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今天康熙宁决定要召开《就目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正,党性纪律不严”整顿活动动员大会》的专题会议后,肖轩昨晚匆忙的结束了跟李霞的“战争”,就赶到了市委,加班加点准备今天的材料和讲话稿。
紧赶慢赶的,经过反复修改,康熙宁的讲话稿也出炉了。
他这个市委书记秘书的确是很辛苦,这点不得不承认。不仅要负责康熙宁的各种讲话稿,而且康熙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都得由他来操办。
以前的市委书记的秘书,顶多负责书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讲话稿这类的事都由综合一处的处长代写,也就是由李霞负责,上任市委书记的稿子几乎都是出自李霞之手。
康熙宁刚来的时候也是由李霞写,说实话,李霞的稿子写的确实好。
领导读起来的时候,丝毫感受不到字里行间女人拖拖拉拉的那种味道,有的只是领导雷厉风行的一种风格,没有那种长话连篇的大话套话,有的只是干脆利索,简明扼要的篇幅。这也是为什么领导都用她写讲话稿的原因。
李霞做的工作怎么会被肖轩替代了呢,这主要还是李霞刻意给他创造机会的原因。
事情的经过是,那时肖轩还在综合一处,康熙宁也是任职不久。有次李霞请假,正好过两天要召开市委全体人员会议,李霞就把重担压在了肖轩身上,由他来执笔替李霞写康熙宁的讲话稿,肖轩不辱使命的完成了此项工作,在李霞把稿子给康熙宁审阅的时候,康熙宁还连连称赞,只是问李霞,为何稿子的风格不像她以往写的,似乎多了点贴近于实际。李霞毫不隐瞒的告诉了康熙宁实情,并向康熙宁推荐肖轩。
因为这个不一般的女人,凭借直觉,感觉到康熙宁上任后绝对会把目前这个上届书记遗留下来的秘书给换掉。
她的目的就是想给肖轩创造机会,让康熙宁重用他,她的想法也如愿实现了,是肖轩的荣幸,还是李霞的中意,这里面就复杂的很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反正就在第二天肖轩成了康熙宁的秘书,从此以后,康熙宁凡是各种会议,各种场合的讲话稿都是由他来负责。
李霞和肖轩自己直到现在都一直认为,他能从一个普通的科员,直接到市委书记秘书的位置上,完全是李霞给创造的机会。
其实不然,只能说李霞的推荐,让康熙宁选择肖轩作为秘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决定性的作用是省里边那个为肖轩向康熙宁打招呼的人。
李霞以这样的方法向康熙宁推荐肖轩时,正好是省里边那个人打了招呼以后,那时康熙宁还犹豫不决,一直观察着肖轩,可通过这件事后,康熙宁最终按照省里边那个人的想法做出了选择。
康熙宁会组织召开会议,自昨天从楚南回来后,肖轩心中就有了这个想法,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肖轩想昨天的事,今天就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而他不知道的是,康熙宁已经通过全盘考虑、周密分析后,才果断的做了这个决定。
今天康熙宁要召开专题会议的消息,还是昨天晚上他跟李霞的那场战争刚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黎旭南打电话跟他说的,这也是康熙宁对黎旭南交待过的。
昨晚肖轩以火急火燎的形式投入了与李霞的作战中,接了黎旭南打来的电话,知道这个消息后,又以火急火燎的方式简单的跟李霞收拾完凌乱的战场,偶尔才火急火燎的赶到市委的办公室里,确切的说那是康熙宁的办公室。就像前面说的,通宵达旦的准备稿子。
由于参加会议人员众多,小会议室太小,大会议厅不够用,所以把会议的地点定在了市委大院三号楼的大礼堂里。
参加人员除市委领导班子及党委委员、还有市政府领导,还有政府机关各部、各职能科室的各级分管领导。会议九点半正式开始。这次的会议由市委组织,既然是事关干部队伍的事,自然是由市组织部长孔德全主持。
大约九点一时的时候,所有人员都陆续入场完毕后,康熙宁、余文才等一行市委领导班子成员才分别入场。
同时所有人起立迎接,礼堂里想起了雷鸣般热烈的掌声。待各位市委领导到位就坐后,下面则是鸦雀无声。
这时肖轩才注意各位领导的座次。
位居正中的是市委书记康熙宁,左侧依次为市委副书记,也就市长是余文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孔德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秋国、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虎、宣传部长陈树林、右侧依次为市委常委,秘书长黎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翔宇,市委常委,副市长胡莉蓉(女)、市委常委,副市长邝书齐、市委常委、东阳军分区政委于秀波。
官场要排坐,既是特定场合下的需要,也是体现个人在领导班子中的身份地位。
国际上排坐的惯例通常是右上左下,即右为大左为下,而我国排坐的惯例正相反,主要是沿用古代遗留下来的标准,中央为大,以左为尊,即:左为大、右为小。
这些曾是肖轩刚入官场,在综合一处的时候特意请教过李霞才得知的。从市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座次来看,肖轩也明白了他们在市委当中的地位。肖轩心想,黎秘书长在市委里竟然还排第三,这是他想不到的。
台下除了市委委员(也就是各县委书记、县长),还有市政府等其他领导成员,其余的就是各职能部门科室的什么局长、处长、科长的一干人等。
肖轩进来的时候就选择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他现在正在下面最后边一排最右边的一个位置,会议还没开始时,刚开始还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他只是笑着回应,并没有热情似火的跟人家扯上两句。肖轩很明白,这样的场合,以他的身份要是跟谁掰上几句,就算别人不瞎想,可被康熙宁看见的话,那就不能保证,难免不会多想了。
所以肖轩一副让人感觉很难接近的样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老实实的等着会议开始。
会议开始后,首先是由组织部长孔德全宣布会议开始,并对这次整顿活动的目的、指导思想、及组成领导和人员分工进行了明确,然后请市委书记康熙宁做指示。
康熙宁先看了看放在桌子上肖轩写的稿子,可是当康熙宁一张口,肖轩就听出来了,他不是在照本宣科,而是用自己的话给全场所有人员作指示。
康熙宁先是说了几句开场白。
同志们,刚才德全同志对这次活动的目的及指导思想等,都做了重要的说明,我觉得非常详细。
昨天下午,我和文才同志通过进行了沟通,主要是针对领导组成,人员分工这块进行了商讨,结果如刚才德全同志所明确的一样,在这我不作重复。
下面我主要围绕两点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是这次活动的意义
这次整顿活动的意义,主要是纯正我们政府的党性风气,希望我们每名同志要认清。
这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目前省委大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以省委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心为依据,我想,省委要抓的,也就是我们要抓的,省委要抓的,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
说这话的时候,肖轩听出了康熙宁的言外之意,那就是康熙宁是打着省委的旗号开展的此次活动,而不光是他康熙宁自己一时头热想起来的,这也是东阳目前的政治格局迫使他只能做这样的选择。
自康熙宁到东阳后,得知上届市委书记就是被余文才使用政治势力给排挤走的,所以康熙宁到了东阳,一直是如履薄冰,起先不敢有丝毫的动作,这也是余文才眼里能够容得下他的原因。
面对战争,是需要足够的信心、足够的实力、足够的谋略,才能赢得胜利的。
康熙宁刚来时,他相信终有一天掌控东阳政坛的一定是他,因为他很有信心。以他的政治手段,和谋略,他也能够冲出重围,击溃对手,因为余文才跟他相比确实相差甚远。。
但对于初到异地任职的他,唯一没有的,也就是最为关键的,那就是实力。
直到康熙宁先后把市委秘书长黎旭南和市组织部部长孔德全收为麾下,变为圈内人后,他才慢慢的感觉到自己的队伍在强大,
即使有了这两员大将,可还不足以与余文才抗衡,于是他想到了既要不断发展自己,也要慢慢削弱对手。
所以在上个月参加完省委的专题会议后,他就开始着想,怎么削弱余文才长期盘踞的政治势力。
然而这些对于肖轩来说,他又怎能清楚康熙宁的想法。
康熙宁可以把他看透,他也不见得能把康熙宁看懂。
这就是领导,道行深的领导,修炼成官精的领导。
整个会议下来,肖轩听的最认真,记得最紧,感触最深的应属康熙宁的第二段话。
康熙宁讲的第二段,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这时候在场的每个人不认真竖起两只耳朵听的话,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二是我谈谈个人对此次活动整顿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我想啊,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自古以来的古训,古代如此,我们现代更如此。古代有规矩,我们现在就有制度,现在的制度很系统,也很健全。在以前,我们某些领导干部不按照规矩来,也不按照制度办事,这就难免给人有点坏了规矩违反了制度的感觉。可是,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还是认为国家培养人才不容易,所以我们抱着能批评教育就批评教育,能不处理就不处理的老好人思想来对待。正因为如此,结果导致当前我们个别领导干部不分场合,不顾别人,既不注重党性修养,也不注重个人原则,还不注重自身形象,搞一些有损党的形象,有损政府名誉的一些事情……
说到这的时候,康熙宁一副义正言辞的表现。说话的语气也说明康熙宁心里有股火,给人一种威慑感,这时候谁都明白,谁不重视,谁就会触犯霉头。
肖轩心里也很明白这说的就是楚N县公安局副局长雷叶雄,这一招含沙射影只是谁都听不懂而已。但有不分人会很自觉的把那个个别人跟自己联想到一块。
康熙宁接着前面一段,最后说出了一段另所有人惊愕失色的话,包括余文才。
“东阳人民饶恕不了这样的领导干部,东阳政府也容纳不了这样的干部,市委更是容忍不了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之前我也说了,与余市长已经商讨过了,此次活动中不管发现谁,要是出现有损党的形象,有损政府名誉的人,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市委能处理的市委处理,市委处理不了的,上报省委处理。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康熙宁讲完话后,根本没有给余文才讲话的机会。
看来康书记已经做好准备了,帷幕渐渐拉开,康书记肯定要发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了。肖轩会后想到。
肖轩也明白了为何康熙宁不用他写的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