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三年时光,眨眼即逝。
公元176年,我们的宅男,哦,是小刘和,已经3岁了。三年的时间让刘和明白了一些事并且做了一些事。首先,他弄清了自己的父亲是刘虞字伯安,由此知道自己身处东汉末年。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初临异世的恐惧和忧伤已经离他而去,剩下的是对即将到来的三国乱世的兴奋和期待。刘和的前生即那位宅男是个伪文青游戏党,从小喜欢语文这门课,小学时就已通读了罗贯中的三国,然而到了大学仍然未读过其他的四大名著中其他的任何一部,钟爱三国却无法记住哪怕是黄巾起义的具体年份。因此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刘虞是三国早期的诸侯之一,却并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被杀。所以在兴奋与期待之外,那一丝危机感始终萦绕在刘和的心中,挥之不去。
所以,这一天,年方三岁的小刘和被宠爱他的母亲领着来到了,刘虞的书房。
刚一进门,小屁孩儿睁开母亲的手,跑到刘虞身边仰着脑袋,对父亲嚷道:“父亲,孩儿要学君子六艺。”
“哦”刘虞放下手中的竹简,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目光却带着疑问看向了自己的妻子,“那你先跟为父说说,何为六艺啊?”妻子朝着小刘和努了努嘴,眼神中带着些许宠溺与自得。
小刘和眨巴眨巴眼睛,一字一句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那奶声奶气的话语给了刘虞一个不小的震惊,盯着自己的孩子越看越是欢喜。这时的刘和却在心中默念:“卖萌不可耻~~卖萌不可耻~~”
却说刘虞在这边出身,那边妻子已经不饶,嗔道:“夫君,你倒是说句话呀~~”
“啊,哦”刘虞醒过神来,答了句“不急”,转头又对儿子问道,“那你又为要学六艺呢?“
小刘和怔怔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眼神茫然而无焦点,似是在认真地思考着,心中却又念叨着“不要劈我,千万不要劈我啊!”,不一会儿,小刘和的眼神渐趋清明,刘虞一脸期待,“孩儿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童音清脆,却仿佛雷霆霹雳打在刘虞头顶,一旁的妻子也是手捂着嘴,眼神中的那份惊喜越来越浓。刘和看着吃惊的双亲,心中虽有预料,却也是被自己这番话的效果小小吓到。
好半晌,刘虞才回过神来,吃吃道:“这话,是谁教你说的?”任谁也不能相信一个才在先生处削了几个月的启蒙课的三岁小屁孩儿,竟然能说出许多当世大儒都未能说的话。刘虞虽然高兴,却还是有七分不信。
“先生教完孩儿识字,孩儿便自读了孔夫子的书,而后有所感悟的。”小男孩儿红扑扑的脸色加上那真诚的表情,叫人不忍逼问。谁也不会明白小男孩儿脸上那鲜艳的带着温度的红色究竟是因为被冤枉,还是别的什么。
刘虞还待细问,这边妻子却已经微怒道:“和儿这几日不是与先生便是与我一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便问我好了!”如果说刘虞的对刘和神童般的表现是六分惊四分喜,那刘夫人就是十足的开心了,哪个母亲不日夜企盼着自己的儿女有朝一日成龙化凤,如今自己的儿子真的显出了人中龙凤的资质,却遭到别人的质疑,焉能不怒!哪怕这个人是他的父亲,自己的丈夫也是一样。若是换做别人,只怕刘夫人早已怒发冲冠了。
话说刘虞见素来温文柔顺的妻子竟然动了真怒,心中也是一阵后悔,和儿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这是在干什么呢!连忙唤人带了刘和下去玩耍。待房中只剩下夫妻二人,这才赔礼作揖,所学不多的甜言蜜语更是不要钱一般拼命往外冒,这样足足折腾了一个时辰哄得夫人重新喜笑颜开,才把吊在半空中的心重有放回肚子里。不料末了,妻子留下句“下次再犯看我让不让你上床!”让刘虞暗自苦笑。刘虞是个钟情的男人,与妻子一向恩爱不曾纳妾。不成想,生了个儿子把这爱生生给分去一多半,若上不了夫人的床恐怕只能去书房独对良宵了。不禁感叹道:“真是福祸相依啊。”
第二天一早,刘虞便出了家门,昨夜虽是上了妻子的床,却依然无心睡眠。儿子既然胸怀大志,那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必然要助他一臂之力,眼下,唯一能做的变只有为他找一个更合适的老师。昨晚想了一夜,终于是找到了一个,这不,大清早的酒来敲门了。
开门的是个50多岁的管家,刘虞温声道:“烦劳通禀,就说刘虞有事求见。”老管家见刘虞气度不凡,行了了一礼便连忙回去禀报,那边得知是刘虞前来拜访,连忙出来迎接。
不多时,见一人快步行来,高七尺有余,穿一身曲裾袍服,头戴进贤冠,40岁左右,容貌俊逸,行止间自有一股威仪。看见刘虞,笑道:“伯安可是稀客,不知所为何来?”
刘虞边随他往前厅走去,边道:“不瞒伯喈,虞此来正有一事要劳烦伯喈。”
”哦?“蔡邕目视着刘虞。刘虞便将昨日之事一一告诉蔡邕,“不知伯喈意下如何?”
蔡邕,在厅间来回踱步,眼中光芒闪动。看着蔡邕的举动,刘虞又道:“伯喈不必多虑,若我儿确实不堪造就,我自将他领去便是。”“伯安何须如此,邕之所虑者,力所不及也。也罢,既然话已至此,伯安尽管将和儿领过来,邕必尽我所能。”
“如此,有劳伯喈了。”说罢,刘虞便起身离去。看着刘虞兴冲冲离去的身影,蔡邕心中感慨不已。
这天中午,蔡邕吃过午饭便看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兴冲冲地近前来。蔡邕已经吩咐刘虞进出不必通禀,此时便也不甚惊讶。不等刘虞开口,便想虎头虎脑的小刘和问道:“今日,令尊与我谈到你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此题太大,我问你,若我大汉屡受塞蛮叩关,你待如何?”
小刘和一进门,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便在蔡邕身后间扫来扫去,没个消停,此时间蔡邕发问,才停下不假思索道:“愿学霍骠骑,扬威塞外,使外族得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好!”虽然觉得小家伙古灵精怪,这番铿锵的回答却还是让蔡邕赞了一声。
“那若我大汉内乱不休,分崩离析,你意欲何为?”
“愿效董仲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昨天一番锻炼,现在刘和的脸皮基本已经达到厚颜无耻的地步了。
“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日,老夫便厚颜收下你这个学生。你可愿意?”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说完。两个大人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此时,刘和却暗自嘀咕着:”不科学啊,没道理蔡邕吃饭的时候,蔡琰不在啊。”(笔者扶额仰天,作狂笑状,此时蔡琰还未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