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当时怀过一个孩子,只是因为政策原因而被迫打掉了,不然哪有你啊。”
“想想那个孩子比你大两岁,而且还是个男孩子。”我经常听我爸爸这样说,一开始我不相信,于是就去找我妈,我妈说的确在我之前,他们还有一个孩子,只不过那个孩子在几个周大的时候,就被迫去打掉了,因为当时的计生办查得很严,妈妈如果跟大女儿的年纪加起来不足35岁,那就不允许生二胎,所以这个来的不及时的孩子就没办法留下。
那个年代那个时间,B超都只能看出我妈肚子里是一个未发育的受精卵,不知道是男是女,可爸爸每次都坚持说当时我妈肚子里的一定是个男孩子。丫的,超声波都检测不出来的东西,你怎么知道啊,你透视眼啊?
爸爸又扯起我二伯母之前的某个孩子也是男孩,结果流掉了,丫的,都没生下来,怎么就能那么斩钉截铁的说是男的啊?可爸爸每次都说,很容易就看出来是男孩,谈起我们家流掉的男孩子们,爸爸的言语里总是惋惜,看得出来这个从小新中国长大的人,其实一直没有丢掉养儿防老的思想。所以,小的时候,在莱州电视台的点歌台上播放那首《父亲》的时候,他总会对我说:“珺儿,你看人家唱得多好听!”
呵呵,不就是一首歌么,我学就是了,我一定唱得比他还好听。
……
某个生日,妈妈做了鱼和米饭,米饭里还放着红枣,因为小时候的我跟爸爸一样很喜欢吃这口。
爸爸抬了小桌子进来,我们就在沙发之前吃,妈妈把鱼刺挑出来,把鱼肉放在我嘴边的时候,电视机里又开始放那首《父亲》,我眼睛一亮,一下子站起来,跟着电视机一起唱:
“那是我小时侯
常坐在父亲肩头”
当时的我想:哎,别说父亲肩头了,就连父亲的腿我都没坐过。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净说瞎话,我爸每天只知道吃,做饭的都是我妈,偏偏我妈又不会做,还要总被他嫌弃。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嗯,这个倒是有,爸爸每天必做的事情里一定少不了抽烟……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所以养个出去了就不回来的没良心的儿子还不如养闺女呢,真不知道为什么我爸总觉得生个儿子就好了。
后来长大了想想也是,第一胎就是女儿了,当然想要个儿子,这样一儿一女多完美的人生,可惜,期待了十个月,生下来的我也不能跟他说对不起。
我唱完了的时候对我爸得意的笑着说:“我唱得比他唱得好吧。”
我妈手里还举着刚才的鱼肉,说:“啊呀,你唱得真好听,快过来吃鱼。”我这才心满意足的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