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回来时已近中午,奶奶没在家,可能去公园了。许天行到厨房随便找了点东西把肚子填饱,就回自己房间准备把头脑里乱糟糟的思路理一理。
他拿出笔和本,在上面画写着:[[[CP|W:500|H:157|A:L|U:http://www.*****.com/?chapters/20145/9/2950114635352339454104136390850.jpg]]]
看着自己画在笔记本上的这些字及线条,许天行想找出其中的奥妙。如果确如自己猜测或分析的那样,天外智慧生物来到地球,只教会了世界东方这片中华大地上的人生存与智慧,那么他们一定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什么启盼。然而他们再也不来了,为什么会不来呢?是不是留下了什么东西让人们自学习呢?就比如自己上课,老师这节课教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技巧,然后他下一节课不来了,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习。而有的学生通过自习学会了书上的知识,有的学生却根本搞不懂书上写的是什么。
如果天外智慧生物确实留下了什么东西,那么,那他们到底留下了什么呢?会像老师一样也留下一本书吗?
许天行顺手拿起妈妈留下的那本《山海经》,见书的背面写着:富有伟大想象力的上古奇幻全书……从目录看去,全书共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
然而,这本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包括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内容的书究竟是谁所写呢?
许天行打开电脑,准备上网查一查。他打开有关《山海经》的网页,见相关内容很多,有一页上说: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又打开一页,上面写道:
《山海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对历史,民俗,科学等的作用。正如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指出的那样:“《五藏山经》在《山海经》全书各部分中最为平实雅正,尽管免不了杂有一些传闻、神话,基本上是一部反映当时真实知识的地理书。”《山经》在记述时,往往以山为纲,以首山叙起,依次叙山名、水名、道里、民族、风俗、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又是研究其他学科的宝贵材料。在《海经》中,记载了一些诸如结胸民、羽民国、厌火国、贯胸国、不死民、反舌国、三首国、长臂国、三身国、一臂国、奇肱国、丈夫国、巫咸国、女子国、轩辕国、白民国、长股国、一目国、大人国、君子国、无肠国、夸父国、黑齿国、玄股国等奇异的国家和民族,虽然这些国家和民族并非真有,只存在于传说中,但也有一定的地理学和民族学价值。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鲧禹治水等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这个禹杀相柳的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山海经》中大量存在的这些神话传说,是今天我们研究原始宗教的难得材料。
——在《山海经》的神话中,不仅可以看到巫师的活动,也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在《山海经》中,存在着大量的神奇动物的记载,这些动物主要是鸟、兽、龙、蛇之类,它们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这些动物很可能就是古人的图腾崇拜。如《海外西经》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蛇可能就是巫咸国的图腾。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山海经》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历史。虽然由于浓厚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把几条类似的材料加以比较,有时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如《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剔除其神话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场古代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又如《大荒西经》、《海内经》中记载了一个黄帝的谱系: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经》)。这个谱系具有传奇色彩,具有神谱的性质,但是,它与《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皇甫谧《帝王世纪》基本相同。
——《山海经》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记载了古代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也有他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还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以及已经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例如,关于农业生产,《大荒海内经》载:“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经》载:“叔均乃为田祖。”关于手工业,《大荒海内经》载:“义均是始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关于天文、历法,《大荒海内经》载:“噎鸣生岁有十二。”《大荒西经》载:“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有一些自然现象的记载尤其珍贵,这在其他书中是看不到的,如《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上启下月)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现在,许多学者均认为,《山海经》在这里记载的是北极地带半年为昼,半年为夜的极地现象,只不过是古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用神话来解释。这种记载无疑是宝贵的科学资料。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又如《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两条记载,有人认为前者记载的是太阳黑子活动和北极的极地现象,后者记载的是极地附近的假日现象。此外,从《山海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对大地的探测活动。《海外东经》载:“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中山经》说:“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些记载,数字未必确实,但已反映出中国古人的探测活动。总而言之,《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
——读着网上这些资料,许天行彻底搞不懂了,这样一本奇书在远古时代会是什么样的人能把它写出来呢?他又打开一页,见上面写到:有美国学者考证出了《山海经》的纪录已经到达了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包括传说中的不周山,居然就处于东非大裂谷附近。
这更增加了许天行心中的疑问,这样一本涵盖全球地理的书真的是中国的古人所为吗?古语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是说古代人普遍短寿,而古代又不像今天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能够一日千里,要徒步走遍几乎全世界那怎么可能呢!就算到了明朝的徐霞客,也不过是走完了中国。而山海经中记载的东三百里又东三百里甚至明确的记载日本地貌,而鉴真东渡也用了九年的时间。就凭先秦时期落后的交通工具马车吗?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遍全世界却能保证记载那么精确的!这一点,许天行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又在网上找了找,网上说:《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是禹、伯益所作,大约出于周秦人的记载,不可信。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看着这些文字,许天行暗想,《山海经》这样的一本类似于地理志、风物志的集大成的书绝非如研究人员所推断的那样是禹和伯益所为,也不可能是多个人踏查后的合集。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古人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而走遍世界。就算是在今天,制作《动物世界》电视片的节目组也没有像《山海经》里记述的那样走遍地球的几乎每一寸土地。而如果现代人要写这样一本书那得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就算是古人所写,那么他们用的是何种测量工具呢?
许天行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谁写了这样一本奇书呢?如自己之前推断的那样,如果龙是一种飞行器,人们过年是为了迎接智慧生物的到来,如果各种解释都解释不通的话,那么,只能有一种解释,《山海经》就是外星智慧生物所为。然而,如果是他们所为,他们又是为了什么呢?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