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教父传奇
第一章帝国夕照
1909,初秋,上海静安寺顾家庄,顾家医馆,侧院。
已近黄昏,斜阳斑驳的照在院子里,疏疏的几道微风,带起了院子里头几棵开得正盛的玉兰树的香气,驱散了一日的闷热,让人不觉心情大好。
梁东懒洋洋的坐在院角的树荫下,闻着沁人心扉的花香,悠然喝着茶,舒服的叹了口气,真是神仙也不换的生活啊!
梁东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快两个月了,据从江边出诊路上捡他回来的救命恩人----顾家医馆馆主顾城顾守方先生及其二弟子郑泰所描述,当时情况挺吓人的,梁东满身鲜血,躺在江边,昏迷不醒,几无呼吸,几条野狗在旁虎视眈眈,可能被他手里死死握住的手枪吓住了,还没敢下口。以致于后来大家混熟后,郑泰经常笑话梁东,说若非他和师傅赶得及时,梁东身上说不得就少了几个零件。
可是抬梁东回医馆检查后,顾馆主居然在梁东身上没有发现任何伤痕,也没查出哪里有毛病,就昏睡不醒。无奈之下,宅心仁厚的顾馆主死马当活马医,给梁东灌了几口参汤,就让他在客房中躺着,倒没把他扔到乱葬岗上。奇迹的是,梁东昏睡了几天后,没想到居然活过来了,而且是活蹦乱跳的,让众人啧啧称奇。
其实梁东也没搞明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个时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死,但梁东知道自己肯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自己明明中了枪,明明挨了基因变异人一掌重伤垂死了,现在却一点伤口也没有。而且,他身上所有的其他伤痕都消失了,包括他小时候种疫苗的疤痕。人也显得嫩了好几岁,仿佛时间给倒退回去了,吓得梁东还赶快悄悄扯开裤子看看下面,检查确认没变小后才松了一口气。梁东还发现,他亡命天涯枪林弹雨中养成的一身彪悍杀气消散了,或者说是收敛于内了。然而最让梁东觉得忐忑的是,他体内有一种自己都说不清楚的脱胎换骨感觉,也不知是好是坏。
不过梁东很快就坦然,连穿越这种喜闻乐见的小概率好事都给自己摊上了,其他的更不在话下,就当作主角的福利好了。
让梁东想不到的是,当他醒后向顾馆主热情致谢,并编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故事,含糊说他是在外求学的学子,回国途中被坏人盯上打劫,自己无奈跳江逃生,力尽昏迷。现在只记得自己叫梁东,其他的是啥都记不起,连老家在哪都记不起了。意思自然是梁东就赖上他了。哪想顾馆主毫不怀疑的就相信了他,大家都默契的选择性忘记了他的怪异装束、他的背囊,还有他手里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手枪。还叹息着世道哪都不太平,并让他在此安心养病。就这还赢来了顾馆主夫人同情的泪水,在徒弟们住的侧院里张罗收拾了间空房,给他暂住养身体。背地里还叮嘱几个徒弟不许欺负梁东这个读书人。日常生活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他就当做在自己家里。后来见他身无分文,又悄悄的塞给他几个大洋,给他作零花钱。把梁东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所以梁东就这样在顾家医馆恢复了他最喜欢的生活---悠闲度日、混吃等死。本来他曾想过回南方家乡,毕竟那里的乡音乡土他更熟悉。但很快他就放弃了。不仅仅因为上海现在是全国的中心,方便他立足于这个时空,更因为顾家人对他的救命照顾之恩。
梁东虽然学的是经济,不敢说深知历史,但有些底子还在,也知道很快就是乱世。要想不会再像原时空那样被人逼得家破人亡、被人赶得像条狗一样,还要保护善良的顾家一家免遭荼毒,自己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
而积聚实力,梁东还是有这个自信的。何况梁东还拥有一个作弊器。
逃亡那几年,为了了解对手,他这个科技小白可是从科技基础开始,拼了命地恶补了一翻,不求十分明白,但求知道。为了方便查阅和学习,他甚至将他所能找到的资料,包括那家破产生物医药公司的所有信息,收录到了随身储存器---多功能手表里。这款多功能手表是2024年地球最新科技结晶,佣兵挚爱。利用超纳米技术、石墨烯技术和量子技术制造,太阳能驱动,防水防撞防磁,人体dna绑定自保,海量分裂式储存,声控无线通话,gps,全息影像显示,红外连接平面或3d打印。可以说是一表在手,天下我有。也不知道是不是主角光环起了作用,梁东醒来后悄悄试了一试,惊喜的发现,除了gps没信号以外,其他功能都好好的。当然,可惜的是,通话功能找不到通话对象。
其实,梁东只不过是有些留恋这种家的感觉而已,原时空惨痛的一切,让他尤其珍惜这种平静温馨的感觉。或者说他是想贪心的多享受一下暴风雨来临前的难得平静日子。就当是自己休整一下吧。
当然,梁东也不是整天窝在院子里,作为异时空的意外来客,对这时号称“东方巴黎”、“冒险家乐园”的上海以及名震后世的上海滩,充满了仰慕,这些天也早把整个上海溜达个遍。然而,梁东不免有些失望,现在的上海或者确实是华洋混杂,人潮涌动,商机无限,但脏乱破烂落后的程度,又大大的超过了他的想象。倒是现在的报纸有些意思,他每天都饶有兴趣的出去买些回来看看。他手里现在就有一份《申报》、一份英文的《字林西报》,本来他觉得于右任的《民呼日报》也挺有意思的,可惜听说前几天被租界工董局勒令停刊了。
1909年的大清帝国行将落山,空余一帧夕照。但全国上下现在犹未有末日将临的自觉,倒是卖力的轮番表演,还是一片的热热闹闹、形势大好。
全球首届禁烟大会开得轰轰烈烈,好像是皇上(虽然只有三岁)领导全国人民打的一场外交大胜仗,过去几个月了还津津乐道,齐颂圣恩,没有人再去关心在彰德黯然神伤的袁世凯;
立宪和咨议局这个议题成了全民最热的谈资,大家齐声欢呼,似乎立宪了好日子就到了,你要是居然不知道立宪,你都不好意思在茶馆里坐;
锐意改革的当朝诸公顺应民意,冒着生命危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冲破各种阻挠,带着大小老婆组着各种旅游团出洋考察着列国,发回来的游记光陆怪奇,让人咋舌不已,更让人明白大人们的辛劳;
最让市井小民激情沸腾的,莫过于是大侠霍元甲在张园拳打西洋鬼子,吓到西洋鬼子连夜逃跑滚回国,那多为中国人长脸,多解气、多解恨啊!
《字林西报》尽显国际风范,独家报道了伦敦最新消息,橡胶的国际价格已从年初的每磅3先令涨到了现在的接近6先令,翻倍了,很多人发财了。这倒与《申报》上几家橡胶公司歇斯底里的吹水广告相映成趣。就不知道有几个中国人能弄明白橡胶这个从没见过的东西了。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也是有的。《申报》就忧心忡忡的报道了一些地方的自然灾害和群体事件。还八卦的引用某知情人士的可靠消息,说洋务运动的最后一位大佬张香帅病重,宫里已为其准备后事,正商量上什么谥号。
《民呼日报》还有民党的一些小报就一搅屎棍,唯恐天下不乱,整天就大声疾呼鼓吹革命,说哪哪又有革命志士造反了,一点也不给政府留面子,一点也不知道租界各位工董局总董们难做,那得承受大清政府多大的压力呀。活该被封。就不知道于右任老先生要不要到街头卖字呢?梁东有些替他担心。
不过,梁东现在可没空去理这些已经发生或者将来历史注定要发生的事。因为他发现,好像自己有点意外的小烦恼。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