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定在了“香嘟嘟”的二店,二店是一个中档的餐厅,谈老板特意给他们留了个大包间,里面有个休闲区,放着一组沙发和一个茶几。
宋平带着Riter和小D在休闲区打斗地主,“今天就敞开了玩,大胆一点,晚上你们老大给你们准备了红包,”说着宋平转头看看,一脸诡异的说,“里面不少哦,不要说是我说的啊!”
尹辛带着李苗在写纸条,晚上安排了许多的小游戏。
邹榕去接唐瑶了,说是准备了大礼物,自己拿不动。
马毅在外面和谈老板聊天。
不一会儿,邹榕抱着个大蛋糕回来了,唐瑶跟在后面。
“来吧,大家就位,我们的年夜饭开始吧。”唐瑶朝着马毅眨了下眼,边走边喊着。
大家就座,李苗手里拿着话筒,站在休闲区和餐桌中间,“各位同胞、友人,今天是个好日子,是青布丁公关策划三周年庆典的日子,首先,我们有请我们的创始人马毅先生为大家讲话。”
大家一阵掌声,马毅走过去接过话筒,深深的鞠了一躬。
“其实今天呢,人不多,本来就是大家一起聚一下做个小庆祝,既然弄的有点小正式,我就正式的讲几句。”马毅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下座位上的每个人,“青布丁公关策划成立三年了,我先宣布一个三年来最为重大的好消息,POOP公司的合同已于今天下午签定了。”
马毅停顿了一下,邹榕喊了一嗓子,大家也跟着热闹了一阵。
“三年来,公司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绝对是在座各位的努力与支持,让青布丁在今天小有成绩,记得公司成立不久的时候,有人鼓励我,说公司三年是一个坎儿,坚持到了,公司就能够生存,不到三年的公司,连是否有生存的能力都无法确认。今天,青布丁有了生的能力,我们也多了下一个目标,公司七年是第二个坎儿,七年,公司是否具备发展壮大的潜能,是第四年到第七年的发展中显现的。各位,接下来的四年,我们也许还会跌跌撞撞,甚至有更大的麻烦,就让我们共同来迎接这新的挑战,到了七年,我们依然聚在这里,为青布丁干杯!”
说着,马毅回到座位,端起酒杯,大家一齐站起来碰杯。
晚宴在碰杯中正式开始了。
宋平端杯站了起来,朝马毅走过来。宋平自然少不了敬酒,而且还撺掇大家每人要敬今天最大的主角马毅一杯。喜笑开颜的马毅和宋平碰了一下杯抬头干掉了,他放纵的告诉宋平,今天不怕喝多,只为高兴。
谈老板紧跟着过来敬酒,他很意外的参加了这次的聚会,虽然他们之前也偶尔喝上几杯,但是谈老板还从来没有正式的参与他们的聚会,他今天也安排好店里的一切,一心在这儿参加聚会。
说着,大家觥筹交错的吃喝起来,很快就都带着醉意了。
宋平晃着举着话筒,“下面,我来为大家唱首歌《朋友》,有喜欢的可以一起跟着我唱。”
伴随着音乐,宋平一开唱,邹榕、尹辛,还有谈老板立刻全都跑过来,一起唱起来,马毅也站起来,拽起小D、Riter一起过去。
桌上就留下唐瑶和李苗,马毅示意她们也过去,唐瑶和李苗一起摆手,唐瑶假装吃东西,两个人聊起来。
“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就是班里的一群活宝,其他人都羡慕他们,兄弟感情好,有共同的理想,又能够有共同的事业。”
唐瑶端杯喝了一口酒,看着他们在电视机前面抢着话筒。
“唐瑶姐,宋平哥为什么不跟着他们一起创业啊!”李苗看着唐瑶,“我听说过几句他们大学的故事,还是谈老板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说,老大、邹榕和尹辛都是从来不提的。”
“干吗,你好奇啊,想听?”唐瑶故意卖关子。
“说说呗,唐瑶姐。”李苗嗲起来。
唐瑶看着李苗,借着醉意,还抿了一口酒,自豪的讲起来。
“说来六年多了啊,真快啊。那时军训刚刚结束,马毅就说要做一本杂志,当时大家还在讨论加入哪个社团、学生会哪个部门的话题,一听说有人要自己成立杂志社,都很好奇,当时大家就像看耍猴似的,好奇也不太相信马毅。
邹榕和马毅住对门宿舍,他刚见了马毅,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架势,那会儿就和马毅形影不离的。一晃半个学期过去,他们筹备杂志的消息始终不断。后来,期末考试期间,尹辛突然也加入进来,他为人外向。一个闷骚,一个干脆外向,走到一起不奇怪了。”
唐瑶笑着看李苗,李苗也笑了,扭头看看马毅和尹辛,碰巧他们俩就在那里抢话筒。
“大一的寒假,他们三个都很晚才回去,在家没有呆几天就都回来啦,说什么为第一期杂志拉赞助。开学了,办杂志的事儿,就在班里是大事儿了,当时差不多所有男生都被他们调动起来了,连平时话都不讲的人都在帮他们写稿子,你想啊,一群理科生就这样被‘马毅为首的团伙’搞成吟诗作对的文人了。
当时我也好奇,趁着一次下课的机会,和马毅聊了几句,那时候我们不熟悉,我也是好奇这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聊了几分钟,确实被马毅这个人感染了。”
唐瑶的回忆开始像自娱自乐了,低头喝着酒,也不看李苗一眼,说着还是情不自禁的笑。
“他当时说,学校的那本校刊太烂了,根本没法看,他要做一本好看的,做到全国最牛的校刊,就这句让任何人都觉得是吹牛的一句话,当时,看着他的表情,听到那个口气,是可以让人为之征服的。关键是后来,他真的做到了。”
唐瑶看着李苗,似乎在和李苗比着幸福感。李苗的好奇心更重了,一副八卦加窥探隐私的表情,唐瑶讲故事的欲望更加强烈起来。
“当时,虽然被他震撼了,但是我并没有顺着他说话,挑衅的问了一句,这杂志一出来,你怎么宣传啊,现在你可以让全班人帮你,全校三万人呢,我们班只有三十人。其实我只是想打击他一下,而且显然当时他被我问住了,他没有回答我。
没过多久,他竟然做了一件惊人之举,办了一场大型晚会。那时的校园生活,并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广告耗材也不像现在这样先进,晚会预告的海报,他们竟然手绘了一张四米高高的巨幅画,放在大礼堂门口,震动了整个校园,两千多人的礼堂,一下子挤进了近三千人,到处是找马毅要门票的人,‘校园志’三个字火了,马毅也火了,嫉妒的人还会说他是疯子。
大概过了一个月,杂志发行‘试刊号’,内容基本是拼凑的,在采编上,他们基本不懂,排版印刷业花了不少冤枉钱,招商不顺利,在诸事不顺的情况下,他们几乎是自费做了一本杂志。
我以为,他们不行了,折腾到此为止,纯属为了保住面子。可让我佩服他的,是一年后,这本杂志还在坚持,一年内发行八期,除了寒暑假每月一刊,采访、征稿,编排,全部独立完成,相关人员发展到三十多个,部门设置齐全,制度健全。宋平也是那个时候加入进来的,他头脑灵活,管理能力强,时间不多就成了核心成员。”
唐瑶说着,一瓶酒喝完了,她不自觉的又倒了一杯,这是她第一次打破只喝一瓶的规矩。
“两年后,全国大学生媒体论坛邀请他们参加,到了那里,作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全彩校刊,他们成了焦点,并与几个名校达成合作,联合发行。在那之后一年里,是他们巅峰时期,校园的领军人物,我们五个人,也在那时成了最好的朋友。
一晃,大家就要毕业了。马毅还带着大家讨论,毕业后《校园志》怎么办?”
唐瑶哽咽了一下,她完全进入到回忆里了,
“似乎一切都是有安排,根本不用考虑。两份正规媒体看中了他们,希望将其收编,马毅选中了一家大媒体,却不想中了另一家小媒体的招,他们恶意曝光《校园志》违规发行,校刊本身就是边缘媒体,当时的马毅,毕竟没有真正入行媒体圈,没有应对好这个事件,最后两败俱伤,与另一家大媒体也抱憾分开,《校园志》就此停刊。团队散了,大家走了。
毕业后,尹辛、宋平各找了一份工作。马毅不肯认输,痛定思痛,开始选择做校园营销,成立了青布丁公关策划。邹榕,你是知道的,就是马毅的影子,二人自然在一块儿。马毅是个只懂向前看的人,自然不愿提起之前的成就,他们几个又太了解马毅,自然都不会说这些事儿了。”唐瑶喝了一大口,脸上流露着遗憾。
“哎,真的好可惜!那,唐瑶姐……”李苗停顿了一下,她也不想再问下去,挺为他们感到可惜。
“你是问尹辛是吧——他找了工作,做了半年,不习惯,辞了工作加入青布丁。宋平一直干的不错,跳过一次槽,事业平稳。这四个人就是现在的关系了。不说了,都知道了吧,记得不要和你老大提这些事儿。走,喊他们一起切蛋糕吧。”
说着,唐瑶收了收表情,拉着李苗站起来,朝大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