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恭带队一路经过,丹阳、陈留、谯州,在谯州收到斛律光的信,只回了一句“天命难违。”最后等到了寿春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底了,合州刺史、扬州道左丞卢潜,扬州刺史王琳迎接了高长恭。高长恭看着这二人,卢潜在言辞之间对王琳是颇有微辞,王琳也是针锋相对。
高长恭对于这种情况是乐于见到的,这个王琳是南朝归顺的,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关系,现在跟卢潜又交恶,高长恭想要把他收服难度应该不大。高长恭与卢潜、王琳来到行台尚书府,高长恭问道:“孤初来寿春,对于这扬州道的情况不甚明了,还望二位大人为孤解说。”
卢潜当先说道:“自从下官击破南朝王奉国、周令珍之后,扬州道之民得以安生,扬州道再无大事。”
高长恭见卢潜说完之后,王琳在那站着默不作声,高长恭就说道:“孤知道王大人在南朝还有不少旧部,不知王大人可否派人联系周迪?或者直接把周迪请到这寿春来。”
卢潜、王琳都很惊讶,兰陵王没有继续问扬州道的民生,而是问起了南朝的叛将周迪,看来朝廷派来的这位行台尚书是南讨经略的。王琳马上回道:“王爷放心,下官会尽快派人与周迪联系。”
高长恭点头道:“好!王大人你的旧部熟悉南朝,派你的人组成一队,孤与你一同操练,日后有大用。卢大人,你征收粮草发往江州,够一军之需即可。”
卢潜、王琳拱手同声道:“下官领命。”随后三人聊了些细节,便各自散去。高长恭则带着尉相愿去安排那些工匠,安排好那些工匠后,高长恭吩咐尉相愿对这些工匠必须做到有求必应。高长恭又去看了那些孤儿,高长恭问那些孤儿想干什么?想学什么?那些男孩居然大多数说要当兵,只有少部分在来的路上看到那些工匠,说想学门手艺,女孩们则多没有什么想法。高长恭不想把他们仅仅培养成大头兵,想要兵,去外边募兵会更快捷。高长恭准备先把拼音教给这些孩子,让他们识字,然后把他写出来的课本教给他们,让他们变成火种,去改变更多的人。
高长恭告诉这些孩子,现在他会亲自教导他们。这些孩子们感觉到很惊喜,兰陵王居然会亲自教导他们。高长恭跟这些孩子们说这一路赶来,虽然不甚幸苦,但是也很劳累了,让他们先去休息。高长恭准备等印刷的工匠做出活字印刷的字模,把课本印出来,再正式教。没课本的时候,就先教他们拼音,然后带着他们做些手工课、体育课。高长恭现在有些后悔,当年为什么不把新华字典从头看一遍,不过也没哪个闲人会那么做,只是哪个字不会了才翻的。
高长恭回去改着课本,因为他自己就受过应试教育的苦,所以他不能把这些孩子培养成高分低能的考试高手。等高长恭把初、中级的课本改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想要不要把自己的功夫也教给这些孩子。高长恭最后觉得,还是应该教,总比后世的广播体操来的实用。
就这样高长恭在寿春,每天处理些公文,指导下工匠,教导着孩子们,高长恭在教孩子们的时候,也顺便教着自己的亲兵,尉相愿也听着,孩子们练功夫,则由这些亲兵亲自指导。如此过了十余日,就有下人来报,王琳带着一人前来拜见。高长恭一听,赶忙出来相见。高长恭看到王琳旁边站着一个满脸风霜,身高六尺,五十来岁的汉子,他的两臂显得特别粗壮。
王琳和那名男子行礼道:“拜见王爷。”高长恭摆手道:“二位免礼,王大人这位是?”接着王琳就说道:“王爷,这位就是周迪将军。”周迪再拜道:“小民周迪,见过殿下。”高长恭说道:“周将军这是哪里话?”周迪摆手道:“小民现下反叛南朝,身无一职,不过一草寇而已。幸得殿下赏识,小民方才有幸来此。”高长恭拉过王琳,拍着他的手说道:“英雄不问出处,周将军英雄了得,现在不过是一时之挫,不必在意。王大人,周将军远来,摆宴为将军接风洗尘。”王琳领命道:“是,下官这就去办。”
随后三人在酒席上相谈甚欢,等宴后周迪下去休息。王琳问道:“王爷方才为何与那周迪顾左右而言其他?”高长恭说道:“不急,想谈什么,该谈什么,还有怎么谈,都不是咱们说了算了,得由他周迪来说。”王琳一想,说道:“王爷高明!对,现在急的是他周迪。王爷是想把这周迪收为己用?”高长恭笑道:“本王何止想把他收为己用,哈哈哈哈。”高长恭满含深意的看了王琳一眼,笑着去了后院。王琳被高长恭看的一愣,随即若有所思的离去了。
高长恭来到后院看到那些孤儿,有的在练基本功夫,有的在做手工,有的在看着拼音学字。也亏得这扬州道行台尚书府是这扬州道的最高行政府邸,地方够大,但是总归还是有些不合适,只是现在在扬州道不一定多长时间,而且工匠那边的也要花费,每月还要发例钱。现在只靠自己的岁禄八百匹,两秩四百匹,封国、食邑还要供着王府,虽然可能还有些钱财,但是用钱总不能从寿春回邺城要钱吧。高长恭得想法开辟一个财源才行,洛阳的砖和水泥现在也指望不上,看来要跟那些工匠做出的东西里面找了。
高长恭想了想找到了原来做猪胰子的工匠,看着现在已经比原来好看了许多的胰子。原来的猪胰子是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现在经过高长恭的指点,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草木灰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方块状,这就是新胰子。猪胰子本来就是权贵们使用的,现在做出来比原来好用、好看了许多,肯定能大赚一笔。高长恭问工匠,现在要是开个工坊,招人手大量做,怎么样?工匠信心满满的说完全没问题。高长恭告诉工匠在做胰子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不同的香料,不同的香料送不同的人。首先用龙涎香做一批,然后送进宫里,告诉皇帝,以后皇帝御用的自己负责了,但是不能加太多,能闻到味就行。这样以后拿这个赚钱,皇帝也不会过问了。朝里从三品以上的都得有一份,也算给自己的胰子打广告了。另外,和士开、祖珽的也得长期送着了,让他们买?还是算了,要不然这背后说句不好听的,自己可是够难受的。
高长恭之后又去看了木匠,看着木匠用自己告诉他们做出来的平刨做的各种家具,着实不错。嗯,这样一来,就只有自己这能做出硬木家具,这可是独家买卖啊。
最后高长恭来到了一间小院,里面是一个道士和一个小童,在摆弄着火药。那道士和小童对于高长恭的到来,十分惊喜,那道士不断向高长恭显摆着自己做出来的新炮仗。这个道士就是当初在梁州卖给高长恭硫磺和硝石的那个道士,这个道士叫做清虚,当初卖给高长恭硫磺和硝石之后,这个清虚道士便多了个心眼,就在躲附近。等高长恭点了第一个二踢脚之后,清虚道士便在散落的碎屑中闻到了硫磺、硝石的味道,然后清虚道士便去向高长恭求取火药的配方。高长恭当然不可能告诉他,这个清虚道士便一路跟着,说什么就算拜高长恭为师也要知道这个方子。高长恭看他确实是很执着,便答应了。后来,一路上高长恭告诉了他,褐色火药的做法,还有加入适量的金属来调色,例如加入铜是蓝色,铅是绿色。清虚道士一直尝试着,现在基本上都能打到天上,带颜色的也做出不少。
老实说,收了清虚道士,高长恭感觉省事了很多,因为鼓捣这些火药,用清虚道士话,就跟原来炼丹差不多,只不过是他没想到,原来还可以爆炸而已。有时清虚也会问高长恭,问他是不是也会炼丹。高长恭总是一笑置之,搞的清虚道士恨的牙痒痒的。高长恭准备把化学课本的内容慢慢教给他,毕竟他是个道士。而跟着清虚的那个小童,其实就是那一百六十个孤儿里的一个,叫鲁艺,说起来这个鲁艺跟清虚道士倒是有缘,当初清虚找高长恭的时候,这个鲁艺也来找高长恭,也说要学。高长恭当初多少也是想着有这个清虚在,鲁艺不至于在摆弄火药的时候,伤着自己。现在看起来,两人相处的还不错,这样也算是用鲁艺留住了清虚。等过几天,找人做一个工坊,用黑火药弄几个手榴弹、炸药包,让周迪拿去南朝先弄个响。等以后搞出硫酸了,再弄硝酸甘油、硝胺炸药这些高级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