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疏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她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就这样变成一个中学生了。中学,这两个字,对她来说实在
是太陌生了。
也许上了中学后,就能彻底告别稚嫩的脸庞,就能告别童年,陈静疏像普通的孩子一样,总觉得未来的一切比现状一
定好得多,于是拼命地渴望成长。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她的小学并不是那么愉快,一直都在复杂、矛盾与压抑中度过,她像班上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喜
欢她们班的“班草”,其实她也不是打心底喜欢他的,只是一种从众心理。
偏偏不知为何,她们班的班草郑熠辉,居然喜欢上了相貌平平的她。也许是因为她骨子里的那股傻劲,从来都不愿意
去告白,只是一直默默对他好。
郑熠辉没吃早餐时,静疏宁愿饿着肚子也会把自己的早餐给他;每次美术课,都要带自己最喜欢的一盒水彩笔或者一
叠最漂亮的彩纸去学校,只为了借给郑熠辉;静疏一直充当着默默无闻的百宝箱形象,她不喜欢刻意示好,只是充当一个
乐于助人的傻姑娘。
班草居然喜欢上了陈静疏这么平凡的女孩,这一点自然是惹怒了其余的女生,她们开始指着她的脸说她是丑八怪,她
们开始时不时用言语去激怒她、挑衅她,或者在那位班草面前各种言语丑化她的形象。
但陈静疏是个勇敢坚强的女孩,不反击、不哭、只是安静地承受,她从小就不畏惧流言蜚语,只顺着自己的心去前行
。
起初静疏知道郑熠辉的心事,是很开心的,他们自然而然谈起了幼稚引人发笑的“恋爱”。他们一起报名了二中培训
班(二中是C市最好的中学,办此培训班是为了通过培训和考试,挑选出优秀的小学毕业生直升中学),可是他俩不在同一
个校区,于是他们约定好了时间,郑熠辉要静疏放学后在校门口等他,他说放学后他会搭公交车去她的校区,然后一起回
家。
静疏其实也并不乐意,她不喜欢等人,家里管得又极严,她也不喜欢和郑熠辉单独待在一起,不知为何会莫名地觉得
不自在。她更喜欢郑熠辉和一大堆朋友一起陪在她身边,然后开心地谈天说地,一起放学回家。但是她也不愿意驳了郑熠
辉的意思,于是点头答应。
放学后静疏独自等在校门口,约定的时间早就到了,依旧看不见郑熠辉的身影。散落一地的残阳,下坠的红日,此时
在静琉眼里变得令人无比恐惧心慌,C市古道巷里卖臭豆腐小摊贩的吆喝声、人群的脚步声,声声钻入她的耳朵,静疏手里
攥着是妈妈给的十几块钱,妈妈说放学后路上饿了就自己买些东西吃,可此时的她即便肚子已经咕咕作响,也无心挪开脚
步去小吃摊上吃些东西。
怎么还不来,静疏轻轻地跺了跺脚,天已经越来越暗了。她回家后,如何跟妈妈解释呢,她一撒谎神情语气都会不自
然,若妈妈发现,一定会用使人羞红脸的语言去责骂她,“你才多大,居然就谈恋爱!”,想起这句话,静疏的脸迅速发
热,耳根子也红了,有难受的窒息感。
怎么还不来,天已经越来越暗,嘈杂的人声让她心里更加地烦躁,她不禁想起人贩子拐卖小孩的场景,她开始警惕地
环顾四周,眼睛捕捉着每一个可疑的成年男子身影,她全身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了。她寻着一面老砖墙,背贴着墙面,她心
想着这样坏人就无法突然从她的背后,用沾满酒精的手帕,捂住她的鼻嘴。可笑的两个小孩,彼此连手机也没有,却谈着
幼稚可笑的恋爱,一个等着焦急,一个迟迟不来。
二十分钟过去了,天已经呈现出了一种灰蓝的色彩,静疏再也无法等下去了,恐怖的情景、妈妈的责问已经占据了她
整个内心,使她丝毫不畏惧担上一个“背弃诺言”的罪名。她奔跑起来,朝着汽车站狂奔,即便她是一个太注意的女孩,
除了体育考试,她从不愿意在公共场合奔跑,她不愿意自己的头发随着风飘起来,她不能让它有丝毫凌乱。平日里她走路
也是缓缓的、平和的,但此时她顾不上这么多了,她拼命地跑,她要回到家去,即便是在楼下远远望着那熟悉的灯火也是
一种慰藉,她要远离这片陌生的黑夜……
终于,静疏到家了。不知怎么地,妈妈也没多少怀疑,应该是自然而然地认为是路上堵车吧。她松了一口气,那短短
的几十分钟,就好像一个黑暗而漫长的世纪,那平日里去得也不少的南门口,就像异国他乡一样遥远。她像是终于回归了
故土,满心惬意地卧在沙发里,看着电视里新闻联播报道着她不大懂的新闻,虽然不大懂,但只觉得心里欢喜。
此时电话响了,静疏也没多在意,反正郑熠辉没手机。可她却未料想他会借他爸爸的手机来与自己联系。
于是静疏的爸爸接了电话,居然用标普答着话。此时静疏的心已然不安,接着她爸爸用怪异的眼神回头看她,说是找
她的。静疏满脸滚烫地接了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满是责备又无比冷漠的声音,“你为什么不等我,我路上堵车,现在天
已经那么黑了,我一个人在这里,你倒好,倒是到家了。”她支支吾吾回答了一句,另一头已然不问缘由挂断电话,她也
轻轻放下了电话。
只觉有一种莫名的窒息包围着她,她平日里最爱的自由似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不喜欢这种感觉,她没想过爱情竟
然是这般模样。
不久后又发生了一些事,静琉已然觉得自己对郑熠辉那单纯的倾慕已经消磨殆尽,她不再那么热切地关注他的一切,
他在她心里开始变得平凡无奇甚至有些令人不悦,他的一切都让她觉得窒息、不愉快,他的每句话都像是锁链一样快要捆
绑住她让她无法呼吸,那种简简单单的喜欢日益消失,如烟云消散,看着它远去,想抓回一缕也是徒劳,只会让它消逝更
快。
原来有一种爱情,萌生于不声不语的暗恋中,在时不时的小暧昧里生长繁荣,一旦得到了回音,暴露在了阳光下,现
实的火焰便会将之焚烧殆尽。
静疏对于郑熠辉上课时传来的小纸条,只是写上只字片语传回去,甚至放在桌子里不予理会。他也渐渐地察觉到了她
的不对劲,他三番五次想在放学时分叫住她问她个究竟,可静疏却老是想逃走。终于郑熠辉被惹恼了,静疏也无法再忍受
那笼罩在头顶窒息的烟霾了,她明明白白地说出自己对他已经没有感觉,她以为这样就可以结束,可她却不知道,这是她
真正黑暗小学时光的开始。
那些平日里妒忌静琉的女孩,此时又开始公然痛骂她的薄情寡义,似乎静疏和郑熠辉在一起是一种罪过,分手也是罪
过。那些和他要好的男生,也开始时时刻刻骚扰她,拦住她的去路,突然冲出来撩打她、辱骂她,软硬皆施地逼她和他和
好,但静疏从不后悔她的决定,也决不屈服,受了多大的委屈她也不哭。
静疏是个为了自由,大胆争取从不退缩的女子。即便她喜欢了那个“班草”将近六年,既然他剥夺了她的自由,那么
她便宁愿去放弃他。
到后来,即使到了毕业静疏也没答应和郑熠辉和好,她以为自己可以彻彻底底摆脱他了,毕业典礼上那些仇视她的面
孔卸下了那份敌意,回复了些许孩童的纯真和不舍,都簌簌流下泪来。而她,没有泪,只是满脸的凝重,心里有些许的不
舍,更多的是舒心、放松、解脱的感觉。
可静疏却未曾想到,郑熠辉竟然选择了和她一样的初中。她便安慰着自己,只是他一个人而已,其余的中学同学都是
全新的,她还是可以拥有一个全新的生活,可是她依然是错了。
这段可笑的恋情,也影响到了静疏以后的恋爱观,她认为爱情就是一个人去掠夺另一个人的自由。上了中学后,起初
,她恐惧着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