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御史过了把瘾,整治了无法无天的权贵郭盖,就此踏上赴任的道路。或许他没有想过,武定侯世家之所以如此之久而立朝不倒,不是那么简单的。他这次整了郭盖,也便是整了郭盖的那些姻亲们。而郭盖的姻亲,基本都是狠角色。
对于项天来说,他还不曾意识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总以为朝廷钢刀虽快,不能杀无罪之人。问题在于,郭盖兄可不这么想。从兵马司出来,没回家,而是直奔皇宫。去找他媳妇的姐姐。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大姨子。另一个身份是皇帝大人的老婆。大家知道,皇帝的老婆实在很多,但这位的确是个比较重要的主。她的封号是荣妃,宫里没有皇贵妃与贵妃。她便是皇后之下第一人了。
有必要说,君昏不仅仅是臣暗,老婆也差点。当然皇帝大人除了木匠活之外也需要夫妻生活。所以对老婆一向宠爱有加。当然这个老婆也比较会来事,所以客奶妈觉得也很顺眼。对她也就放任了。导致的后果是这位荣妃娘娘实在是飞扬跋扈,枕头风赛过龙卷风。
郭盖的这番哭诉,让她勃然大怒了,她决定给这个叫项天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当然方式方法可以商量,目的最重要。一个字一句话一个中心一个基本点,这个项天实在不应该活着。
可以说,娘娘大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至少她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妹夫都是彻头彻尾的草包。她决定找个狗头军师来出出主意。。。她找来了崔呈秀。对此我也不清楚,崔呈秀同志人缘真好,客奶妈喜欢,荣娘娘也喜欢,莫非还有其他方面的特异功能不成。
崔兄分析一番,认为放项天到外任巡按有尾大不掉的后患,也不便控制。不如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留在京城慢慢收拾。只要在眼皮底下,不愁没把柄。抓住你个事,直接干掉。
晚上睡觉的时候,天启兄似乎兴致很高,说起了对对子挫败后金气势的项天。可惜他就要到关外赴任。不能随侍左右了。这句话正合了荣妃的心,她顺着话头说,皇上何不把项御史留京呢。项御史在都察院供职,皇上可随时召见。外任巡按是个苦差事,翰林清贵,恐不能承受。天启点头称是。他对自己的爱妃如此体恤朝臣而骄傲。当晚的功课做得非常好,快三更了还没够。荣妃暗自想,你是吃了药了还是打了鸡血了。不过想是这么想,他对天启兄的表现还是满意的。心说你要每天都能这表现,我何苦还找别人帮忙。
早朝时候,天启兄连打了几个哈欠。。。都是晚上太辛苦闹得。没等有大臣出来奏本。他便主动发问。项爱卿何在?吏部司官李学谨出班回应,启奏圣上,项天外放辽东巡按御史,两天前已经赴任。
天启点点头,说了句,项天是翰院之才,朕有心历练,让他充任御史,巡按御史巡视九边,代朕巡狩,也是大任。但朕求贤若渴,身边需要此等人才。着吏部传令,项天召回京城,以五品衔,仍在都察院行走。
群臣中很多替项天高兴,也有人嫉妒,唯独郭盖与他们都不同。他暗暗窃喜,这个效果在他的掌握之中。只要你回来,啥都好说,就怕你不在身边。
刚学会骑马的项天走的不快。和其他外任官员不同,他没有带随从。也没有坐轿子。身边也只有个刘福跟着。吏部的飞票很快就到了他的手中。
刘福深为项天有如此的圣眷恩遇而由衷高兴,项天却更多的是诧异。巡按好好的,怎么忽然改为五品衔回京了。这中间谁做了手脚或者谁在提拔?用心如何,总归是不得而知。
回京后,他得到了自己的新官职。都察院巡城御史。这是个五品的官,主要负责京城的治安问题,处理突发案件,审理日常杂事。他暗自琢磨,这职位也算不错,怎么就忽然落在了我的身上。毫无征兆。
百思不得其解后,也便不想这事了。你有砌墙术,我有过墙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现在想这个干什么。想开了,也就自在了。不再纠结了。
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到谢石那里聊聊天。偶尔兴致上来,还会下个围棋,号称“手谈”。据说这里面的东西高深莫测,项天总输。谢老头倒是高兴了,高兴了就什么都说。
更为重要的是,他拜会了孙承宗。并得到了孙承宗的赞许。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孙老爷子可不常夸人,夸两句回去偷着乐去吧。孙承宗默许了他不入东林党,却享受东林党待遇。
也就是这件事,最终救了我们的项御史。
额外的说一句,项御史审案是有两下子的,被治下的百姓称为项青天。传说项天断的一个案子传至今天,仍然耳熟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