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纯,是否到现在也很痛恨哀家?”。
母后皇太后问出这句话,触动了纯皇贵太妃的怨恨,脸上露出讥笑便道“姐姐认为这重要吗?
妹妹只是恨这种孤寂生活,是建立在妹妹身上。”
纯皇贵太妃终究是母后皇太后看不透的人,松了口气,没有再说话,仅是无奈地转身离去。
【乾清宫】
“臣,参见皇上”。
皇上看到数年未见的显亲王叔,便说平身,两人便拥抱成一块。
“皇上急召臣入宫,是为鳌拜谋权之事?”显亲爷一言优雅从容。
皇上年纪轻轻就每天邹眉,道“朝中之事,那个鳌拜,独断专横,根本不把朕放在眼里”。
“皇上,此人绝不能再留,此人向来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
显亲王说的字字铿锵,一早就不看好这个鳌拜。
“可朝中上下,占多位官臣都靠拢鳌拜,势大权高,朕正为此事伤脑筋,想要一口气抓问他罪行,也很难啊,
唯恐哪日鳌拜会弑君谋位啊”。
皇上正烦着该怎么才能入鳌拜罪。
“皇上有所顾忌,也是应当,鳌拜权倾朝野早已不在少数。但臣离开宫中数日,对鳌拜之事了解甚少。
还望皇上与本王一起到寿康宫请教太皇太后”。显亲王说完,皇上与显亲王,马上前往寿康宫。
....
“儿臣给奶奶请安”。皇上马上去到太皇太后身旁,说给奶奶一个惊喜。
显亲王随着进来了,参加了太后。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这位年过四十外貌慈眉善目,文质彬彬的显亲王,忽然一语“四王爷”?。
“哀家好久没见你了,不知显亲王到来寿康宫所谓何事呢”。太皇太后明显不喜欢显亲王,毕竟他是当年
跟自己争宠的皇贵妃之子。
“太皇太后也不需要对本王如此陌生,毕竟太后还是臣的母后,但本王始终不习惯宫中生活,
此次回宫,是要协助皇上铲除鳌拜的,还望请教太皇太后您”
昔日之事,太皇太后早已不挂在心头,只希望能天下太平,便道“铲除鳌拜之事,哀家早想与皇上商议,
只是最近哀家身体抱恙,朝中之事,还需四王爷您指点指点啊。”太皇太后故作姿态地说。
“若鳌拜是奸臣,我们大可以找出罪行处理他。若只是以权谋私,臣倒有一建议。”
显亲王本来就知道应该如何对付鳌拜,所谓前来向太皇太后请教,也只是望自己想法与太皇太后一致。
结果显亲王向皇上提出以不露声色,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故意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作为戏,
好等鳌拜没有防备心时,一网打尽。太皇太后和皇上听了后,也同意了这个提议。
不久,鳌拜接皇上太监口谕入宫觐见。
见到了一群少年之人在练习布库(摔跤)误以为皇上还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
这一次一召,心里以为皇上还是那个黄毛小子,心中暗喜,也就大大咧咧地进宫了。
皇上在鳌拜入宫前,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我,还是怕鳌拜?”
皇上的这一问,大家都说:“怕皇帝。”于是按照了亲王所说,布置逮捕鳌拜之事。
鳌拜一入宫,皇上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一代骁将就这样戏剧性地败在一群少年手下,鳌拜最后因擅权而被革职抄家,身死禁所。
鳌拜一死天下经济稳定,**开始没有安静之日,悲剧也有增无减。
排除了鳌拜,皇上终于安心,向显亲王道“谢过显亲王叔的提议,果然有效”。
太皇太后在一旁,看着,没说话,忽然也感觉宫中终于安静了。
显亲王接着道“此提议得皇上恩准乃是皇上智慧过人,如无要是,臣告退”。
显亲王自称臣,也算是向太皇太后表明心思,刚才一番话,也明晰了君臣之别,只望皇上能听进心里。
在返回府中时,经过了钟粹宫,发生了不可意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