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杨家人便离开了这个住了十年的望湖村,房屋交由何村长看护。
虽然是清晨,还是能看出来是一个阴天,本来就雾蒙蒙的望湖村,这时更加雾霾,九岁的雨晴和十岁的日初忍不住回头,再多望几眼望湖村,却只见白色迷雾。望湖村啊,承载了他们快乐的童年,此一别不知何时再回故乡,这里小伙伴不知何时再相见。对于杨日初来说,这里还有一个好师父在此地,对于杨雨晴来说,这里有她喜欢的池塘,可以欢快的和哥哥游泳玩闹,还有她和哥哥的小窝……
一辆马车上,木柯驾着马车,马车上棚子里是杨起一家人,江林骑着马。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会想念望湖村的,我不愿意这样的离开它好久!”雨晴忧伤的说道。
“妈妈,我会想师父的,我还想去大泽湖里探宝呢,我想要那个神器!”日初也忧伤的说。
孩子总是对离开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思念,一种离开越久就越思念的力量从此让两个孩子总有想回来的羁绊,这是大人无法理解的,也许人的成长便是离开一个有一个地方,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爱情。日后小日初许多的梦里都有望湖村的影子,都会梦到他曾熟悉一草一木,对于望湖村的牵挂,依恋甚至超过了对梦界神秘的探索。
两个孩子离开家乡和大人们离开望湖村,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对于杨起来说这不过是一时的栖息地,离开只有淡淡的不舍,而汴梁城才是他的家乡,可汴梁城他呆了二十多年,才离开的,呆的烦了才离开的,并不很思念。他望着远方,想念着家中二老,还有疼爱的爷爷。“父亲的身体还好吧?爷爷年事已高,还在官场,一定不容易,如今又生病了。我一定要赶快回到家中,可如果行路太快,两个孩子经不起车马劳顿,毕竟是一个多月的路程啊!”杨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马车上的宋子微正在一本正经的讲着杨家的事,宋子微说道:“杨家是个大家族,我们属于杨家直系,杨家直系人数较少,你太祖爷爷只有一个儿子,就是你爷爷,而你爷爷只有你爸这么一个儿子,是三代单传,所以日初你在杨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你太祖父必定十分宠溺与你。你不可因为你的地位高,受太祖父的宠爱,便骄傲了,对于其他旁系的亲戚不要看不起,任何时候不要仗势欺人!但是也不要被人欺。”
日初和雨晴认真的听答道:“娘,我们会牢记的!”
宋子微继续说道:“杨家旁系有不少,主要的男性成员有,有两个你爷爷的堂弟,他们在京都外做官,和你父亲同辈有八个,他们其中应该有的做官了。而你们的同辈则至少有二十个,他们的年纪大的有十六七岁了,小的应该和你们年纪相仿。”
宋子微深知虽然杨家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暗地里却是勾心斗角,杨起的离开,旁系自然非常高兴,可以有巨大的利益,甚至于夺得家主之位,可是这回杨其回来,他们毕竟会心生怨恨,而这些怨恨会让杨家旁系会在暗中下拌子使心计,给两个孩子讲些杨家的事是很必要的!
正值夏天,路上风景很好,杨起无心观看,归心似箭,路上一走就是一个半月,期间走走停停,但是雨晴还是生病了,上了风寒。不过,喝了些药汤,并无大碍。
这一日中午,终于远远的看见一座高大壮阔的城池,杨起便知一定是汴梁城。所谓望山跑死马,走到傍晚,终于进入了汴梁城,此时汴梁城已经灯火辉煌了,日初和雨晴扒开帘子,望着外面繁华林立酒楼和商铺,往来之人皆衣着华丽,至少与大泽村的人们的衣着相比。他们期待着,在这个都城会有怎么样新奇。
夜幕完全笼罩之时,一行人终于到达杨府门外。江林便去招呼守门之人,打开大门,快去通报家主,少爷回来了!
守门人恨不得多张几条腿,一边招呼旁人打开大门,一边一溜烟跑去禀报。
大门很快打开了,大门后面不远处,有巨大的画着水墨画的石墙,一行人顺着大门便进入杨府。当然小门也不小,也能进入,然而杨起在杨家地位自然超高,又是多年未归,走大门是情理之中的。
家丁拉着马车,进入大门后,很快便停了。一行人下了马车,便往右拐在回廊行走,回廊里大红灯笼一对一对挂在两侧,格外明亮。日初和雨晴自然是四处张望有些好奇。走了近五十米,走廊又往左拐,又行了一会,一片波光映入眼帘,原来是一个很大的池塘在回廊边上,看不清池塘里到底有什么,好像是一些很大的叶子似得植物。于是顺着池塘再往远看,是另一个回廊,也是灯火通明。
有家丁回报,说大将军和家主在东阁等候,又往前走,发现回廊建在池塘之上,左拐右拐,终于来到一处阔气的房子前,这个房子是个两层楼。中间牌匾写着“东阁”两个大字。朱砂色的两根立柱在大门两侧,上面刻着一些龙飞凤舞的字,当然杨日初和雨晴并不认识。
杨起见东阁房门已开,便领着家人走入了东阁,看见爷爷在正中端坐,父母二老站在一旁,一些杨家人也在其后,站立正焦急等待。看到杨起一家人的进入,杨起的娘亲急忙赶了上来,细声小声说了几句,便抱起了雨晴。
杨起和宋子微站在中央,一同深施一礼,一起说道:“不肖子孙起儿,子微见过爷爷,爹娘,和各位了!”
杨老将军见杨起终于回来了,自然喜出望外,却板着脸说道:“你还知道回来!你这一走便是十年,不曾一次回来探望!不知是赌气啊,还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啊?”
杨起心知爷爷不会真心责怪,他懂得话里含义:一方面是说给旁人听,另一方面也是想询问一二。便答道:“孙儿自然不是赌气,原因有二,,其一,当年我在距离汴梁遥远的地方,找一个僻静之所,过了不长时间,子微便有了两个孩子,孩子太小,不能远行,我还得照顾他们妻儿,奈何分身法术!”
老将军和杨起的父母自然早就通过了杨起写的书信,知道孙儿有了一儿一女,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杨家其他旁系才刚刚得知,心中大震!心中必然乱作一团。
老将军点了点头:“你有了子女,的确不易走动,让我好好看看我的从孙子,和从孙女!”子微便小声告诉两个孩子:“快过去,给太爷爷和爷爷奶奶问好!”
两个孩子自然很听话的,便上前去:“太爷爷好!爷爷奶奶好!”
老将军虽然快到七旬,可是却同时很轻松的抱起了两个孩子,各亲了一下,小声说道:“你们要乖哦!”放下两个孩子,又喜悦的高声说道:“起儿为杨家添丁,自然是大功一件!可免收责罚,赏赐两个从孙子女各一个杨家令牌!”
让杨家旁系一阵羡慕和嫉妒,要知道杨家令牌只有杨家德高望重之人才可佩戴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特受宠爱之人也会有,比如杨起就有一块。
于是两个孩子便各自有了一块令牌,金色的令牌不太大,却微重,可能是稀有金属锻造的,日初见上写着“杨府”两个大字,背面却是光洁的。
杨起又接着说道:“其二,便是我结识了一位修仙得道之人,便随他修炼,如今我修炼已有小成,故返回家中。”
老将军屡屡胡须,便问道:“修仙之人我也遇到过,不过,他们大多在名山大川间隐居修炼,你能遇到便也是大机缘,又能随之修炼又有小成,自然又是大功一件!两件大功自然可以低得你的过!车马劳顿,快带
众人散去,杨起和子微带着孩子,回到属于自己院子,雨晴和日初自然每人一间屋子,两个孩子头一次看见这么好的屋子特别好奇,摸摸床上的软席,光润的红木家具,还有床上的丝绸帘子,感觉很不一样。只过了一会,因为太累,雨晴便睡去了。而日初没有修炼,却梦回望湖村了,梦境中竟然看见师父在山上炼药,便和师父聊了起来,新家以及修炼的事。碰巧的是,老道第二天醒来时,便想到昨晚的梦中竟然与日初聊天,想到自己是不是开始想念这个小家伙了!难道真是碰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