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断冒血的兄弟,周围的士兵眼睛都湿润了,看到他真能砍破重甲解脱自己的手,其他士兵也开始砍自己的手,但是被他制止了。
他跟周围的兄弟们说:“我的这只手已经失去战斗力了,你们如果再砍也会和我一样,不如你们帮我砍另一只手,然后我在想办法帮你们解开。”
没有人同意他的说法,因为即使是完好的双手,解开这样的重甲不是轻松的事,把他另一只手上的重甲砍下来,估计双手都会是半残,能不能解下别人的重甲暂且不说,让一个人承受双份的痛苦实在是太残忍了。
但是这个士兵十分坚持,他说即使是别人在砍出一只手来,两个人各用一只手,也没办法帮第三个人解开重甲,因为配合不好,还白白增加受伤人数,实在得不偿失。
最后众人没办法,大家都知道他说的对,而且时间不等人,外围还在战斗呢!最后,一个当兵时间比较长的士兵举起了自己的刀砍向了自己的兄弟,因为他比别人更知道时间拖不起。
若干刀之后这个士兵的双手终于都解脱了,但是新解脱出来的手显然受伤更严重,毕竟让别人砍更没准头。虽然受伤严重,但是双手毕竟是解脱了。谁都知道,仅凭这双受伤的手是没办法解开这样的重甲的,所以这个士兵压根儿就没打算徒手解开重甲。他又举起了刀,砍向了自己前面那个士兵的后脖子处、然后是脊柱、然后是后腰,知道砍开这三个地方的铆钉,里面的人就能自己脱下重甲。
那他为什么不直接砍铆钉,而是要砍掉自己的手套再砍别人的铆钉?原因很简单,那样更没准头,砍手套都能让自己差点砍掉手,脖子、脊柱、后腰随便承受自己手上的伤,那基本上就相当于报废了。
为了保证重甲的坚固程度,铆钉都是有专门的工具来卸掉的,这些工具自然不是他们能随身携带的,所以只有砍掉铆钉这一个办法。
那双受伤的手艰难的握住刀,用尽全力砍向铆钉,重击依然会对前面的士兵造成一些伤害,但是握刀的手,同样受到深深的伤害,但是,无论是谁,都没有放弃。
砍了若干刀,三颗铆钉终于全都掉下来了,握刀的双手早已被染成了血色,而且重击下伤及了骨头,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被解脱的士兵迅速拿起刀,砍向了自己的队友,他砍铆钉的速度和准头都是前者所不能比的,一是他没受伤,而是他没穿着重甲,所以第二个人很快就解脱了,而且受到的伤害比较小。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最早砍掉自己手套的士兵也很快被解脱了,他的脸惨白得让人不忍直视,而且失血过多已经站不起来了,估计命都保不住了。
虽然大家都很难过,但是实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很快,有一百多人都自由了,于是他们开始兵分两路,一部分留下继续帮袍泽兄弟解脱重甲,一部分开始拿起刀冲出去跟辽国大兵决战。
无论是事先安排,还是临时起意的解脱重甲,其效果都是给了辽国大兵一个不小的惊喜,辽国大兵迅速躺倒一片。
但是,战斗力上的差距毕竟是存在的,在一开始的手足无措之后,辽国大兵迅速稳住了脚跟,又慢慢的占据了优势。没办法,轻步兵对轻步兵,赵国士兵完全不是对手。
眼看着局势又倒向辽国大兵那边,赵国士兵伤亡惨重。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反正是在重甲阵中,有人大喊一声:“退守。”这本来就是两个一千人的小规模战斗,双方又都局限在铁甲阵附近,所以这样的命令很快就传遍了在外围的赵国轻步兵,所有的轻步兵都退了回来。
这都近身肉搏战了,辽国大兵哪里肯轻易放他们走,于是纷纷跟上。但是仅仅跟了几步他们就不跟了,因为轻步兵后面还是重步兵,有几个不长眼的辽国大兵进入了重步兵长枪的攻击距离,被刺成了串儿,所以辽国大兵又一次放缓了攻击的脚步。
赵国士兵一看辽国大兵不再跟进,自己也就不再退了,但是也不再出重步兵长枪的攻击范围。
这时候,有心眼儿的辽国士兵才看清赵国士兵新摆出来的阵型:原来方方正正的阵型,现在里面已经没有重步兵了,只有最外围的两层的士兵还穿着重甲;一部分轻步兵还在重骑兵围成的圈儿里,一部分和重步兵紧密团结在一起。就这样重步兵主防御,轻步兵主进攻,轻重步兵组成了一个相互攻防的组合,像一只刺猬一样让辽国大兵无处下口。
辽国大兵又一次郁闷了,没想到局势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发生转折。但是这次辽国大兵是不会再去休息了,这次真是不死不休了。这样的攻守兼备阵型让辽国大兵很是头疼,一些大兵试着把赵国士兵引出来,但是没有赵国士兵会出重步兵的攻击范围,这可真是让辽国大兵郁闷不已。
在战斗之前,李将军是严令禁止重步兵脱下重甲的,他认为这样绝对有可能拖垮辽国大兵。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都没想到今天是那么的热,而辽国大兵一看短时间打不下来就找墙根休息了,这可真是苦了赵国士兵。
后来有人砍断手套解脱了一些倒下的士兵,才让一部分士兵杀出去;留下继续解脱战友的士兵中,恰好有一位胆子比较大的千人长。千人长这个官儿,在平时屁都不是一个,但是现在,居然是这里最大的官儿。这个千人长向来都不安分,他想着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干脆直接改变战斗策略好了。
于是千人长大人下令解放战友,除了最外两层。没有人知道他想干嘛,但是军令如山——老虎不在山,猴子称大王,再小的官儿,那也是官儿啊!所以他的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本来被解救的赵国士兵第一件事都是跑到外围参加战斗,但是千人长大人很快就发现战局不利。也非常感谢辽国大兵强悍的战斗力,让赵国士兵没有把他们赶的太远,所以他一声令下叫士兵们退守,赵国士兵们很快就退回来了。
辽国大兵们本来是围着赵国士兵全面开花的,但是现在赵国士兵现在这个攻守兼备的阵型让辽国大兵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于是辽国大兵这边也有肯动脑子的官儿开始想办法,集合了辽国大兵企图集中一点,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