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个站起来朗诵的是吴天明,其实他不用介绍,大家都已记住了他,就是上次不愿与姚小船同座的事,还把母亲搬来。天明作为一个小公众物,一点儿也不怯场。他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满怀自信,读起来果然非同一般。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很快进入文章的意境,还获得了一些同学们阵阵掌声。
余老师听后非常满意,连说两句“读的不错,读的不错,全班同学都要像他学习”。吴天明听了老师表扬,高傲地扫视了一下前方同学,然后又优雅地坐下,像个得胜的将军。
接下来朗诵的是祝蓉,一个穿戴整洁,人长得清纯靓丽的女生。她人不仅漂亮,说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开口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听人说祝蓉好像来自城里,所以她的身上打扮,说话的声音,及行为动作等,与农村孩子明显有些差异。
姚小船没有与祝蓉讲过话,其实也没有这个胆量,对她无法用语言描述,在他看来,那应该就是城里女孩气质吧,或者说长期在城里生活留下来的痕迹吧。
祝蓉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没有吴天明身上那股傲气。她朗诵虽没有吴天明满怀激情,抑扬顿挫,不过听来仍清晰动听,有点磁情,给人有一种美的享受。
犹如现在一些文艺演员,虽演技不是超一流,可人长得漂亮,也能提高电视的收视率。所以祝蓉的朗诵结束,不仅获得了不少掌声,而且也引起八零一班另一个**男生汪晨的爱慕。汪晨小声对同位何宇轩说:“祝蓉这个**长得不错,能称得上八零一班的班花了。”何宇轩丝毫不留情面的讽刺道,你长得熊样子,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
前二个新生读完后,最后自然轮到的是姚小船,接着祝蓉未读完的部分继续读。他缓缓地站了起来,心跳立即加速,脸紧张的通红,站着发呆,半天没有开口。其实在祝蓉同学在朗诵时,姚小船就紧张心跳已经加速,坐卧不安。
他从小非常胆小场,稍微人多的场合,就不敢大声说话。雪上加霜的是,姚小船除了胆小怯场外,在大众场合一紧张就是更说不出话。即使说出来,也因为激动紧张,说得快语不达意。平常一段简简单单的话,会让他读的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很难听。
小船今天站起来,面对新老师新同学,今天更害羞不好意思,半天没有勇气张口,冷了场。余老师望了一眼这个差生,心情就开始有点阴暗,便不耐烦催促地说:“姚小船,不要耽误时间,快点读。”
在余老师催促下,姚小船迫不得已张口觜:“海燕……叫喊着,飞舞着,像黑色的闪电……”他声音颤抖,读得断断续续结结巴巴,似流水不断地受到阻隔,想快却快不起来。
姚小船不仅有点结巴,而且小学汉语拼音也没有学好,什么声调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统统都不分,许多字的音都读走了。高尔基的《海燕》,这篇激情奔放气势磅礴的经典散文,姚小船却完全把它读走了音变了形。
嘴巴结巴语音走调,许多同学在下面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后来笑声越来越大。姚小船听之信心全无,暂停朗诵,不知是否有继续朗诵下去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