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深思熟虑后,决定接纳项天的意见,找个由头向谢家退婚。但是他也为难此事,毕竟对方也是个佥都御史,你说退就退,岂不太把御史大人不当干部了吗!正为难如何是好之际,项天主动接下了这个看起来万分棘手的任务。(其实也是他最终目的的任务)。
七天到了,项天向刘鸿告别,准备到前线赴任。当时的前线是中前所(军屯,是个小的城市)。当时的守将是赵率教,是一个当时还籍籍无名,后来却名扬天下的人。明史里,袁崇焕后来的死党有三个,分别是祖大寿,赵率教,还有何可纲。
项天知道这人,但是他并不认可这个人的将才。他认为赵率教守有余而攻不足,不堪当大事。事实上,这个评价也没错,但是,在那个险峻的局势下,其实能守住也就是赢了。凭借羸弱的兵力,对抗四万骑兵部队,那是个比较不靠谱的事。可是项天没觉得。这个在图书馆里读史批史的热血青年还没有真正理解战争的真谛,虽然他曾经帮助刘鸿总兵打赢过一场战争。
另外。以貌取人总归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明史对赵率教的描述,让项天在自己的意识里觉得他可能是个儒将。但现实给他泼了盆水。赵率教同志,其实是个不修边幅的人,胡子拉碴,膀大腰圆的。也难怪,身为武将,干的就是刀头饮血的行业。明天能不能活着都是个事,没时间刮胡子是可以原谅的。毕竟向子路先生那样死不脱冠的人,还是不多见的。
项天不这么认为,他可能三国演义看的太多了。觉得在战场上能进退自如来去生风的,都得是赵子龙那样的白袍将军或者周公瑾那样的帅才。眼前这个大胡子的赵率教怎么也和自己的意识对不上号。
赵率教自己出营来接,并未带什么仪仗,对这个新来的副使大人,他也不怎么感冒。也难怪,你项天大人出茅庐才几天,我赵某砍人头升官的时候,你连秀才还都不是。他想的对,项天确是秀才也不是,举人也不是。按照当年的秀才标准,放在今天也得是个硕士研究生,而项天这个专科生只能对自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
不过赵兄的第二个想法倒是没有错,这个书生是来打仗的,但是他没有实战经验,让他指挥作战是会坏事的。
项天看看赵率教,说了声赵将军请。“项使君请!”“来来来,你我携手而行”。就这样进了大帐。
赵率教同志时任参将,三品官。项天时任辽东副使,从四品。但是按以文治武的原则,他的地位和权力比赵将军稍微的高一些。这个安排,是把一场命运未知的战争从扑朔迷离,转变为一定失败。客观的说,项天同志和之前那些吃败仗的指挥官一样,都渴望胜仗。但书案里读兵法毕竟不同于上阵杀敌。挥舞着马刀的敌人可听不懂什么是孙子兵法,他们的信条就是砍死一个算一个。
赵将军按照惯例客气了一下,准备把战斗的指挥权让给项大人,毕竟这是朝廷派的特派员。如果是一般的特派员肯定会客气客气也就算了。但是项大人明显不一般,他竟不知好歹的在赵率教手里接过了大令。他没有看到赵率教那一刻的脸色,或者是看到了也并未在意。他的热血正在沸腾这,那金戈铁马的理想,就在这一刻被激活。杀敌!杀敌!杀敌!
第二天,阿敏照例派人来骂阵,小校报进帐中。项天怒不可遏,就要出战。赵率教一挥手,“使君,敌众我寡,不如不予理会,等他士气低落,再战不迟!”。项天本也是个慎重的人,但是多日的压抑情绪使他没能控制自己,他想让这场战斗的胜利来平复自己心中的沟壑。他有些不耐烦的说,“赵将军,我来下命令,一切的后果由我来承担。”。赵率教知道多说无用,也就闭上了嘴巴。但是他还是暗自扣下了六千五百人,正是这些人,成了后来反败为胜的根基。
今天的项天换了一副完全不同的装束,脱下了官服,穿上了一套银甲。他装备好了,要和后金军们玩玩,真正的玩玩。
“赵将军,我带一万人前去迎敌,张云,赵羽两位校尉为我的左右翼,你坐镇中军负责接应!”顿了一顿,他又说,“项天是个文官,未曾经历战事,今日请缨前来,一心只思报国。求马革裹尸而还!但诸位珍重,来日,能为国家柱石!”
大家看着这位项使君,发现了他眼中饱满的热泪,也不禁都有动容。这个人和那些只会指手画脚的庸吏不同!
一万人在城外列阵,明军这般是项天在最首,虽然他是个目前连长矛都抗不利索的人。但是效果是明显的,得将士心,同仇敌忾。
没有废话,没有喊杀声,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阿敏的部队机动性强,人数多,项天的部队仗着这股气势,战场暂时陷入了胶着。
阿敏的部队在明军不要命的打击下,也损失颇大,他挥了挥令旗。示意部队后撤。项天在激动之下,没能意识到这是诱敌之计。他刚刚砍死了一个骑兵,也中了两刀,鲜血的刺激让他更兴奋起来。他想他会是这个时代的卢象升!
卢象升不是量产货,就像世界上不会出现第二个项天一样。
项天只带了两千人随着阿敏的方向追了下去。阿敏一直败退。项天一路追赶,这次他没有想过谨慎。进攻顺利的时候,也便是中埋伏的开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项天应该意识到,兵力对比项天占劣势,就算是受点小损失,怎么就这么快败退了呢!
这是个阴谋!
项天追至一片开拓地,阿敏不见踪影。他叫过向导官问道,“这里是什么所在?”,向导官欠身回答,“大人,这里是前屯,在向前走,就是敌人的腹地了,我们收兵回去吧”。
“你们在此等候,我带五百轻骑继续前进!”向导官不再多言,静静退了下去。
千钧如烈怒铉张,我雄武兮大明强,我雄武兮天下壮!项天挥舞着手中的马鞭,下了一道军令。“马必喘汗,人必带伤,刀必见血!违令者斩!”。将士们看着自己的首领,像是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他们一路追了下去。
追了下去,就陷入了重围。四万对五百的合围。战争毫无悬念。虽然意气之勇,奋力杀敌,终究寡不敌众。五百勇士在杀伤了近300名后金骑兵后,所剩无几。主将项天重伤。
在剩下的十余名骑兵不要命的保护之下,项天突出了重围,单人单骑!一路逛奔而去,五百骑兵全军覆没!项天来不及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懊悔。他只能继续狂奔。那十几名士兵用自己的生命打开了一条通道,为他赢得了时间。他的命是这些人的命换来的,他要珍惜自己的命,为他们复仇。
不知道什么方向,不知道走了多远。他眼前一黑,就晕倒了过去,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