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十年,距金人铁蹄初次践踏中原的靖康年间已逾十余个年头,金国上下渐渐志骄意满,耽于享乐,无心进取。而中原汉家男儿中,却于国破家亡之际,涌现出不少英雄豪杰,前仆后继,戮力征战,为赵家天子挣得了一时喘息之机。南宋朝廷虽几经流离,却终于站稳脚跟,凭着韩世忠、岳飞等名将连破金兵,宋金两国渐成南北分峙之势。
却说江西信州龙虎山上清宫,本是张天师仙驾驻临之所,可是连年兵灾,除了金兵,更有各路山匪盗贼,使得这仙家福地也免不了遭了兵火之灾。数日前便有一伙不开眼的蟊贼攻上上道宫,意欲大肆劫掠一番。却不料道宫之中常年养着三五百熟习枪棒的道兵,征战杀伐的手段比正规军队还要厉害几分,这一伙盗匪不过是流离此地的难民乌合而成,哪里是道兵们的对手,眼看就要被一网成擒,却有几个身手灵巧的汉子,趁乱潜进道宫内院放起火来。道兵们忙于救火,只好放任残余的盗匪脱困而去。
这场大火一发便不可收拾,众道士们乱哄哄的提水救火,却哪里来得及。几个有道行的道官急忙掐诀念咒,呼风唤雨,哪知道只见狂风乱卷,雨点却一滴也不见下来。幸亏有机敏的道士提议,将外围的几重院墙推倒,阻住了火势。饶是如此,上清宫的宫阁楼馆依旧被毁去了三成。可恨的是那伙盗匪的首领,临走时还放话道,隔个三五日必定要带来大队人马洗劫道观,将山上的臭道士们逐个赶尽杀绝,鸡犬不留。道宫的大门外墙尽毁,削弱了防御的手段,若真有大队人马杀到,可是大大的不妙。因此主事的道人下令,山门附近,加派人手巡逻,令三百道兵就驻扎在断壁残垣之间,枕戈待旦,防备着盗匪再度来袭。
与山门前的紧张肃杀截然不同,道宫深处的一座殿宇破败不堪,周围荒无人迹,似乎多年来无人打理。此处乃是上清宫天师府中的一处禁地,传说殿中镇压着一众妖魔。数十年前这一伙妖魔祸乱天下,幸赖天师真人出手降服了,尽皆镇压在这座道殿深处。这一传说流传甚广,但莫说附近的百姓了,就连年轻的道士们也不肯轻信。要说这数十年来为害天下的,有哪个狠得过金人鞑子,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妖魔,天师有大神通,怎么不见把金兵收了去,只知在自家里装神弄鬼。不过要说起来,这里还真有些邪门儿,不管阴天晴天,这座殿宇周遭都是一派愁云惨淡的气象,时不时还有阵阵阴风,寒意渗人骨髓。除了道宫中的真人每年要检查一次殿门上的封批,等闲时便再也没有人愿意靠近。平日里还有两三名仆役在墙外逡巡。今日有贼人侵扰,能用得上的人手都调到前面去了,这座荒败的殿宇周围更是连一个鬼影子都见不着。
就在天色似明未明之际,一名身着青色道袍,身形矮小佝偻的年迈道士,从西面回廊悄悄潜入,来到了这座破败不堪的殿宇门前,抬头一望,殿门上方的匾额虽然漆皮剥落,蛛丝联结,但依旧隐约可见四个大字——“伏魔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