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一晃小日初已经七岁了,今天早晨他依旧在打坐。他长高了不少,原来嫩嫩的脸庞变得白皙了,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小嘴巴如淡淡的粉红花瓣色,而眼神透露出淡淡的坚毅。整个人有些飘然之感,可能是由于坚持练功的原因,身穿灰白色布衣,腰别束带和一把小石斧。
如今他虽然还在聚灵期,灵气在丹田内已经聚集不少。灵气若转化为灵力,便是法力的源泉,灵力随修炼者的境界的提升,而提升,而灵力时有消耗,这就需要补充灵气,补充灵气的方法一般有打坐练功,还有就是服用补灵丹。灵气的作用还有就是补从体力,锻炼体力却不能提升灵力。
现在小日初的体力已经很好了,这就是聚灵的效果,,他的体力可以如同一般十三岁的男童了,而单纯的力量还有欠缺。
修炼完毕,小日初回到家中,只见院子里爹爹和一个老头在说话。
杨起说道:“何村长,我要开办一个学堂,教孩子读书习字,让村里的孩子们学些文化,以后也有更大的出路。”
何村长就是曾经给杨日初家盖房子的望湖村村长,一个不太高的老头,小眼睛却显着精明。
何村长心知杨家来头不小,并且乐善好施,曾帮助村里人治过病,在村里名声极好,现在又要办学堂,岂不是一个大好事。何村长便非常高兴的说:“如此这般,甚好!村里人靠打鱼打猎为生,还是很苦的生活。学习读书写字,是为孩子前途着想。这个学费嘛”
“学费自然是不收的,村里人又没什么钱财,我有不缺钱财。不过招收的孩童应该在七岁到九岁之间!”杨起淡然的说道。
何村长听到不用交学费,自是非常高兴的说道:“这太好了!不过肯定有村民愚昧不解,老头我去好好宣传开导。”
杨起又说道:“你统计好人数,尽快报与我,我好开始讲学。”
何村长答应便告辞了。
为什么杨起要办学堂呢?
一方面杨起一直处于聚气期已经六年多了,没有突破。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与老道求教,老道便説:“你修炼时年纪已大,虽慧根很好,修炼进度难免慢与他人,资质好的人,从小修炼一般五年可突破,而你修炼之时,快到了而立之年,自然所需时日很长,我预测你在修炼十年可以突破!
另一方面杨起的两个孩子也到了读书的年纪,杨起那是上过太学之人,杨家又是名门望族,对于子女的教育自然格外重视。本着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的想法,便萌生办学堂的想法。
其实还有一个潜在原因,杨起仕途不顺,修道亦不顺,总得找点其它的事啊。教学亦可造福一方,不失为一个好事!于是便有了刚才与和村长的谈话。
日初听说爹爹要办学堂,自然也是高兴,他求知欲强烈,好奇心也强烈。在饭桌上他便问父亲:“学字是很有用的,可以阅读书籍,可我会读书啊!我还用读书么?我只学字便可,字意思懂了,我就能读懂书了。”
杨起严肃的说道:“学字只是皮毛,是小道耳。而读书,学国学,是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大道。不懂礼仪,不知道理,怎么立足于世呢?”
杨日初听到父亲的话语才如梦方醒,答道:“原来如此!我一定随父亲好好读书!我要懂得更多的道理和礼仪!”
杨起这才露出笑容,心中想道:“日初还是很懂事的,需要好好培养!”
一旁的雨晴嚷着要读书,宋子微知道安慰道:“你肯定要读书的!先吃饭吧!”
吃完饭,日初就去找木柯学习武术去了。在池塘里,竖着若干根木桩,日初正在快速走木桩,木柯告诉日初这可以练习身体的协调能力,若练得好,便须在木桩上练习斧法!如此才能更上一层楼。
木柯见日初走得挺好,便高兴的说:“你绝对是练武的可造之才,日后必定超过我,作为一个武术大家!今天起你要在木桩上练习我教你最基本的三十六路斧法。
在木桩上行走已经不易,如今还得在其上练习斧法,对于一个七岁大的还是的确很有难度。
只见日初拿出小石斧,一招一式便在木桩上练习起来,虽然显得很笨拙,却已经难能可贵了。
期间落水数次,然而一种执着的倔强浮现在日初白皙的脸庞上,不认输不气馁,让木柯大为赞叹。
快到中午,日初回家换了一套衣服,结束了上午的训练,
吃了午饭,妹妹雨晴嚷着要哥哥陪她去游玩,于是杨日初便领着妹妹去他们曾经建的小窝处玩,小日初和妹妹比爬树,看谁爬的快,他们爬的是一个低矮的树,虽然只有六尺高,却因树皮比较光滑,难以攀爬,小日初比妹妹高上半头,手臂上肌肉凸显,而妹妹柔柔弱弱,结果不看便知,妹妹雨晴明显是先爬的,日初不紧不慢也开始爬了,妹妹爬到树的一半就滑了下来。很快日初爬到树顶,妹妹不爬了,在地面上看着哥哥爬,
“不玩了,爬树没意思,我听村里小伙伴说:“山顶有一个庙,我们去看看啊?求求哥哥!”雨晴开始卖萌撒娇。
“去山顶,离家太远,也许会有危险!”日初一脸正经的说。
“哥哥,你的斧头那么厉害,我看你都能劈倒树木了,这附近没听说有野兽,没事的!”小雨晴有条有据的说,很可能已经筹划了好多天,想要去峰顶看庙。
听妹妹说的挺有道理,日初对自己的斧法也很有信心,相信有危险也可以化解的!就欣然同意,其实日初早有想法,他知道父亲经常上山修炼。
小山不高,却有几十丈高,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明显这是上山之路。爬到半山腰,雨晴便蹲下不走了,“太累了,哥哥!你背我吧!”
于是日初背着妹妹,继续上山顶进发,越走道路越陡峭,日初体力惊人,终于爬上山顶。到了山顶果然看见一个庙,庙前一个香炉,两个孩子摸摸香炉,很烫,闻闻味道,好香啊!围着香炉玩了一会,便向庙门走去。
“有人么?”妹妹小声的问道。无人回答,“有人么?”日初稍大声的喊道。也无人回答。他们便进了庙门,发现庙里也有一个香炉,再往里走,突然看到了个老头盘坐着。
吓的雨晴叫了一声,日初到还算镇定,也退后几步。
老道被叫声唤醒,见是两个孩子,好像很紧张的样子,也没有责怪他们擅闯之罪。老道大笑,扶着银色的胡须说:“你们是谁家的娃娃,怎么跑到我的庙里来?此处地势及其陡峭,你们竟能爬上来,可见你们很厉害啊!”
日初答道:“我是杨日初,我爹爹是杨起。我看爹爹总来山上修炼,便很好奇,便来玩耍。喊了几声,无人应答,我们便以为没有人,误闯入来,还望爷爷不要怪罪!”
老道一听是杨起的孩子,再一看和杨起还挺像,说话有条理,不简单啊!便有收徒之心,“杨日初,你多大了?你带着你妹妹怎么爬上来的?”
日初恭敬的答道:“我七岁了,我父亲给我一本关于修炼的书,我看着书自己修炼,木柯叔叔也叫我武术,所以我身体好,就背着妹妹爬上来了。
老道一听大为惊奇,小小孩童竟可看书自己修炼。走进探查小日初的丹田,发现丹田内聚了一些灵气!老道心说:“难道这孩子是修道奇才?我一定要收他为徒。
要知道老道道法高深,数年不曾收过徒弟,和杨起只是因为聊得投缘而成忘年交!
老道又探查日初的慧根,发现有五条灵根,本是好事。却是金,木,水,火,土,一样一条,这几乎被修仙界定为为灵根,有废灵根者若修炼法术,极为缓慢,修为成就没有高者。瞬间老道放弃了收徒之心,虽说小日初也算奇才,悟性和毅力极佳。慧根之说让老道深信不矣。
老道思考着,日初见老者摸着自己头脑,也许是对自己的慈爱吧。
“爷爷,若没事我俩就先走了。”小日初说道。
老道见他们要走,心中还很好奇,问道:“杨日初,你读的哪本书啊?
日初答道:“《修炼基础篇》,上面有很多图片,我照着学,还有好多文字段落,没有读懂。”
老道心想,那不就是自己给杨起的书,小家伙悟性不错,我可替杨起教导一番。便回头找出好几本初级修炼书,便领着两个小孩来到庙外的丹炉前坐下,拿出一本《修炼基础篇》,递给小日初,问道:“你哪里不懂,也许我可以给你解答。”
小日初一听老爷爷要给自己解惑,十分高兴,拿着书,说出十多处不懂之处。
老道一一解答,让小日初恍然大悟。
老道见日出悟性极好,便十分喜爱小日初。
约定了明天再来,日初兄妹便下山了。下山路上,小日初背着妹妹,妹妹早已经睡着了,不顾夕阳余晖十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