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化作了尘埃。因为一百年之后,我们已经是安安稳稳的躺在坟墓里的一把泥土了。
一百年之后,在那遥远的未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统一了语言和文字,人的平均寿命都已经达到了一百一十岁。
科技的发达,温室效应的影响,冰川和冻土已消融了,海平面上升了有下降了,沧海变作了桑田,桑田变成了沧海,许多掩藏在海洋之底和大地之下的那些前所未有的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都被人类发掘了出来,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史实、传说、生物也陆续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那传说中的内家真气,那无敌的武功秘籍,那神乎其神的种族,还有那削铁如泥、所向睥睨的神兵利器……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的不可思议,而又被事实所证实着它是真实的存在。神奇的一切,让人向往而迷恋。
面对着这一切不可思议、神奇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探险家、考古学家、世界各地的亡命之徒,不断地开始向全球各处进发,期望能寻找到各种古时遗迹,得到那些存在于传说中的真实存在的东西。
秦天,七十七岁,中国考古界的权威专家,全球考古研究院荣誉院长,全球古文字研究院院长,在探险界具有探险之王的美称。
至从秦天七十岁那年,发掘出了罗得斯岛巨像的遗迹以来,他已经对得自罗得斯岛巨像遗迹中的那一柄巨型灰色的剑鞘研究七年之久了。
在这七年里,秦天通过查寻全球各种历史文献、兵器图谱以及野史传说等等所有有关资料,终于在六十七岁的今天研究出了巨型灰朴剑鞘的作用和历史上的出处。
那柄剑鞘,长一米六二,宽二十五厘米,重达九百斤,不知是什么材质制作而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都不能在其上留下一丝痕迹,亦不知其剑身又在何处,何人可以用之。
据相关野史和传说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合之时,于骊山附近天降一柄带鞘巨剑。其剑鞘,长一米六二,宽二十五厘米,重达九百斤,不知是什么材质制作而成;其剑体,长一米六,宽二十厘米,重达一万八千斤,剑体呈灰色;其剑柄,长二十厘米,宽十厘米,呈灰色。剑体上刻有剑名,曰:巨阙。剑身陪葬于秦始皇陵地宫中的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内,剑鞘不知去向。
秦始皇陵地宫,于2059年,被陆渐离教授四十二岁时所率领的国家考古队在骊山黑水潭内三千丈之下,发现了进入地宫的一条支路。随后,陆渐离教授用余下二十年时间都在进行着,有关秦始皇陵地宫的挖掘、探究和解密工作。
陆渐离,已逝,享年六十二岁,死于秦始皇陵地宫内的水银侵噬,中国考古界的权威专家,全球考古研究院第二届院长,是秦天的授业恩师。
据陆渐离教授介绍说,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地下皇陵。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开始修建,总共动用七十余万人力,历时38年。
据陆渐离教授介绍研究报告说,这个秦始皇陵地下陵墓规模之大,随葬之丰富,世所罕见。大家所熟知的秦始皇兵马俑并不是秦始皇陵的核心区域。即使不是核心的兵马俑坑都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由此可知,秦始皇陵核心是多么的宏伟壮阔,可以称为世界之最。
陆渐离教授用二十年的时间率领自己的考古队,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全方面的探究和解密。但是,都没有将秦始皇陵研究完全。后来,聚集全球顶级的专家学者进行探究解密,才将除了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以外的所有东西给解密了出来。但是,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却至今为止都没有任何方法被打开过。
那一扇大门不论你用何种手段都打不开,无论挖掘地道还是什么方法,都进阿房宫无望,那扇门如同横在牛郎与织女之间的银河一样,阻断了秦始皇墓室与世人之间的面对面……
但是今天,陆渐离教授的徒弟——秦天教授,他通过研究那把巨型剑鞘终于找到了打开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大门的方法……
于是,秦天教授立马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前往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的考古计划方案。
随后,驻守在骊山的军队立即设置了军事禁区,骊山周围禁止一切人员的进入,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那至今都无法打开的神秘大门处也被派重兵把守着。
很快,官方召开了秦始皇陵科考新闻发布会。各国记者蜂拥而至,官方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次我们的秦天教授发现了“地下阿房宫”神秘之门的打开之法,我们将走进人类历史上最神秘莫测的秦始皇陵地下城,打开沉睡两千多年之久的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我们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召集全球顶级的科学家、考古专家、历史学家、土木工程专家,成立秦始皇陵科考队,这只考古队将率先进入秦始皇陵地宫,考古队的组建工作将由秦天教授负责。
各国记者纷纷提问,秦天教授却避而不谈。几天后,秦天教授向有关国家部门做出了秘密汇报。
“考古队组建好了吗?”
“已经邀请了三个世界顶级的专家学者,配备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国术大学武术系优秀毕业生秦少云和林云吉担任考古队护卫,中国新闻协会的蔡畅勇担任摄像工作,世界卫生组织也派了一名华裔女医疗人员陶然担任队医。”
秦少云,秦天之孙,二十一岁,国术爱好者,修习八极拳和玄铁重剑,刚毕业国术大学武术系。在校期间,曾经参加过美洲死亡谷、亚马逊丛林和北极万年冰洞考古护卫工作。
“还缺少什么?”
“六把顶级玄铁剑和一把顶级玄铁重剑。”
“好。立即向国家历史文物管理局提出申请,送来六把顶级玄铁剑和一把顶级玄铁重剑。那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明天出发!正午之前到达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等候。”
…………
晚上,在秦家的院子里。秦少云和爷爷面对面坐在石桌旁的石凳,吃着糕点聊着天。
“爷爷,明天就可以看见秦始皇的尸体了。不知道还是不是完好的!”
“秦始皇七月驾崩,九月下葬,从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在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据此推断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为零。”秦天回道。
“不可能吧?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都能很好的保存下来,由此可以推断出秦代也应该具备保护尸体的防腐技术,并且当时秦朝高官李斯、赵高、胡亥以及医术高超的御医夏无且都在场。我想秦始皇的遗体应该能很好的保存下来。”秦少云疑惑的问。
“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经过五十余天的长途颠簸,九月,才终于运回咸阳发丧。”秦天接着道,“好了好,不要再猜了。明天进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就知道了。休息去吧。”
“嗯。爷爷,晚安。”
“晚安”
第二天,当日上中天的时候,考古队带着巨阙剑鞘来到了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的大门之外。
“时辰已到。少云帮大力熊把手上的剑鞘对准门上的凹槽放进去。”秦天看了看了手腕上的日子午线手表,对一旁背着一把玄铁重剑的秦少云道。
“明白。”秦少云应道。
“嗯,行了。大家都退后。卫兵,将日光引进来。对,对准剑鞘上镶嵌的灰宝石……”秦天教授一边观察着日光照射的情况一边道,“把镜面向下倾斜一些,使日光垂直照射在宝石上……嗯,好,就是这样!保持着这种状态。”
“秦教授,怎么还没反应呀?”大概过了一刻钟以后,摄影师蔡畅勇向秦天教授问道。
“再等等,大概还有一会就会有变化了。”
又过了一刻钟,终于有变化了。只见,刚开始还是灰色的宝石现在突然变成了透明色的了。随即,巨阙剑鞘也开始向透明色转换着。用目光看去,巨阙剑鞘忽闪忽闪的好像即将消失一样。
再过了一刻钟,伴随着“轰轰……轰轰……轰轰……”的声音,那扇门缓缓向上升起。就见,在那细缝中溢出碧绿色的光芒。随着那扇门的打开,考古队终于可以看见那两千多年不曾面世的秦始皇陵地宫的中心——秦始皇墓室“地下阿房宫”了。
伴随着迷离的目光,每一个人都一阵阵目瞪口呆……
“哇!天呀!这是真的吗……”
“这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吧!这是不是在做梦……”秦少云目光呆滞的看着门内,呢喃着。
“都快点进去!我们总共只有两分钟的时间进去,一分钟过后大门就会再次关上的,要等到明天这个时候才能再次打开门!”秦天教授一边快速的进门一边对所有人喊道。
“快点!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