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过去三年,小王荀已经十岁了。这一日早上,王荀和平时一样起的早早的,一路小跑爬山后山,打了几趟拳。等到日出十分,王荀按照老道教的吐纳练气之法运气。待得太阳高高升起时方才收工,此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能见到王荀口鼻间有一股紫气没入。王荀仔细的感觉了一下,觉得今日和平时大有不同,好像有一团热气在全身游走,温暖着五脏六腑十分的舒服。
练完功,王荀又一路小跑到山上的道观里。王荀自小练拳练气,身体就比别的孩子壮士,吃的也比别的孩子都多。李文山时不时的还带他去老道那里打打秋风,每次上山,老道都会给王荀炖药膳。吃完药膳之后王荀都会感觉全身上下有一股热流似的,但是想仔细感觉的时候却又察觉不到了。王荀吧自己的感觉告诉了老道,老道士把王荀从头摸到脚检查了一遍,抚掌大笑,直呼后继有人了。后来老道和李文山商量着,收了王荀做关门弟子。
从此王荀每天练功以后都会跑到山上的道观中由老道亲自教导,话说老道可不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不为过。李文山自视甚高,但是每次谈到老道只有两个字“服气。”老道不光能问,更是有一身的好武艺。王荀曾亲眼见到过老道单身举起观外的石碾子,这单手少说也有五六百斤的力气。别说老道如今已经八十高龄,就是壮年的小伙子也没有这么大劲啊。再加上老道鹤发童颜,一身青色道袍,看起来活像是陆地神仙。
王荀一路狂奔来到道观,正见到师兄葛万鹏在山路上挑水。葛万鹏是老道捡来的,之前连年的战乱,弄得民不聊生,刚生下来的孩子自认为养不活的,就都扔到山里自生自灭了。八成的孩子都得喂了野兽,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碰到猎户,被收养起来,葛万鹏就是个幸运儿。三个月就被扔到了山里,碰巧老道采药时遇到,于是就抱回家收养了起来。名字取自“鹏程万里之意。”
从小喝兽奶长大的,后来跟着老道习文练武,深得老道喜爱,不过老道总是感叹他资质不佳,不能学到自己真传。道观里有两个大水缸,每天早上开始,老道都会要求葛万鹏从山脚下的小溪挑水上山,要每天把两个大缸挑满。
这还不算,随着万鹏越来越大,老道还用铁沙给万鹏做了一副二十斤重的绑腿。每日让万鹏带着绑腿挑水。要是一般人别说挑水了,空着手爬这么多次山都难。可是葛万鹏楞是坚持了下来,实属不易。随着万鹏越来越大,挑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早要四个小时才能挑完,如今一个小时就能挑完两大缸水。
可是老道却还不满意,用他的话,什么时候能做到半个小时挑满,才算合格,到时候会传授给万鹏聊下功夫,如今只不过是在打基础而已。每次看到师兄带着一副铁沙袋挑水,王荀都会不由自主的觉得腿酸。
来到道观看见老道正在打太极拳,王荀也不见外,见了声师父,到了观内,往八仙桌前一坐,拿起茶壶,对着嘴就是一通牛饮。老道打完拳进来,看见徒弟如此糟蹋自己的好茶叶,对着他脑袋就是一个暴栗。“臭小子,哪有你这么喝茶的,想喝水水缸里有,抱着喝个够去。”王荀揉了揉脑袋,别说,师傅这手劲可真够大的“师傅,我要是把水缸里的水喝完了,师兄还不得和我急啊。”“哼哼,你师兄可比你强多了,这一缸水不过二十分钟就能挑满,上下山一个来回不过五分钟。基本功快练好了。”“那师傅,你是不是该教他什么功夫了,带上我一起行不行啊。”老道捋了捋雪白的胡须“你还差得远呢,等你骨骼长成了,再学外家功夫,先把你的气功练好再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说到练功,王荀想起来早上的时候感觉到的一股热流。“师傅,早上收功的时候我好像觉得胸腹之间有一股热气流动,左冲右突的怎么也出不去,这会还闷在胸口呢。”老道一听,眼中射出两道精光,抓起徒弟的手腕,伸指一探。然后松开手指,在王荀胸腹间连着点了几个位置。王荀就觉得那道热气顺着师傅手指点的几个位置慢慢流动了起来,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循环,十分的舒服。刚想出声询问,就听到老道说“禁声,按着这几个穴位,试着运功,让真气沿着这条路线走。”
王荀赶紧盘膝打坐,按照师傅点的几个穴位开始运功,慢慢的,就觉得热气慢慢从这几个位置扩展到全身上下。形成一个大的周天,而这几个穴位之间,又有一个小的周天运转着。老道的手指一直搭在王荀的手腕上,感到徒弟能独立运功了才撒开手,含笑看着徒弟。老道十分的高兴心想“真是一个好苗子啊,想当年,我直到十八岁才练出来气感,当时就把我师傅高兴的不得了,如今这宝贝徒弟,才十岁就有了真气,可是少有的奇才啊。”
自古道家以内功为主,外功为辅,有练气化神反虚之说。分别说的是练功的几个境界。在这个热武器兴盛,国术衰败的时代,能够进入练气的尚且还有几个,大多数人只要资质不是太烂,练上个四五十年还是能进入的,可是化神可就不容易了,此时人们就能练出一身的罡气,可收可发,甚至还能离体伤人。这反虚境,世间少有,传说中的张三丰,苏乞儿等人也许进入此境界了。如今王荀以十岁的年龄练出气感,怎能不让老道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