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奇一个人离开五梅山后,来到山脚,四顾茫然,天下之大,竟无一处容身,他现在根本没有能力上铭山报仇,单是那片红树林便已叫他头疼了,可他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寻父母。那红衣女子说的不错,自己根本不为人子,为梅花山庄惹出如此祸端居然还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感受而根本就没有想办法来处理这件事,做人失败到这种地步,他本该自行了断的,只是胸中仍有一丝顾念,至少得确认父母以及两位姐姐平安无事才行。
他忽然想起已经外嫁的大姐,她既不住在梅花山庄,也许她那里是安全的,也许父母去了那里躲避也未可知。祝奇的姐夫本是一名普通人,江湖人自然不会找去寻仇。当年姐姐出嫁他曾经去过,依稀记得是个靠海的渔村,具体方位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他很少去那里,只觉得那个地方鱼腥味太重,环境实在不好,他也为自己的姐姐委屈,怎么父母会安排这样的一门亲事,现在想来,竟是好事,远离江湖的纷争方能得一处净土。
本来随身携带的银两不多,拿了三两银子买了一匹好马,身上所余也只够他两天的口粮,他将梅花瓷枕包好挂在马背上,一路驰骋。不过因为路线模糊,实际上他早已偏离了目的地。
为了节省银两,他尽量少吃,连续几日不觉有些气虚,马儿也因为这几日的不停歇累得停住了步子,祝奇长长的吁了口气,仰首看到前面有个茶棚,双手拽紧马缰,轻夹马肚,马儿复又迈开步子慢慢的走着。
“哎哟,客官,里面请!”店小二热情的跑出来招呼,祝奇将缰绳丢给他,大步的迈入棚内。
“客官,要点什么?”店小二麻利的把马绑好,又拿了些草料喂马,这时走到祝奇桌前,拿着抹布擦了两下桌子,笑容满面的问到。
祝奇掂了掂身上的银子说到:“给我五个馒头,一碗茶就行了。”
“好叻!客官您稍等!”
这茶棚的位置比较偏,所以店内除了祝奇别无他人,祝奇本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几时吃过这般粗粮,就着茶水细嚼慢咽也才吃了一个,看着桌上剩下的四个大白馒头却是半点也没有食欲,正在这时,茶棚外一前一后来了几个人,这些人都风尘仆仆,像是奔走了许久,走在前面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牵着两匹马,对着身后的人喊道:“师姐,我们就在这里歇会儿再赶路吧!”
“好!”后面的女子声音清脆的应了一声。
“小二!给我们来两斤牛肉,一坛好酒,再上些小菜!”店小二栓好了马匹,引这几人在祝奇前面的桌子坐下。
祝奇注意到那女子随身带着一柄峨眉刺,他记得雪心的兵器也是峨眉刺,刺身上还有一条青龙浮雕,莫非这两人是崆峒派的人?
“师姐,你说这里离幽冥宫还有多远呐?”
那女子红唇轻抿,低声道:“最多还有三天的路程,我们赶紧吃,争取快点到。”
“师姐,那你说师傅和小师弟真的是被梅祝奇所杀吗?”那小伙似乎问题特别的多,而梅祝奇听到这里更是大吃一惊,自己何时杀了他们的师傅?他突然想起那日在闲云茶楼所闻,莫非是有人冒充了自己杀了韩掌门!那么这两人一定就是崆峒派的人无疑了,只是不知道他们去幽冥宫所为何事,毕竟这幽冥宫早已隐退江湖,怎么崆峒派会和幽冥宫有瓜葛呢?
“小师妹既如此说,必然假不了!”凤霞语气陡转犀利,“若是让我碰见姓梅的,必定杀之而后快!”
“不好意思两位,打扰一下。”祝奇站起身子,对着凤霞两人抱拳道,“刚才我听两位谈起梅花山庄的事,在下有几点疑问想要请教两位。”
凤霞瞥了祝奇一眼,不曾答话,文舒接口道:“你是什么人?要问什么?”
祝奇笑道:“在下不过无名之辈,只是听闻梅花山庄突遭横祸,更祸及崆峒派,这中间曲折不甚清楚。”
“这有什么不清楚的?”文舒正要解答,却被凤霞抢先,“梅花山庄庄主纵子勾结天魔教,意欲陷害武林同道,更在灭庄之后追杀家师,可怜家师和小师弟皆死在梅祝奇的剑下,这件事早已传遍江湖,何以你竟会不知?”
“原来两位竟是韩掌门的高徒!幸会幸会!”
“阁下又是何人?何以要打听这人尽皆知的事?”
“在下齐祝嵋,因久居深山,很少在江湖上走动,所以不知者江湖上竟发生了这么多事。”齐祝嵋即是梅祝奇,他一时也想不到什么替名,索性将名字倒过来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