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96400000032

第32章 危机

水厂下层职工招收在许晴和她的父亲的张罗下,一天就完成了。效率非常高,两父女都对工作兢兢业业,非常认真。刘耀对他们的效率十分的赞赏,并承诺这将给发奖金,在年底一起结给他们。

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水厂正式投入生产。在水厂出产的这天,刘耀特地早早的赶到水厂,给每个职工都发了红包。工人们对刘耀十分尊重,尽管这个小伙子只有二十几岁,跟他们的孩子一般大小,但这并不影响刘耀作为老板于他们的威严和恩惠。

“小刘啊,其实你不需要搞那么大一个红包,企业刚刚开张,正是用钱的时候。”

等刘耀发完红包,许耀武有些心疼的说。

“这红包不大,每个人就四百,就你和许晴我封了一千。这已经很少了,我都有些愧疚呢,像企业开张这种大事,必须给员工红包,这是基本的礼数。”

许耀武在疼惜刘耀给的红包钱太多,而刘耀却愧疚自己给少了。这个大少爷,曾经在他手上出入的钱何止百万。像今天这种几百块的小打小闹,确实让他有些难为情,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自己的一千万启动资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在刘耀的印象里,截止到水厂开工,公司的账上肯定没剩下多少了。

“礼数是这样的,但咱也要量力而行,不能委屈了自己。”许老汉关心的说,这种口气好像是亲人对亲人。其实,在许耀武心里,早已把刘耀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知道了,老爸,刘总只是按常规的做法在做,该花的一千一万也要花,这点钱水厂还是出得起的。再说,给红包不仅仅是礼数的问题。”

站在一旁的许晴见父亲啰啰嗦嗦,令刘耀有些尴尬,立马出来为他说话。同时,她心里也十分的清楚,企业开工发红包不仅是礼数,而且是增加企业职工归属感的举措,这对企业后续的管理是有一定作用的。

“嗯,我本来也是没意见的,但我就怕小刘辛辛苦苦经营的水厂会有风险,我这都是担心过度造成的。现在看来,是我自己太过小家子气了。”许老汉有些自责的说道。

“没事,许叔,你这也是关心企业才这样的,我非常感动,谢谢。”

知道许老汉是因担心企业,刘耀感到一阵温馨,像这种为之忧长远的关爱,刘耀记忆中只在孤儿院院长及现在的父母身上感受过。

“嗯,只要你们好,企业好,我这糟老头子就放心了。”

见刘耀和许晴这么说,许耀武也放下心来。

“这些都很好的,许叔,您老就放心吧。”刘耀宽心道。

“是啊,老爸,你不用担心,只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别让水的质量和产量出现问题,其他的我们来解决。相信我们,我们是绝不会让水厂随随便便的倒下去的。”

见父亲忧心,许晴也宽他的心。

“嗯,好,你们都是有能力的孩子,我高兴啊。现在我也不担心了,那我去看看生产情况。”

“诶,好。”

许老汉走了,剩下许晴和刘耀,两人随即也到了三楼的办公室。

水厂被建设成了四楼,占地一千平。一楼是生产车间,二楼是职工食堂,三楼是办公室,四楼为休息间以及借宿间。

走到办公室,许晴打开电脑,调出财务报表,他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刘耀。毕竟刘耀是公司的老板,这隐瞒谁都不能隐瞒老板。

在楼下跟父亲说话时,她没有说出财务实情,其实,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陷入了危机。之所以隐瞒,一是怕父亲担忧,另外也是稳定企业员工军心的关键。

本来,刘耀在竣工仪式后还剩下一百五十万,之后,刘耀将钱交给了财务许晴管理。但最近几天,水厂开工,许晴买了一些水厂的生产资料和维修零件,在这其中,光是水桶一项,就花了八十万。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开支,一百五十万已经花的差不多了,现在账面上只剩下可怜的十万元。而这些,只够企业食堂支撑一个月。更不用说要搞其他花销,所以,整体上,水厂已经陷入财政困难。

“刘总,你看,这是我们的总的财务报表,出了点问题,你看看吧。”

“什么?有问题,快给我看一下,”

说着,刘耀立即走到许晴身边,将目光移到电脑的报表上面。

“怎么只有十万了?”

刘耀看着电脑上的数字,确实有些吃惊。

“买了生产资料了,”

“哦,明白了,是需要这么多。许晴你做的很好,刚才没有当着许叔的面说出来,企业财政困难会涣散军心。看来,我现在必须加快出售产品了,要不然资金链就会断了。”

刘耀很欣赏许晴的识大体,把这么重要的情况隐藏住了。

“现在就看李道的了,他一定要尽快拿到订单,只有拿到订单我们才能解决资金链的问题。”

许晴说。

的确是这样的,水厂的资金回笼是解决财政的一种自救方式,但这也是一种有风险的方式,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订单说来就来。

倒是还有一种求外援的办法,刘耀可以申请向银行抵押贷款。可也考虑到企业刚开张,信誉度不高,银行贷款怕也困难。而且,如果刚开业就陷入财政危机,这让大家怎么看云湖山泉。

为了水厂的生存和尊严,刘耀只能下定决心,选择自救,要尽快签到订单,拿到现金回流。

“是啊,贷款是不能的,我们只有选择开拓市场,从顾客手里拿来资金,那才是最好的办法。只是我很担心,那李道现在一张单也没有拿到。”

一张订单都没有拿到。听到这个消息,许晴很是惊讶,凭她对李道的了解,他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刘耀已经在前几天就叫他出去跑业务了,不可能这么久了,一张订单也没拿下。

“不能啊,我们水质量这么好,李道的销售能力也不会差,怎么一张也没拿到。”许晴震惊的看着刘耀道。

“我也感到奇怪,这几天他一直带着他新招的几个人在外跑,可就是没有订单,我也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必须马上把李道叫过来谈谈才行。”刘耀思考道。

接着,刘耀拨通了李道的电话,李道说交代手下一些事情,立即赶回来。

半个小时后,李道出现在了办公室,一走进办公室,他也不管跟别人打招呼,只管走到饮水机面前,倒了一杯水咕噜咕噜的喝了下去。

“啊!还是家里的水甜啊,”喝完水,李道一把将一次性水杯丢了,郁闷道:“告诉你们,真他妈的邪门了,我们这几天几乎把海城都跑遍了,就是没有人愿意买我们的水,原因各种各样,但我感觉他们都是在推脱,凭我的认知,他们喝过我给的样品水后,都表现出认可的表情。可即奇怪的是,最后他们总是找理由把我推了。”

看着疲惫的李道抱怨,刘耀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只是没有理由啊,这么好的产品会没有人买吗。听李道讲,他们可都是认可自己的产品的。

“我就不相信了,我们的水质量这么好,会无人问津,不信这个邪,我明天跟你一块去,不找到买家我就不回来。”刘耀倔强道。

“嗯,好,只要有老板相陪,我一定拼了老命了,也一定搞到单子。”

李道也激情道。

“你们都要注意身体,别太大压力,一切都顺其自然一点,有时候那样的状态会更好。”许晴关心道,她担心刘耀会因跑业务而太过劳累。

“没事的,放心,我们一定将订单交到你手里,许晴。”李道自信道,有刘耀陪伴,他不信还搞不到订单。

这样,在第二天,刘耀和李道出门了,他们先是一起行动,主攻一些大型企业,可结果很惨,没有一个人愿意用他们的水。

之后几天,刘耀和李道兵分两路,一路由刘耀带领,主攻超市和送水个体户。另一路由李道带领,还是主攻企业。

两路人马风风火火,再次跑遍了整个海城,几乎走遍了所有的海城企业和超市,可即使大家都很努力,但还是没有任何结果。到这天,刘耀已经在海城跑了一个星期了,一张单也没有拿到。整个业务团队都要累垮了,甚至有几个新进的人员有辞职的想法了,现在刘耀的处境越来越越难过。

“耀少,要不我们跟你爸说说得了,你爸要是同意用我们的水,那他旗下的众多企业的订单可足够把我们撑死的。”

实在是跑的累了,李道最终还是把这冒大不韪的话说了出来。他其实是知道刘耀跟他父亲刘景玉之间的协议的,要不是逼不得已,李道是不会将这话说出来的。

“那不行,我这次一定要靠我自己,不能让老爸看扁了。若是这次我求助了他,那以后我肯定在他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了,什么事情都得听他安排,你知道的,我可不喜欢那样的被别人安排着过日子。”刘耀雄辩道。

“嗯,好,就算我没说,早知道你会这样回答。”

这天晚上,刘耀没有回家,住在了天虹酒店。疲惫不堪的两人随便吃了点东西后,就要直接上床睡觉了,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了。这一个星期下来,两人都是身心具疲了。

可就在这时候,许晴的电话过来了,刘耀懒洋洋的接起电话。

“喂,许晴,什么事?”

“大事,”电话里许晴的声音有些阴沉,显然她也压力很大,“账面上没钱了,明天水厂就可能面临全面停工。现在仓库里积压的水已经超过八百吨,如果再不出售,不仅公司没钱,估计水的质量也会受影响。总之,刘耀,我们水厂已经陷入全面危机了。”

“啊!”

听许晴说完,刘耀大叫一声从床上蹦了起来,睡意也醒了一大半。

同类推荐
  • 我真是大相师

    我真是大相师

    不懂易经八卦,不明六壬道学!唐浩原本只是一个出身三流大学的大学僧。一次意外之后,得到来历不明的翠玉罗盘,从此摇身一变,走上了测遍人生百态、勘定风水命局的大相师之路。知我者敬我为大师,不知我者骂我是神棍。对此,唐浩随手一挥,爱谁谁!我只追求‘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世俗生活!
  • 极品佣兵的贴身美女

    极品佣兵的贴身美女

    曾经的佣兵之王,因为要继承父亲的产业,来到香城,怎料香城等着他的不只是亿万家产,还有凶险万分的商斗,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美女,有帮他的,害他的,利用他的,又或者是喜欢他的,但他扭转乾坤,让这些美女都变成他事业的好帮手,在成为商业大亨的路上,有美女贴身做伴确实事半功倍。
  • 末世重生纵横

    末世重生纵横

    当黑暗降临。,也是新的大时代降临,人类展开了新的进化之路。任天带领一群人类在末世中挣扎,在奋起抗战的过程中,揭开了末世降临的真相。。。。··········人类是否还能成为地球的主宰?
  • 龙界弑点

    龙界弑点

    “喂,快点时间不多了,大帝马上就醒了”元灵对他说道。“我们甘愿为奴请求贵人放过我们。”地球上数万英灵叩首。“你们都得死!”......数万年前恩怨什么时候是个头?
  • 铁十字的黎明阵线

    铁十字的黎明阵线

    1945年4月30日,随着元首的自杀第三帝国的鹰旗最终被盟军踩在脚下。世界认识到了纳粹和德国的可怕,他们为了制裁德国建立了一个影子组织F.D.N(theFormofDestroytheNazi)来清扫一切纳粹和那些有激进思想的德国人。但是冷战的到来使得这个组织变得名存实亡,当冷战过后,德国统一。F.D.N继续做着冷战以前做的事情,然而在冷战期间,不甘服输的纳粹党徒已经重组了纳粹。命运使得一名来自中国的第三帝国信徒和毕业于大英皇立间谍学院的高材生巧然撞在了一起,德国为了复兴,而英国为了自保。关乎两人异常精彩的间谍大战将在柏林和世界各地打响,为了国社!为了元首!
热门推荐
  • 冰雪焰

    冰雪焰

    简介:正邪之间,连着的是她;爱与不爱,痛着的是她;仙魔对决,受伤的是她;既然得不到上天眷顾,那要这世界何用?一身血红的长裙,立足于雪影山巅,血月弥漫黑夜,寒风呼啸,眼角边上的两行清泪随雪花落在地面,敲打支离破碎的心。就让爱与恨陪伴,融于空气,随风飘散。
  • 废柴的逆天召唤:使命召唤

    废柴的逆天召唤:使命召唤

    某宅女华丽丽的穿越到了魔法学院某只既不会白魔法也不精通黑魔法的渣渣废柴身上。算了算了,只要家里有钱,就万事OK了。就在某宅女想要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美铝子时,她竟然召唤出了一只帅气炫酷吊炸天的另一个世界的大神!而且这个大神只是一抹游魂,需要吃大把大把的金币才可以升级吊打小婊砸。本以为把金币喂给某大神就可以放轻松了,但是......某宅扶额,这种养儿子做自己男人的即视感是什么鬼!【本书不定期更新,有点慢但是绝对不弃,求支持】
  • 修尸界

    修尸界

    浩瀚宇宙,无边无际。茫茫三界,众生平等。六道之外,划为尸界。在神秘莫测的宇宙中流淌着无数的银河,而在银河中漂浮着各种星系群体,在这些星系群体中有一星体,其统治者,不受三界约束,不理六道秩序,不死不灭,一生修身强体,以战斗为生。在这里白昼皆是暗无天日,两极赤道温度无变化,一年四季相同。能控制这片土地的地貌变化,天气状况,甚至生老病死的,唯有一类非生物,即为“尸”。而这个星球即为“尸界”。
  • 气血才是命根子

    气血才是命根子

    为什么有的女人面色红润、灿若桃花、光彩照人,而有的女人却是灰头灰脸,头发干枯、没有光泽、皮肤粗糙、痤疮暗斑、月经不调呢?这些都是肾气不足或者肝郁气滞造成的,美容的根本是保养身体气血的运行机理。为什么有许多女人在冬季手脚冰凉,甚至夏天也手脚冰凉呢?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需要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气血畅通,“冰美人”就能够换新颜!癌症、淋巴结核、肿瘤、乳腺小叶增生等病是怎样形成的?中医认为是气滞造成的,寒凝和忧思导致气聚在一起,气血运行不畅,就像下水道堵塞、积习日久,器官就发生病变。
  • 强势归来,谁奈吾何

    强势归来,谁奈吾何

    他强势归来!曾经害过他的人都等着吧!这一次后宫、小弟、法宝、权力...他都有了。
  • 刀凝

    刀凝

    某日,天降幻象,招人原点何地?宇宙中高手云集的地方去否?“废话,我是战士!”“但你还不够资格。”“休门是吧?老子练给你看。”
  • 宠物小精灵之夜零

    宠物小精灵之夜零

    新的开始,在宠物小精灵世界,夜的冒险与旅行。
  • 蒲公英:种子的梦

    蒲公英:种子的梦

    蒲公英的种子注定要离开花托,随风飘扬,而每一颗种子都有一个最简单的梦想,那就是拥有一个安身之地。因为童年的阴影,苍蒲长大后又回到了待了5年的孤儿院,她希望每一个和她一样的孩子,都可以有一个温暖的家,不需要多华丽,只要吃饱穿暖,有家人在身边。
  • 金身龙凤耀九州

    金身龙凤耀九州

    蚩尤,一个数千年前纵横天地的神魔,虽然最终被黄帝所打败,但他扬言一定会回来统制这个世界。几千年后,他即将重会这里。这次没有了黄帝,还有谁能阻挡他?面对如此人类危机,武林中人并未屈服。且看武林的后起之秀,素有“天龙神侠”和“灵圣凤女”之称的周杰仁和杨晓月,如何一步步成就不凡人生,并在天下武林将倾之际,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决战重生的魔神蚩尤。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