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熙元年(公元四0五年),四月二十一,政府正在清算有功人员名单,没空搭理卢大哥,想着先给个官让他消停消停,卢循此时正好在广州,就给了他广州刺史一职,而他的死党徐道覆也得了一个始兴郡相(却不是内史)的职务。
得了官,卢循就想试试政府的态度如何,就送了一个“益智粽”给刘裕,意思很明显,大哥,你现在可不聪明哟,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给个官就是想安抚我?
刘裕收到后,也明白他的意思。回了一个“续命汤”,大哥你若敢动一下,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怕这个“续命汤”就要派上用场了。
卢循一看,算了,现在政府还有些实力,等等再说,先把自己这块地方弄好来再说。这么想也就不敢对政府怎么样。
转而关心自己这边的人事任命。
想着平南长史还没人选,左思右想觉得琅邪郡内史王诞担任平南长史很适合,就派人找到王诞,把来意讲清楚后。王诞纠结了。
现在如果接受了这个官职,就是卢氏一党,到时候他垮台时,自己难免身家性命都不保,但现在就在人家底下做事,不去做,显然不太合适。
想着,现在找个理由拒绝,不担任平南长史,应该不难,只是这一次可以躲,那下一次呢?最好的办法便是离开卢循,去北方(京口在北),找刘裕才是最好的出路。想到此,王诞顿时面露喜悦之色。
他找到卢循说:“我并不是从军队中出来的,我只是一个文职人员,留在这里,没有什么用处。刘裕一向对我很好,如果我到北方去,一定会给予官职,到时候,必然对将军有所帮助。”
卢循听后,想了一会儿,觉得有些道理,便同意了。
恰好此时,刘裕写了一封信过来,他主要是命他把吴隐之给放出来,安全的送到首都。
嗯?吴隐之不是已经被卢循给杀了吗?怎么刘裕还让他放人?其实没有,这一切都是卢循试试中央的方法而矣,吴大人一直都还在,只是过得不太好。刘裕现在把桓玄的事情解决了,想着南方卢循也应该好好处理一下。所以,从问他拿人开始,如果不肯立马出兵。
而且,吴隐之的事迹,刘裕还是听说了的。心里也很是敬佩,这样好的将才,不自己用,太浪费。
结果,刘裕的一封信差点没把吴隐之给害死。
卢循想着现在既然没有办法瞒过中央,干脆杀了他。这么关键时刻,又是王诞,他对卢循说:“你现在处决吴隐之可谓大大的错识,只会令政府军现在出动,我们现在准备还不够充分,只怕到时候,将军再英勇,也无法对抗如此多的人。不如现在卖刘裕一个面子,我们可以错机好好休整一下,待我们准备充分,整个江山都是我们的了,你还计较一个小小的吴隐之?”
卢循一听,哎呀……果真如此,就下令把二人安全的护送到首都。然后,静静地整备着。
那个准备过程久吗?嗯,还真有些久,足足准备了五年时间,这五年里,各项工作都已经齐备,时刻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
老天不负苦心人,机会来了。
义熙六年(公元四0一年),始兴郡相徐道覆打听到刘裕正在北伐路上。。
一听这个消息,饭都没有吃完,立刻命人备马去刺史府。
而府中此时美女们正在舞之蹈之,卢循这个人虽然不能算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但毕竟也是一个人才。所以,看到徐道覆来的这么急,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把这些美女们给请了出去。
等人群走后,徐道覆马上把自己的计划讲了出来,认为现在正是进攻晋朝的最佳时机,如果现在不去,只怕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虽然徐道覆讲的如此眉飞色舞,如此激动。但徐道覆想的可是不一样的,他告诉徐道覆,刘裕何等人才,怎么可能会在后方不留一点兵力?现在出动,只怕会中了刘裕的奸计,而且现在准备也不太充分。
哎……也没有办法呀,在广州过了几年好日子,卢循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天天喊着报仇的卢循了。
但,徐同志毕竟还是以前的那个好同志。哪里允许自己的主子这么没出息,他明白卢循讲的这些都是托词,真正的原因就是不想拼搏。只有针对这个问题才能令卢循有所触动。
所以,一开口便说:“我们住在岭外(南岭以南),难道你认为能顺理成章的把它传给子孙?现在,刘裕被吸引在坚城之下,一时半会回不来,我们才能像现在这样享受自在的生活。如果,刘裕击败三齐之地(南燕),休整一两年,到时候皇帝下诏令你前往京师,无论你去还是不去。中央都会派刘裕进驻豫章(江西省南昌市),命手下将领越过南岭南下,只怕到时候英勇如将军也不能抵挡……”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看卢循的反应,继续讲道:
“现在我们手下全是些盼望回家的将士,突击何无忌,刘毅之辈,易如反掌。不乘着现在这个良机,却想快乐过一天是一天,你以为中央会放心我们?”
看着卢循铁青着的脸,知道有了反应,徐道覆又再次提高语调说:“今天的机会,万万不可失去。如果能先把建康夺到手中,摧毁晋国的根基,到时候刘裕回朝,却也无能为力。”
说完停了下来,想听听卢循的看法或是答复,结果卢循却不说话,急得徐道覆呀,可人家是主子,也不能催呀。便往后退了一步,深深作了一辑。义正言辞地说:“将军如果不同意,我就率领我始兴郡(广东省韶关市)的人马进攻寻阳(江西九江市),打第一战。”说完,头也不回的就往外走。
卢循一看,这小子哪里是来劝将,分明是来逼将的,但现在手底下就这么一名名将,不好好用,白白牺牲很是不值,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还是不得不为呀。
就在徐道覆走到门口时,急忙令人叫了回来,表明自己不是不想去,只是觉得,准备不够充分,可否缓他几个月再说。
几个月?几天都不行,就是现在!继续进逼道:“将军还在做什么准备?人马已经齐备。此次我们打算从水路进发,而造船用的材料我已经准备妥当。”
卢循听此一言,顿时迷惑了,想着我的刺史府(广州番禺区)到你的相府(韶关市)也不会很远呀,你什么时候开始?在哪里准备的?开玩笑吧?但看着徐道覆一脸真诚,卢循纠结了。
徐道覆却回之以自信的眼神。
那是否徐道覆都准备妥当了?接下来,进攻是否顺利?刘裕又会作什么反应?我们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