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天空如同一颗巨大墨蓝宝石般湛蓝,无月,但群星璀璨。
古易身着太子团龙袍,站在百花深处前的庭院里,手中擎着一块断玉,细细端详着。
玉形为龙,通体玄墨之色,只是龙身不全,只有龙首和前半身,断处参差不齐,成奇特的锯齿状,看起来,像是一把钥匙。
这块断玉,是今日古易前往乾清宫,求取《皇祖天龙诀》时,赵老公公给古易的,秦皇并未露面。在册立古易为大秦皇储,并执行监国后,秦皇就再为在人前出现过。
其实监国只是一个名头,如今朝政尽皆由内阁三公把持处理,根本不用,也容不得古易插手。
赵老公公告诉古易,让他三日后手持玉佩,去始皇帝陵拜祭始祖皇帝。说罢就离去,一字也未多言。
“始皇帝陵,难道此处别有玄机不成?”
古易在点点星光下,旋转着手中的断龙玉佩,微皱起眉头,疑惑道。始皇帝陵他并不陌生,浩大的皇族陵园中,始皇帝陵占据了半壁江山。不过,每年清明,皇族子嗣都要去为始皇帝扫墓清陵。尽管平日里守陵宫人都会按时清扫,但古易还是亲手将陵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扫过,实在记不得有什么地方会有机关密处。
或许,时间隔的太久,记的不大清楚了。
古易呼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没有想到,居然不能立刻就得到《皇祖天龙诀》。
近一个月的引灵聚气,已经达到了古易所能吸收的极限,接下来,就是要渡黄泉了。一旦进入黄泉,古易就真的成了一名炼气士。
最重要的是,成为炼气士后,就开始聚齐天地灵气洗刷自身,精纯血脉,也就意味着开始觉醒天龙血脉,继续使得两者再次纠缠在一起。
古易却不想如此,前世受够了此种折磨,桎梏,古易希望,今生不再罹此磨难。所以,在得到《皇祖天龙诀》前,古易不准备跨出那一步。
第二天天明,古易前往秦王府,将呼呼大睡的古文唤起,吩咐人服侍洗漱更衣后,带着他再次前往咸阳城外,小雷音寺。
今日,古文将拜唐三藏尊者的首席大弟子渡厄禅师为师,修习武道。当然,古易的本意,还是想给古文上一层保险。
世事难料,真到了莫测之时,古易自己有把握脱身,古文却不成,至于父皇古玄,即使是前世那种绝境,都没见他怎样…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古易相信,古玄应该是有自保手段的。
对于古文,古易记忆最深刻的一幕,除了他憨厚的脸上始终挂着爱护弟弟的笑容外,就是前世,那个在刀光血雨中,始终挡在自己身前,不曾离开半步的背影。
所以,即使古易心中有极大的把握,能够改变命运,不让不幸再次发生,但是为了以防那万分之一的可能,古易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有了佛门的庇护,哪怕是发生了最坏的结果,古文依旧会性命无忧。
当然,这一切,只是一个预防。
三百年前的古易,五岁封王,而且是最尊贵的一字并肩亲王,十岁开府,聪明早慧,人人夸奖,可谓是年少气盛,若是遇到问题,绝对不会考虑一丝失败的可能,因为他骄傲的心中,不存在失败两个字。
可是三百载的风霜洗礼,浮浮沉沉历经沧桑后,古易的心早已不是那颗骄傲的心了。若不是后来遇见了青衣,得到了青衣的百般关爱,古易都不敢想象,自己的心,会是怎样的黑暗与冰冷。
“弟弟,我真的不是去当和尚么?”
古文不放心的再次问道。一张大胖脸挤在一起,看起来颇为滑稽,可怜。
古易呵呵笑道:“大哥,你都问了三十遍了,我保证,一定不让你当和尚,只是记名弟子,不用剃光头。”
古文用胖乎乎的手挠挠脑袋,拨了拨头发,表情有些呆滞,似乎是在畅想自己成为光头和尚的模样,忽地咧开嘴笑了起来。
赶到小雷音寺山门前,只见数位老僧簇拥着法相禅师,站在佛陀金身前,看样子已然恭候多时。
古易挟着古文下车后,与众僧见礼完毕,吩咐随从将拜师礼献上,而后道:“不知哪位是贵寺的渡厄大师?可否不吝一见。”
法相禅师身旁紧挨着的一位眉须皆白的老僧,上前一步,双手合十礼道:“老衲渡厄,见过太子殿下。”
古易颔首还礼,而后朗声道:“久闻佛门圣地小雷音寺内武道昌明,尤其是达摩洞一百零八绝技,暗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可共组百零八天罡地煞铜人大阵,为天下第一武阵,王兄能拜在达摩洞首座名下,是他的福分。”
众僧看着眼前这位年不过十三的少年,在天下驰名的高僧大德前侃侃而谈,神清目秀,温润如玉,不由都在心中暗道一句:好一块良材美玉。
法相禅师银眉如雪,直直的看着古易道:“若是太子殿下肯入我佛门,老衲拼着尊者的责备,也让三藏尊者破例收太子为徒…”
“禅师错爱了,孤身为国储,多有不便,还请禅师见谅。”
法相的话未说完,古易便接口道。
法相闻言,颇为可惜的看了看脸色淡然的古易,点点头,倒也不再勉强。适才也是他一时动了爱才之心,想要替佛门收下这位心性颇佳的太子,只是没想到古易竟然会拒绝。
不过拒绝也无碍,天下人口亿兆,多如繁星,总会有一些好种子的。佛门虽说从不参乎世事,但这些年来,却是收下了太多好苗子,这些苗子不止是武道良种,更有炼气的好种子…
也罢,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法相禅师也不再提起收古易为徒的话,虽然放下,但不知为何,禅心似乎总有些不大对,暗中查看再三也未发现异常,也就暂且放下了。
直到数年之后,法相禅师才明白过来,禅心缘何会发生异样,只是那时已悔之莫及。
而一旁的众多大秦权贵,跳在嗓子眼儿的心也终于落回了肚中,只是免不了出了身冷汗,还有就是,对古易多了三分轻视。
可不是么,若是古易真的顺应法相的话,拜入佛门三藏大师座下,那今后谁敢打古氏皇族的主意?
“这个自以为是的傻帽…”
众多权贵心中,不由的说出了这句嘲讽的话。
接下来的古文拜师,就显得波澜不惊了,众人心中也明白,这份师徒名分,也只能保住古文一人。
总的来说,这个结果是大家都能接受满意的。
………
安顺街,太师府。
“这么说,太子是拒绝了法相禅师的邀请,不愿拜入佛门,成为三藏尊者的弟子?”
太师白眉紧蹙,沉声问道。站在一旁服侍他的正是亭亭玉立的楚幽兰,看她的表情也有几分疑惑。
至于被问话的人,却是太师嫡长孙,楚阳。
楚阳闻言恭声道:“回祖父的话,正是如此,那古易小儿简直比古文还痴傻不堪…”
“住口!”
楚阳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到一娇声厉呵,抬头看去,却是他的亲妹楚幽兰。
楚阳并不喜欢他这个妹妹,因为身为楚家嫡长孙的他,在太师祖父面前远远不如他这个妹妹受宠。
因此虽然被呵斥,心中暴怒,但面上却不敢多说什么。
楚幽兰却没有罢休,继续道:“古易身为国之储君,身份何等尊贵,岂容你能用小儿形容?若是流传在外,你可知这是什么罪名?需知,朝廷内不是太师府一者为尊,不能为祖父分忧解难也就罢了,难道还要让祖父为你操心么?”
楚阳闻言,羞愧难当,一张脸红的如同被水煮透了般。一时不忿道:“他古氏还有什么力量占据天下,古易有何不能说的,我知道,你从小就做梦想当太子妃……”
“住口!”
一声低喝,再次打断楚阳的话,不过这次他却不敢多言,因为出言的是他的祖父,国之太师。
“祖父…”
楚阳讷讷道,心中忐忑不安。
“愚蠢。”
楚太师再次冷冷的道,楚阳闻言心中一片冰冷,连忙跪下,哀声道:“祖父,都是孙儿的错,孙儿口不择言,错怪了妹妹,妹妹,原谅哥哥吧。”
看见楚阳如此不成器,楚太师和楚幽兰均皱起了眉头,不过,楚阳毕竟是太师府的嫡长孙,未来的继承人,总不好弃之不理,楚太师冷哼了声,道:“幽兰,你给他讲讲内中缘由。”
楚幽兰冲祖父浅浅一笑,而后看着地上可怜巴巴的楚阳道:“哥,你认为,太子为何想让秦王拜师三藏尊者?”
楚阳心中虽然腹诽不已,面上却老老实实的道:“是想为古氏找个靠山。”
楚幽兰闻言一声轻笑,而后道:“太子既然懂得去找靠山,那么就说明,他对古氏皇族的处境心知肚明,没错?”
楚阳闻言一楞,眼神中有些茫然的点点头,道:“没错。”
楚幽兰美目中闪过一丝奇光,道:“那你说,他既然知道古氏一族的处境,又为何不愿拜在三藏尊者的座下?”
楚阳撇撇嘴道:“他说他是国之储君,不能……”
说到后面,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个借口,太差强人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