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95600000084

第84章 318-309搭车之旅 唐古拉山镇

早上起来的时候,已经八点了,我们旅社北边是一个大院子,里面停了不少的车,也不知道有没有我们要搭车的车,早上很冷,也没有热水,我们免强用冷水洗了把脸,冻的人打垛。厕所很乱,又有脏。中间还遇到过一个背了好几个蛇皮袋的人。也不知为什么,收拾一下东西就要出发。留恋一直讲,一路上遇到了好些人,是要带她去更多地方,或是第二天要带她去玩的,可她只会坐别人一天的车,王定华说她没必要那么纯真,不管如何搭车,都是搭车的,搭谁的车都是搭。搭熟人的车还能早到拉萨。何必那么认真呢。

出门后,留恋走了另一个方向,她要搭车去昌都,从昌都搭车去邦达再走滇藏去丽江,她要去那里支教了,从此旅行的路上少了一个美女,另一个白白净净的男孩也和我们分开搭车了,在后来的搭车路上也遇到过一次,但最后搭车去了哪里,又是如何搭车的,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一起的,还是我们三个人,在东边的一个小卖部里买了些东西,旅社里没能有热水,我们只好在小卖部里要了些热水,然后一起离开了县城,到城东的一个加油站,在那里我们再次分组搭车,这次我和王定华一伙,小左和刚遇到的另一个背包客一伙,前后两组分开搭车,中间相距了一公里左右,我们一连走了两个小时,又过了一个加油站和一个检查站,从9点走到了11点,才搭到了一辆车,载着我们到达了扎仁镇附近,也就是在安多县符近,这里是阿里大北线的起点,我们搭的车向安多县城走去,我们在青藏公路边的公交站附近。搭车。

在那里等了一会,没有等到车,都饿了取出了包中的一些东西吃,喝些水,实在等不到车,倒是刚好小左也搭车到了这里,我们三个人又走到了一起,却没有见到和他一起搭车的哥们,据小左讲,跟他一块的那个哥们不拦车,非要等有车自个停下来搭他,结果他也没有搭到车,我们都觉得那哥们太清高,太狂了,我们不停的拦车,都拦不到,他怎么可能有车主动来载他呢,小左生气,就独自走了好久,才搭到一辆车,一路上,我们一直电话联系。

在扎仁镇,我们一直向前走,也没有车,因为路上的车本来都不多,王定华把那个带搭车字样的包放路边,也没有车停,就接着走了,我们还在路中间拍了些搭车的照片,我们前面有一大段弯,我们不想走弯路,就下了公路,走草原里过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徒步草原,草原里到处都是水,老鼠洞,看来这里水量非常的丰富,泥里都踩出水来,草地里草不是很多,倒是水沟很多,温度很低,这是因为高海拨的缘故,我们还坐在草地里拍了些相片,穿过一些民宅,也没有见到什么人,却见了好多狗。也许是这里有城镇的缘故,已经看不到青藏铁路了,转过大弯后就回到了大路上,接着搭车,我们可不想一起走草地,走到格尔木去。我们在草地里,拍了好多在草地的相片,正面的,背影的,侧身的,以及坐下的,或虽躲下的图片。虽然图片一点都不漂亮,并且很有苍桑感的,这也是我离开西藏前拍下的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

我们在大路上又边走边搭车,这次我还和王定华一组,小左自已一组走到前面,若干分种后,小左拦到两辆大平板货车,22米长的,什么都能拉的货车,小左坐到了前面的车里,并且告知车主,我们有三个人,让后面的一辆大货车停下,搭上了我和定华,我以为这次我们可以一次搭到西宁了,结果,我们想多了,这两个大货车是给拉萨拉鸡蛋的,然后去新疆拉货,我们是不可能搭着他的车到达西宁的,因为司机到格尔木就去敦煌了,然后走河西走廊。送货司机边走边聊边拍照,讲了不少路上和他工作的事情,

司机回程空车,没有配货,据司机讲他来拉萨时,第一次到五道梁的时候,司机晚上睡在车里的时候,由于头疼的厉害,才发现是高反出现了,司机怕高反严重,马上又开车接着前进了。司机也走过好多地方,而这一次,司机是第一次进西藏了。

我们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司机停到了一个小镇上,他们要了几个菜开始吃东西了,我们三个人也要了三个菜,这里有点冷,菜很贵,三个菜已经费了我们好多钱了,加上我是借了一百块来钱跑到这里来的,中间我给司机加开水的时候,还差一点把冷水加到杯子里。吃完东西之后,我们又各自坐上车,向格尔木方向前进了,在车上和司机聊天聊的不是很多,无聊的时候倒是不停的拍拍图片,又拍了我自个坐的车,这里的篮天无处不在,到处都是雪山,我似乎适应了这里的美景,也许是这里太高,必经这一路上从GPS手表上看,海拨都没有下过四千,四千五,尽管这是我在藏区已经呆了十天左右了,可我还是服不住这里的海拨状态,我全身都没有劲,以至于我拍一张相片,我都觉得胳膊很累,我都有点抬不起,我从来都没有这样累过,尽管我正在长途旅行,并不是在做体力活,却比干体力活都累的多。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晚上。也许是角度的问题,我拍出来的图片总是带着车上的后视镱,拍出来相片云彩很多,跟大片一样,很是震撼。

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在车上看到有一个,很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欢迎再来西藏,看来我们真的离开西藏的管辖范围了,不久后,我们的车开到了唐古拉山边上,这是我在青藏路上为数不多的一段盘山路了,并且车速依然开的不慢,还是开到了80左右,虽然是盘车路,却还是没有看到到底哪个是唐古拉的山顶。这里海拨5200,我开开车窗拍照的时候发现这里很冷,很冷,并且天有些阴了,西藏的天总是黑的很晚,尽管已经6点多了,却没有一点要天黑的意思。在车一直开到快到黑的时候。

我看到路上有一个骑行的,我想像着这一路,都很少见到村镇,没有走多远,有一个小镇,我说这个哥们有救了,晚上有地方住了,骑车的也是驴友嘛,我为同是驴友的他们担心很正常嘛,结果司机听到了,说再往前走,这一路上就再也没有住的地方了,一直到五道梁,可我们的车到五道梁都夜里两点了,那时司机他们都睡到车上,我说我们也可以睡车上,反正是旅行,是搭车,怎么搁兑都行,可司机不同意,和前一辆联系,非让我们下去,找地方住去,因为天要黑了,在我的两个不伙伴漠名奇妙的情况下,我们被司机赶下了车。而这个小镇就是青藏路上著名的唐古拉山镇,是从藏区到青海青藏路上的第一个城镇,也是长江源头上的第一镇。

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海拨很高,走起路上都很累,路两边都是旅店,大型货车,停车场,看来这里是青藏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只是司机休息的地方,并没有多少人家,我后来在网上查,唐古拉山镇有半个浙江省的土地面积,却只有1600常住人口,可见这里的人口是多么的少,两边都是川菜馆,这让我一直觉得,四川人的饭店开遍了整个西藏,哪里都川菜馆,并且还贵的要死,我们向前走走,走到了一个叫做可可西里动物保护站的地方,看来这是一个博物馆性质的小展厅,展示了关于长江,关于可可西里动物保护有关的事情,我独自进去看看,看到了关于好多动物的展示,当然也看到了好多美丽风光的相片,这些都足以吸引着我再来这里一次,我看到一个展柜上有好多宣传材料,我还要一本叫做青藏高原环保知识手册资料,后来我一直带着他,保存到现在。据我跟保护站里的美女聊天得知,她是这里的志愿意者,这里的志愿者每一个月换一个,保护站的主人是一个异装打扮的男人,很长的头发,看着像是艺术青年一样,我拍了好些相片,保护站的外面拍些,外面有长江的流域朔像,有好多旗。

就在我参观保护站的时候,我的小伙伴正在搭车呢,我们真的不甘心被赶下车后,就留到这个一毛不拨的地方的,连这里的草都不多,可都要天黑了,再往前都是几百里的无人区了,连个住宿点都没有,又有谁会载我们呢,可我们想尝试一下另一种生活,小左说着我们去问问看看能不能睡到保护站去,反正那里也有好多房间,当我们一起去问的时候,美女一看我们三个呢,死活也不让我们去他们保护站里过夜,保护站的北边就是长江的源头沱沱河,这里有一个沱沱河大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个桥,桥很长,水面很宽且很大,水也比较清,明显比金沙江里的水好多了,在桥头有好多黑色的大鸟飞来飞去,后来我才想起来,那是乌鸦,返回大路上搭车的时候,我发现这里有一个网吧,正好我没有钱了,到网吧我都可以去淘宝贷款,我就能弄点钱花了,可是网吧里没有一个上网的,并且下班不让上网了,连夜市也没有,上网是没有可能了。我同时也觉得在这个高原孤岛时上就算能不能上网,都是问题了。

小左和王定华到大路两边所有的大车边去一个一个的问,看看有没有可能搭车,还去附近的一个,大停车场,再后来不知去哪里搭车去了,就在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个小伙子,内蒙的,是今天从安多搭车来到这里的,他也要搭车,却始终没有搭到,没想到就在这里时候,天黑了,并且开始下雨了,由于天气下雨的作用,没有搭到车的两个小伙伴又跟我汇合了,我们四个人一起去找地方住,我们到了路边的一个宾馆,我们进去问了一问,跟我们要四十,后来讲到30,由于那个时候我比较穷嘛,我带头又讲价,想再便宜一点嘛,最后也没有讲通。据宾馆的人讲,说这里有一个兵站,建意我们可以去兵站问问,我们还手机上网查了一样,说有人在这里的兵站里住过,我们开始去找兵站了,在没有伞的情况下,我四个人都背着巨大的背包,向沱沱河大桥西边东边的一片建筑走去,当我们去问门卫的时候,才知道这里是一个青藏公路的养护站,并且不让我们住宿,并且告诉我们,真正的兵站的位置,还是在我们找的那个宾馆东边。我们只好冒着雨向兵站走去了。后来我在网上查查,说在青藏路上由于住宿点太少,倒是公路养护站每隔一二百公里,都会有一个,有不少旅行的人住到公路养护站。可不着为啥我们就碰了一鼻子灰呢。

兵站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没有什么人,我们为了找个地方住,近乎疯狂的到处找地方住,小跑着到了一个楼里,跟着一间房子里的士兵说,我们想住到这里,可他说住兵站要6点之前来,并且兵站是收费的,一个人要60左右,我们还以为免费了,并且兵站有好多限制的,晚上是不能乱跑的,没的旅店自由的,我说我们四海为家,随便一个住的地方都行,没有要求,可还是不行。住不成,看来我们只能住那个30的宾馆了,返回的路上还看到了几个说说笑笑的女兵。

我们实在找不到住的地方了,只好又找到了那个宾馆,在下着雨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不能便宜到25,只好30了,我们四个人给了一个房间,四个床位,我们隔对着把东西收拾一下,把包里东西都拿了出来,才发现包里已经没有吃的了,我只好冒雨去了衔边的一个代销点买方便面,并且方便面还很便宜,我买了四包,返回后,我们一人去宾馆的接待房间里掂了一个茶瓶,泡些方便面吃。这年宾馆很大,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的一周都是房子,每一个房子都是一个客房,大概有几十间吧,据门前看,在院子的南边有一个洗浴间,可这么大的雨,加上我们的衣服都湿的差不多了,也就没有去。我们把衣服搭到门边或是床边凉凉,然后把手机,相机充电宝充上电就睡了。这里晚上很冷,睡的时候还把睡袋拿出来,都用上了。这里海拨太高,我们也没有办法。一天的旅行和疲惫就这样结束了。

同类推荐
  • 女孩离开之后

    女孩离开之后

    一位年轻漂亮女孩,因不愿屈从畸形婚姻选择背井离乡,在走投无路时遇到一位男孩,后来两人成为夫妻。由于嗜酒成性的恶习,在一次驾车途中发生意外,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可怜的女孩左等右等,一心盼望男孩刑满释放,重新开始生活,让女孩等来的是绝望和离婚。女孩在痛定思痛之后,回想自己除了净身出户还背负巨债。于是,女孩又结识了上下班路过窗台下的上班的另一位男孩并彼此成为朋友。作品虽短却感人至深,情节不多却耐人寻味......。
  • 当花季邂逅雨季

    当花季邂逅雨季

    一片昏黄如梦境的景色,却有一滴眼泪,在尘埃中渐渐浮现,朦朦胧胧的视野,却也变得更为神秘。若,你还在我身边,那么,我将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是幸运的;倘若,你已不在我身边,那么,请记得我就好……
  • 亲爱的,旧时光

    亲爱的,旧时光

    这本书不是鸿篇巨制,它的存在也没有非凡的意义。这本书不是长篇言情,它没有惨烈的剧情也没有帅气的男主。这本书之所以存在,来源于一个小念头,一个关于鼓励与奋斗的念头。这本书的问世其实也伴随着一个小小的目标,那就是要让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得到感动。你可以把它当成睡前故事,嗯没错!你同样也可以一带而过,但无论如何只要你有翻来它我都要感谢你们。我不是作家,我为自己代言!
  • 老丹尼十年万象小议

    老丹尼十年万象小议

    大概10万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日记形式主要收录了我近年在微信qq上空间上有趣、有思的零散言论和观点。第二部分,收录了我的一些专题评论。正得佛儒相瑟、情得烟花缭乱,非常有趣的读物。
  • 荒谬是一种遭遇

    荒谬是一种遭遇

    世界不荒谬,人生也不荒谬,人活在世界上才荒谬。
热门推荐
  •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冥罚

    冥罚

    这是一个无尽古老的武道世界,这里没有宗门。这里有亿万部落,有无数的军营,还有无数为了守护族人,战斗不止的种族,为了掌握自己命运,而与天争命的战士!
  • 宅男杀手传

    宅男杀手传

    这是一个杀手的世界,暗杀一族,吸血鬼,僵尸,机器人,灵体,群魔乱舞。他叫翟南,是翟之暗杀一族的嫡子,同时也是一名宅男。元气弹,卐解,螺旋丸……所有漫画招式皆可用,这就是宅男杀手!PS:求点击求拍砖,新人新书,在此跪谢了。
  • 西方直指

    西方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留修仙之倾国倾城

    长留修仙之倾国倾城

    源于长留山,始于蚩尤、轩辕、神农三阵营,看我如何在修仙的旅途中追溯生命中的劫
  • 呆萌与无知的生活

    呆萌与无知的生活

    被抛弃,被姨妈坑害,被亲哥拐骗,不悲不伤,且欢乐有余的她,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 颓

    只是简单的想要回忆一下我和我们的过往,以及记录下那些我以及我们不堪回首的往事。
  • 天神也要谈恋爱

    天神也要谈恋爱

    半夜奋笔疾书码子居然撞邪遇鬼了,得得得,你是鬼我怕了你你要我做什么都愿意。
  • 圣灵天道

    圣灵天道

    朦胧的身世,牵绊着少年的命运。强者之路,默默为他敞开。
  • 孙伯素大学记

    孙伯素大学记

    详细介绍了80后男生孙伯素的4年大学生涯,通过一个中年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大学教育及大学生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来书名作者定的是《我的大学》,由于已有前辈使用该书名,不得已改名为《孙伯素大学记》,这其实与作者的创作意图背离,作者希望写作三部曲:《我的十九岁》、《我的大学》和《我的社会》,如今《我的大学》不得已改名,其他两部作品不知道该改作何名,《孙伯素十九岁记》、《孙伯素社会记》?我也只能“呵呵”了。且走且推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