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一对小青年听到声音都吓了一跳,杨云知道是母亲来了,连忙拎了个笼子往院子另一头走。
F抓住小石头拍了下屁股,又朝里面笑道:“张文,我来看看我们家姑娘在不在你这儿,我要到地里去摘些菜,回去做饭。”说着还特意拎起放在一边的竹篮子晃了晃。
张文起身迎道:“王婶来了,进来坐,小云在这呢,帮了我一下午的忙……”
“娘……”杨云有些害羞,放下笼子走了出去。
“王婶,这就走啊,不坐一下?”这话说得连张文都觉得虚情假义,不过还是一脸的热情。
“不了,还有事。姑娘我先叫她回去做饭,明天再让她过来帮你忙……”话说着两人就离开了。
石头光着屁股跑进院子,问道:“张大哥,我给你报信儿,你要是拿甘蔗来谢我,以后我还给你看门!”
“我哪来甘蔗……小石头,你知道哪里有甘蔗?!”张文脑门了亮。
石头伸手在张文额头上摸了摸,又摸了摸自己的,说:“我娘说你脑子烧坏了,真的烧坏了?以前你给我吃的,河滩上那些……你真忘了?我带你去!”说着就拉他往外走。
张文正好要去查看那些套子,也想去看看甘蔗,那东西好歹也是做糖的原料。糖啊,那得用钱去买才能买到,本着靠山吃山的原则,他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
糖是精贵的,至少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奢侈品。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农村地区还在用糖水招待客人以示尊敬。而张文卧病期间,F就送过一碗红糖鸡子(鸡蛋)汤给他补身子,还特意强调那是杨云拿了工钱买来的……可见糖在数百年间其身份地位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两人一路顺着江畔走去,眼前清丽的景色倒让张文有些吃惊,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漳水江畔,江水算不上壮阔,宽不到一里,大约是临近大海,江面显得舒缓平静。时间大概是下午四五点的样子,阳光依旧火热,但在江畔上吹着江风,却清爽无比。
最让他暗自吃惊的是,空气太洁静了,可视度极高。之前看的不过是西边的圆山,虽然看得清晰却没有太多感觉。但现在,他一江之隔看对面的漳州子城,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城墙底下行人的模样!他的眼睛,就像一个屏幕被擦得干净,而眼里还滴进了润眼液,阳光之下一切都是明亮艳丽的。
作了一口深呼吸,心里一阵通畅,张文继续跟着小石头往上游走。
河滩是先前发大水上游冲下的泥沙堆积而成,年复一年,形成了一片几百上千亩的滩涂地,上面长满各种各样的植物,石头所说的甘蔗就在临水的地方,成千上万株甘蔗横七竖八地长着。
张文自然不会贸然下去,河滩地他前世是见识过的,往往藏着大量沼泽泥坑,一不小心踩进去人就没了。这片河滩他已经不知道听说了几次了,这里长脚水鸡、野鸭子不少,石头丢了块土块进去,几只藏在草间的野鸭倒飞了起来……
“石头,我上次是怎么下去的?”张文问道。他刚才听杨云一再强调不能走进河滩,就算是他爹捕鸭子也只敢把笼子放在岸边不敢进去。
“你什么时候下去了?”石头反问道。
张文满脑门黑线,汗了一下问:“我没下去的话,上次是怎么拿甘蔗给你吃的?”
石头想了想说:“上次起台风发大水,你摸鱼的时候捡到的……张大哥,我知道你脑子烧掉了,可是我不是让你下河滩去,我是想让你再找找有没有被折断掉水里的甘蔗,我不会游水,怕找到就被水冲走了。”
张文四处看了看,临近河畔的滩涂上还冒着泡泡,他现在虽然不敢下去送死,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便说:“石头,过几天再来好不好,我到时候给你折最甜的甘蔗!”
石头似乎认定了张文的脑子烧掉了,他是见过村里唯一的一条黄牛跑到河滩里去的,全村老少都跑来了,什么办法都使了出来,但牛还是被河滩吃了,就留下他爷爷手里的一条牛绳。他觉得应该提醒张文:“张大哥,河滩会吃人的,你不能下去……你要是被吃了,就没人给我捡甘蔗吃了!”
“放心吧,我知道。你先回去,我去竹林里转转。”
石头却不依了,死皮赖脸跟着。张文也没办法,只好将他带上。
竹林里,布下的十余个陷阱套住了五六只野鸡!有竹鸡还有长尾野鸡还有张文没见过的叫不出名字的,全在陷阱不远的地方趴着。一听到声响,这些野鸡又扑腾起来,翅膀扫得一地竹叶哗哗作响。
小石头看到这情景可乐坏了,跑过去抱住一只竹鸡,没想到竹鸡虽然被套,却还有几分硬气,一下把他的小JJ却被啄了,疼得他哇哇直叫。
张文被逗乐了,过去查看伤势。雄性竹鸡好斗,下嘴也狠,要真把小家伙传宗接代的东西给啄坏了,他可担当不起。
好在只是红了,连皮都没破,安慰了两句。没想到小石头坚持要用草药包住,还跑到溪边找了一种村人用来止血的青草,煞有介事地用口水揉了,扯了片叶子包在小JJ上面,看得张文直想笑。
野鸡共有六只,其中一只被套住脖子,已经死僵了。张文将那些陷阱重新布好撒上新的谷子,又砍了根竹竿将所有猎物串上,牵着小石头这才出了竹林。
死掉的野鸡分量还挺重,近两斤,回来烧了开水烫过,让石头拔毛,嘿嘿,谁让他一直喊着要吃鸡腿,想吃就得劳动嘛。好在野鸡褪毛很容易,小屁孩一会儿就搞定了。站在边上看着张文开膛破肚,又积极地拿了红泥炉子生碳火,不过技术不咋嘀,弄得一身都是炭黑。
张文本想搞个盐焗鸡,但那是不可能嘀(没那么多盐),又想搞个叫花鸡,但那也太过费功夫,最后一陶锅清水,几片生姜,奢侈地放了三粒小指尖大小的海盐(其实量也绝对够了),便放在炭炉上煮了。石头便蹲在炭炉边守着,一动不动,要不是一会儿就能听到他吞口水时发出的响亮声响,还真以为他石化了。
至于那些内脏也不能浪费——张文以前是不吃鸡内脏的,甚至不管什么动物的内脏都不吃,但现在形势所迫,任何一点浪费都是可耻的。
内脏也不是全部都能吃,留下鸡肠鸡胗鸡肝,其它丢在一边。
鸡肠鸡胗用姜沫(没有醋也不舍用盐,只能这么整了,反正屋后边菜园里一大丛姜,用也不心疼)搓了几遍,便干净了,生了火,下锅煮粥。
火正烧着,院外就听到石头他妈叫他回家吃饭的声音了。这声音张文穿越之后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每次听着他都觉得很亲切。看着依旧守在炭炉边一动不动的小石头,想起小时候自己也是村头村尾瞎蹿吃百家饭长大的。
那时候邻里的关系也好,不像后来,谁家孩子去你家,你都不敢拿东西给孩子吃,就怕他父母觉得不卫生心里怪罪。
一条大黄狗冲进院子,跑到小石头身边摇着尾巴转了两圈,小石头这才回过神来,也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回头征询地看着张文。
张文笑道:“你还怕我不给你留着?去跟你妈说一下,晚上就在我这里吃了。”
……
“张大哥,我饱了!我去看鸡!”石头放下碗,扶着桌沿慢慢站起来。小肚子圆鼓鼓地,走两步停一下。大黄就在他身后跟着,时不时凑过去舔下小主人的屁股蛋。
“要不是刚才就叫你给你小云姐送过去,估计现在你送过去人家都睡了。”张文笑道。鸡汤刚煮好,张文就扒了半只,让小石头送过去给杨云。毕竟未来的老婆和丈母娘还是要讨好的嘛。小石头刚才急着回来吃鸡腿,自然来去就快,要真等到现在让他送,估计送过去都凉了。
几只关着的野鸡经过刚才短时间的休息,现在一只只都兴奋异常,在鸡舍里躁动着。小石头吃过亏,离几步远站着,生怕又被啄了命根子。
石头的母亲在太阳落下前过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但看起来却有三十多岁。她也如其他村妇一样好奇,见儿子吃得多,便过来看看张文都吃些什么。走的时候还对石头说:“猪跳槽吃食才能肥,这话说的真没错!家里东西哪里比这里差了,偏来这里吃得走不动路……”话虽说得有点指桑骂槐,脸上却掩不住的欢喜。
夜黑之后,村子也就静下来了。古代平民大多闻鸡而起,日落而息,毕竟点灯是要用油的,而油则要用钱去买。而聪明的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其无限的智慧,制造出一种被称为“竹炬子”的东西照明。竹炬子用细竹子成捆泡在水里一年,取出砸裂晒干即成,其中又以刚竹做成的最佳。在农村地区往往可以做引火工具使用,也作临时照明工具。
张文没钱买油点灯,用竹炬子又烧得太快,就在院子中间点了堆火,加班加点,一直努力到半夜时分才停下来。看着地上三个新鲜出炉的鸭笼子,张文心情大好,站起来伸展身子。
村里村外蛙声一片,院里院外更是虫声四起,心情好了这些声音听起来便特别悦卫。他突然觉得老天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公。前世自己在社会上奋斗着,过着的虽然是城市人的生活,骨子里却是一个崇尚“隐士”的人,打小他就想很快地赚够一大笔钱,退休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那个小农村,过上田园生活。
虽然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连农村也不能幸免,但相对于城市而言,无疑在张文看来那已经是一方净土了。只是人在城市里生活着,总是身不由已,放不下的又太多,他也就只能把田园生活这种想法隐到了内心深处,每年一两次回村住上几天,便是奢侈的享受了。
没想到一次变故,老天居然给了自己这么一次机会,一切重新来过,再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呼吸着八百年凌晨清新而湿润的空气,一切都是全新的,压制太久的那些在现代社会里让人觉得天真的想法,似乎可以实现了。
躺在破旧床上的张文带着淡淡的笑睡了,狭小的窗外,月光洒下,平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