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走着一老两少三道人影。那老人一身灰白色长袍略显破旧,手擎着一个竹幡,白须白发的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紧挨着是一少年,一身短袍同样略显脏乱,外貌清秀,黝黑的皮肤却带着几分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偶尔扭过脸颊,带着几分坚毅。然后是一个模样可爱的姑娘,头扎两个羊尾辫,一双大眼睛呼眨呼眨的好像会说话,脸上脏兮兮的,说不出的鬼灵精怪。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大山,一座连着一座,绵延向远方。衬着几处红霞,那夕阳仿佛是挂在山的上头,景色说不出的美。不过现在这几人却无暇欣赏,一连奔波了几天,几人早就显现出几分疲惫。只见那少女有气无力的喊道:“子宣哥你走慢点!等等我!”
然后小跑了两步赶上两人,道:“爷爷,还有多远到那个小镇啊?我都快累死了~”少女带着几分哭腔,一副苦瓜脸的样子问到。
那老人扭过脸来,严肃中又带着慈爱,说道:“走快点,不远了,要不然咱们三个又得露宿荒郊野外,等到了镇上,我给你们要只红烧鸡,好好补补。”
“好艾好艾,有好吃的了,有肉吃了,我都多久没吃过鸡了?”那少女一听到有肉吃,立马又变得活泼乱跳了起来。
“我让你有肉吃~”少年边咬着牙狠狠的说道,边用拳头轻轻的推了下女孩的脑袋,然后一把抓过少女肩上的包袱,背在自己身上,看的出,俩人感情很好。
“啊~爷爷,子宣哥打我。”女孩手捂着额头,装模做样的揉了揉,撅着嘴巴对着老人喊道。一行人嘟嘟囔囔的向远方走去,朦朦胧胧间,路的尽头显现出一个小镇的影子。
三人中,那老人叫一尘道人,是个有点法力的游萍道士,旁边的少年自然是咱们的主人公杨子宣了。十年前,一尘道人刚好经过魔王戾剑屠戮过的一座城邑,在一口枯井中发现了熟睡的杨子宣,救下了他。醒来后的杨子宣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没了,无依无靠的他便随着一尘道人游历天下,转眼间便已长大如斯。至于旁边的那女孩,是一尘后来遇见又收养的一个孤儿,叫小梅。小梅比杨子宣小两岁,两人从小就喜欢打打闹闹,倒也不显得寂寞。两人从小随着一尘道人云游四方,虽然没有经过什么的大的磨难,但也是久经世事,心智都略比同龄成熟。三人一路行南闯北,走东往西,凭借着一尘道人行医问药,给人驱驱邪,做做法事,饥饥饱饱间倒也过得逍遥。偶尔遇见一些奸商恶富,爷三人连吹带骗,再暗地里使些手段,几个人接下来几个月的盘缠就有了。
“爷爷,还要走多久啊?”小梅说道,已经又走了大半个时辰,却还是没看见什么小镇的影子,也难怪她会抱怨。
“嗯,应该快了,不远了,走快点,等到了镇上,给你们好好补补。”一尘道人沉吟一下,然后回答。
一尘道人游历天下,居无定所,这两个孩子打小跟着他,经常风餐露宿的免不了,但每天一个小城或小镇,他都会给两个孩子弄些好吃的,对他们说不出的疼爱,更何况现在他们还是在长身体的阶段。可以说,一尘道人完全把杨子宣和小梅当成了亲孙子孙女对待,这也是他们感情深厚的原因。
“嗯,爷爷,这次咱们吃炖的鸡,好不好?我想喝鸡汤了。”小梅嘟嘟囔囔的说道,趁着脏兮兮的小脸蛋,说不出的可爱。
高大的实木门楼,雕花镂木,红色的大木漆略显斑斓,上面顶着“玄武镇”三个大字。从这些可以看出,此镇还算热闹兴旺,终于到了。
杨子宣三人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往日热闹非凡的小镇竟然见不到一人,这让得他们心生疑惑。走着走着,一尘道人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越往里走,一尘的眉毛皱的越紧,似乎这里不大对劲。
“咦?不对…我好象闻见了什么味道?”一尘道人突然说道。
杨子宣使劲用鼻子嗅了嗅,或许是饿了,他只闻到了香油味儿:“没有啊,我只闻见了香油味儿。”
“哼!你懂什么?天下间你要学的还多着呢!”一尘斥道。
“就是!你懂什么?我都不懂,你能懂吗?”小梅也跟着训他。
“我让你懂…”小梅刚刚说完,就见杨子宣突然转过身来,狠狠的捏住了她的脸蛋。
“啊—爷爷!救命啊!哥欺负我~~”
“别闹了你们!”只见一尘道人皱着眉头斥道。
见一尘道人这么严肃,两人也悻悻然的规矩了起来,一尘道人站在街上,凝望了片刻,然后,大步向镇中央走去。
三人走了些许片刻,就听见哼哼嚷嚷的嘈杂声音。待走的近了,才发现,原来镇中央有个小型广场,像是平时贸易的集市,如今却挤满了人群,人们都在议论着什么。
“唉…可怜哪,一对苦命母女,他娘才刚走,这女孩就得…”
“哼!你可别忘了,她们母女是咱们镇的灾星,自从一个月前,她们母女俩流浪到咱们镇上,镇上就怪事不断,先是镇上的狗都平白无故的离奇失踪死了,然后就是镇上的几人得了怪病,卧床不起。如今她娘死了,竟然也拉了两个垫背的,她娘这边刚走,第二天镇上的更夫和倒夜香的人就死了,你不觉得很邪乎吗?你想死,我还想活呢!”一位大娘话还没说完,就被另一位村妇打断道。
杨子宣三人站在人群外听了半天,终于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只见人们围着一个祭坛,一个道士张龙舞爪的哼唱着什么,祭坛前面不远,立有一个木桩,桩上绑着一个披头散发的乞丐一般的女孩,桩下堆了一堆堆木柴,一看就知道做什么用的,女孩低着头,静静地哽咽着。
“爷爷,她好可怜…”小梅首先看不过去了,对着一尘道人说道。
“嗯…这里有古怪,你们两个跟我来。”一尘道人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原来,那个乞丐一般的女孩,是前段时间和她母亲逃难到这里的,可怜的是不久她母亲就病死了。自她们来后,这镇上就怪事连连,仿佛是跟随着她们的脚步而来。就在她母亲刚死后没两天,镇上的更夫和倒夜香的老李头也无缘无故的被发现暴毙在街头。人心惶惶的人们以为镇上出现了什么邪物,便凑钱请来了一个据说能驱邪除魔的道士,然后就有了眼前的一幕。
杨子宣自小随着一尘道人,虽然没有习得名门正派修仙炼神的上等法术,但读书识字、擒拿蹦跳,诸多能耐,也算是文武双全了,虽然只是没有法力的三脚猫功夫,但行走江湖足以。当然,一些保命的伎俩还是有的,比如说土遁符,一尘道人制作的土遁灵符,只需默念一段咒语,就能遁到百米以外,那是逃命的必备良器。
人群内,只见那道士舞着舞着,突然大喝一声,喝了口酒在嘴里,对着祭坛上的香油灯坛喷去,只见火焰冲天,气势骇人,直吓得众人连连后退,不敢靠的太近。
正待他再做些什么,突然,一道身影从半空掠下,落在了祭坛之上:“呔!大胆劣徒,你身无半丝法力,竟然也敢欺民诈众,有我太行山派弟子在此,岂容你胡来!”一声大喝,直吓的那道士跌到在地上,半天没反应过来。
那道士也经历过诸多世面,只见他迅速爬了起来,喝道:“哪儿来的黄毛小子?本道正在开坛做法,岂容—你胡来?”明显的色厉内荏,看来是被太行山的名头吓到了。
天下正道,以三山四寺为首,三山为太行山、王屋山和岐山。四寺为摩尼寺、来陀寺、元音寺和大悲寺。冰原一战后,三山四寺的名气如日中天,特别是太行山,任何一个从太行山出来历练的弟子,都很潇洒俊秀,是天下少女心中的英雄俊杰。
人们看着这突然发生的一幕,细细得打量着祭坛上的人影来。只见那少年身着一袭青衫,手持一把宝剑,站在祭坛之上,英姿焕发,气势如虹,当真像似太行山弟子。
“各位乡亲父老!我乃是太行山派的弟子,出来历练至此,今日见这劣徒欺瞒大家,草节人命不说,还要坑骗大家的钱财,心有不平,这才出手,莽撞之处,还请大家原谅!”少年突然抱拳道。
“大家别听他胡说!那个女孩就是你们镇子的祸害,不把她烧死,你们镇上还得死人,我看他才是不安好心!”
“哼!还敢胡说!看我掌心雷!”只见得那少年一声怒哼!一掌遥遥向着那道士劈去,一道闪电划过,噼里啪啦一声,那道士中招了。
“噗吱..”一声,旁边一位少女忍不住笑了出来,只见那道士,头发竖立,灰头土脸,身上还冒着烟儿,小八胡一上一下的面容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相比之下,衣观堂皇的少年就好看多了,更让人感到了一丝亲切。
“乡亲们,镇上发生诸多祸事,其实并不是因为什么祸害,而是有妖兽作崇!今日我刚到此处,就闻到了一丝妖气!斩妖除魔,是我正道人士义不容辞之事,在此,我请求大家给我三日时间。三日后,我定将此孽畜缉拿归案!给大家一个真正交代!可好?”杨子宣道。
人们听到有妖孽作崇时,议论纷纷,慌乱异常,后又听到少年自己担当捉妖重任,联想到刚刚少年那一掌的威力,大喜不已。本就善良淳厚的人们大声附和,对少年热情非常。
那位少年就是杨子宣,他们三人离去后,一尘道人让他身带两张掌心雷的灵符,好好谋划了一翻。杨子宣虽然没有什么法力,但对灵符的使用,却早已烂熟于心,以前数次使用,都不曾差错,如今更不在话下。
在杨子宣的说说下,镇民放了那个姑娘,后又将他们三人一同安置在一家客栈内,刚坐下不久,就有几位在镇里颇有声望的老人拜访,一番询问了解后就把除妖的事托付了三人,还言事后镇上定有重谢,也许是看出三人是久经跋涉,身有疲态,老人们说完后就告辞了,不一会儿,店里的小二把酒菜端了上来,说是镇上说了,三人吃住全由镇里负责,这让杨子宣感到惬意异常,一番风卷残云之后,疲累的三人早早的洗漱睡了,毕竟第二天还有太多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