的错处,即便是张佳人的娘王氏也觉得张佳人嫁到这户人家来是绝不会吃亏的。
张佳人坐在席上,一脸涨得通红,几个小的偷偷看着张佳人,一面偷偷的笑着,罗氏笑着骂了几回几个小的,便也没有再说什么。一顿饭的工夫,张佳人除了回答了罗氏等人问的问题外,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这让罗氏觉得张佳人除了本身有些木讷外,其他都还是可以的,对这门亲事也是越发地满意起来。
一顿饭吃下来是宾主尽欢,一向只喝点小酒的老爷子此刻早已是红光满面,看样子就差跟张大举称兄道弟了。
喝得有些醉的徐老爷子一再要求张大举在这里多留几天,被张大举婉拒后也没再坚持,只是一再嘱咐要多走动,便去一旁休息了。
徐有财将张大举两口子送到了村口,张大举便没有再要他送,张氏一路上都跟王氏说以后会将张佳人当自己女儿待,让她放宽心好了,再说了两家又是亲戚,这亲上加亲本就是极好的事情。
徐宝儿一家从头到尾充当的都是看客,不过也真心为大郎找了一个好姑娘而高兴,只有徐宝儿肚子里并不认为张佳人是个好人,她可没露掉张佳人看徐曼香身上那件衣服时的眼神,不过只要张佳人不动自家的歪脑筋,她也绝不会去乱管闲事的。
待人散完时,徐曼香迫不及待要老太太拆开张大举一家送来的礼物,见里面除了一些比较精致的糕点外,就只有两匹送给两位老人藏青色的棉布。徐曼香不经撇了撇嘴,“还以为在大户人家做过工的人,会送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罗氏却对张大举送来的东西很满意,近两年她跟老爷子都没好好置办过衣服了,这两匹布虽说不值什么钱但也算是及时雨了,自己可得好好想想做什么好。
至于糕点,这气候也放不了几天,罗氏便让徐曼香给每房都送点好尝个鲜,却见徐曼香满脸的不乐意,当下板起脸教训着,“不是跟你说过多少回,不要贪图这点小便宜,嫁人前还得靠着你几个哥哥帮衬着,你亲自送过去,不是让他们记着点你的好吗,以后你要是有个什么事需要他们帮忙的,他们还能不答应。”
听了罗氏的话,徐曼香醒悟过来,连忙称是,但还是不忘了捡了几块自己的喜欢的,才给其他人送去。罗氏见女儿的举动,深深叹了口气,心道女儿什么都好,就是一点小亏也吃不起,一点小便宜都想占,孰不知就是这一点一点的就会害了终身啊。算了,慢慢教吧,这性格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扭转的。
徐曼香送糕点去徐宝儿家时,正巧碰见苏氏正往头上插那支腊梅银簪,便气凶凶地放下糕点就走了,弄得徐宝儿一家一头的雾水。
徐曼香回到罗氏房间,委曲地说着苏氏的银簪如何地好看,自己都没有云云,这下可真惹怒了罗氏,罚徐曼香在家面壁思故且必须绣好几张手绢才能出房门。
再说苏氏这边,三个女儿围着娘亲的周围不停赞着这根银簪漂亮,非要苏氏每天都要戴着才成,可苏氏戴了一会叹了口气又将银簪取了下来放进盒子里,换了一根木簪戴上。徐珠儿不解,问苏氏为何不戴。
苏氏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其实她何尝不想戴,在她这年纪即使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也是有爱美之心的。
徐宝儿附在徐珠儿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以后,徐珠儿懂了,苏氏是怕被老爷子看见,又不知会以什么办法拿去吧。
真是极品啊,徐宝儿心里暗叹,做人家公公做到这份上,真是难能可贵。
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徐宝儿将自己构思的几款盘扣图案拿了出来,并说了具体的大概做法,问苏氏她们会不会做。自打上次赚了钱以后,苏氏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她到没想过要挣多少钱,只是想能给孩子们帮点忙也是好的。
见苏氏点了点,徐宝儿便和徐珠儿两人去拆丝线了,她跟徐珠儿一样对这种细致的工作是一筹莫展,只能帮着做一些额外的活路。拆丝线也是一件极其不轻松的事,边角料有大有小,因此拆出来的丝线也是有长有短且还很容易缠在一起,这虽然也需要人静下来做,但比起做盘扣这种事,徐宝儿两人还是很愿意地选择了做这件事。而且经过这件事后,徐珠儿明显地比以往能够静下来的多。
母女四人坐在房间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手里可都没闲着,徐虎躺在内屋,其实他并没睡着,听着母女间的对话,让他觉得心里很踏实,这种幸福他觉得很好。除了那支银簪,徐虎压根就没想到这方面,当时只想着送苏氏一件礼物,却没想过买回来苏氏能不能戴这回事。
徐虎不只一次地想过要分家单独出来过,但在民风淳朴的今天,孝是紧紧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徐虎就不理解了,搬出来自己的一样也能孝敬爹娘,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晚饭由于徐老爷子几个喝醉了没起来吃饭,因此罗氏便让三伯娘刘氏将中午的剩菜热了热,大伙就紧着馍馍吃了起来。
徐宝儿提出要给徐虎拿几个馍馍回去,罗氏也没反对,反而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徐宝儿会心痛人,还让徐宝儿等人端些菜汤回去,这让刘氏娘俩恨得咬牙切齿。
帮着收拾完后,苏氏领着三个女儿回到了家,见徐虎已经起来了,赶紧让徐珍儿去将菜汤再热热。
徐虎将拉好的蔑丝递给徐宝儿看,徐宝儿一看高兴极了,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效果,便连连向徐虎点头,便想拉着徐珍儿做一个出来看看的,被徐虎拦住了,让她们赶紧睡觉,有什么事明天再做也不迟。
徐宝儿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果然天已经黑完了,房间的灯也不是很亮,竹丝这么细,是很伤眼睛的,也就放弃了,但又不想这么早睡,便转头跟徐珠儿聊起了今天来的张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