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的骑兵冲锋了,而且很快就上了高速,没办法,赵军是没有秦军的强弓硬弩的。所以当赵国的弓弩齐发时,秦军的骑兵已经势不可挡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话真心不假。
三百多步的距离,用马来跑能用多久?虽然赵国的弓弩一直在射,但是秦国的骑兵已经越来越近了。
虽然没有强弓硬弩,但并不代表赵军就没有办法了,你看秦军的骑兵现在不就出现问题了嘛!原来赵军提前进入战场,在距离这边两百多步的地方挖了很多道壕沟,然后上面掩埋上了枯草。
不过这不科学啊,之前的秦将和赵将怎么就没掉下去呢?运气运气,两军对垒,将军对战是很常见的事,尤其是这种战法,所以预先留了一部分没挖。可是是赵军的骑兵先冲的,就不怕自己的骑兵踩上去吗?这没错,不过谁都知道秦国的弓弩是对付骑兵的利器,赵军早就想到秦军是不会放弃这样的利器的,所以赵军的冲锋,其实只是佯攻而已,还好秦军很配合的把他们射退了。
于是乎躲过赵军弓箭的秦军骑兵郁闷了,跑着跑着马摔倒了,马腿不断也得影响速度;越过第一道坑的秦军也没开心多久,很快他们就遇到了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
问题来了,秦军的骑兵,为什么不像赵国的骑兵一样撤退呢?
第一,打仗嘛,哪儿有不死人的,何况只是一些马,我大秦将士勇武,这点儿挫折算得了什么;第二,虽然折损了一些马,但是那是少数,大多数骑兵还是在冲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第三,三百步是很短的距离,能在这么短的距离冲起来,骑兵的速度优势怎么能随便放弃!
于是秦军骑兵义无反顾地冲锋,虽然苦难重重,但是还是有很多骑兵越过了好多道战壕,冲到了赵军阵地,而赵军……吓傻了似的一动不动。
是的,赵军自从把骑兵招回来、架上盾牌以后就没再动过,我不说你赵军该跑,也不说弓弩停了骑兵该出来,我就说有弓弩的时候你架着盾牌,没弓弩了你怎么还架着盾牌?
答:防骑兵。
赵国的盾牌有一米二高,那一排盾牌摆在前面就是面铜墙铁壁……可惜这铜墙铁壁薄了些,也矮了些,关键是矮了些,人家战马能越过去啊!虽然是有两层,好像也无济于事啊。
越过去?你来啊!
来就来,谁怕谁!
于是躲过了弓箭、越过了层层战壕的秦国骑兵终于接近赵国的“铜墙铁壁”了。别说是战马,就是人也能把它撞碎,可是他们就是碰上了钉子。
在赵国的盾牌兵身后,是一群长枪兵,秦国的骑兵冲过来的时候,他们突然刺出了长枪,战马速度那么快,真是一刺一个准儿。从战马上跌下来的秦兵瞬间就被乱刀砍死。
赵军就这样成功了几次,但是又能有多少呢?战马的冲击力那么大,一个刺过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下一匹战马已经又到了,长枪拔不出来,怎么刺向这匹战马?
一匹匹的战马越过盾牌兵,落在了赵军的阵地,打算大开杀戒的秦国骑兵很快就郁闷了,因为他们的马不知道什么时候莫名其妙的被开膛破肚了。原来盾牌兵身后不只是长枪兵,还有一些大刀兵,这些刀兵趁战马跃起的时候,轻轻的举起了手中的刀,重重的划开了战马那脆弱的肚皮,于是骑兵落地瞬间变步兵了,而且由于身份转换实在太快——他们是跌落在地而不是自己下马的,所以很快就成了刀下鬼。
即使顺利越过了第一道盾牌,第二道盾牌后面的长枪已经又伸出来了,赵军可真是坑人不已啊!
但是这些依然只是少数,骑兵克步兵,这不是说说而已的。前面的骑兵倒下了,后面更多的骑兵已经上来了,不仅仅是越过盾牌兵的问题,前赴后继的骑兵强有力地冲击着盾牌阵,最终盾牌兵被骑兵冲垮。
对于骑兵来说,对付步兵最佳的战法就是利用自己良好的机动性,纵横穿插战场,一般来说步兵都会被这样的速度吓破胆、打破魂。不过这些赵军显然比较优秀,他们利用长短兵器的配合,让秦军的骑兵只能穿插,却很难杀到人,这是利用了赵军步兵人数众多的优势,一旦秦军的步兵攻上来,这个战法可就失效了,而秦国的步兵很给力的冲上来了。
秦将蒙将军一直在观战,无论是之前秦国的骑兵遇到各种挫折,还是现在骑兵在穿插、步兵马上能进入战场取得优势,他都看在眼里,但是脸上从来都没有表情,仿佛他近视什么都看不到。
这时候旁边的秦将凑上来跟他说:“将军,看来这次我们赢定了。”
蒙将军摇摇头,说:“不一定。”
旁边的将军很奇怪,问道:“为什么?”
蒙将军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赵国的骑兵,哪儿去了?”
是啊,赵国的骑兵哪儿去了?按理说等秦国的弓弩一停下来赵国就该派出骑兵,跟秦国骑兵对骑兵,给后面的步兵减少冲击啊。可是他们没有,而是用盾牌兵、长枪兵和大刀兵硬顶,赵国的骑兵哪儿去了呢?
蒙将军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赵国的骑兵,应该已经退出战场,会从其他角度切入。这次战斗规模这么小,除了正面战场,应该就是他所在的中军了。
蒙将军心叫不好,赶紧下令,叫剩下的步兵注意防守左右两翼以及后方。属下人都不解,但是根本无权过问,只能执行。可是大部分的兵力都冲上去了,剩下的这些兵要防护三面,同时还要兼顾正面,实在是捉襟见肘。
蒙将军一下子怒了,骂道:“你小子不会收缩兵力啊,等赵军从哪一面攻过来,再集中兵力过去,真是笨死了。”
留守的步兵收缩兵力,紧紧围绕在将军身边,一旦有变随时能调动。
不出所料,等秦国的步兵都进入战场了,从秦国中军左翼杀出一队赵国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