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一的神色变化自是然被徐老道看在眼里,毕竟虽说他两世为人,但最多不过四五十年,再加上也不是什么身居高位,因而仅仅算得老于世故,周旋于普通人之间还差不多,若是对上仙门中的老怪物,怕是被玩弄于鼓掌间。
可这修道中事,大多都是悟得说不得,因而徐老道只不过在心中感叹一番自家徒儿,日后少不了吃些苦头。
徐老道继而又接着缓缓道:"吾四十年前初得斩元境,曾在雍州游历。虽说自大晋以来,历朝定都冀州帝京,但是司、洛、雍三州始终都乃天下最为富庶之地。为师在雍州时结识了这射日山庄章铭,二人倒也相谈甚欢,成为了好友,谁知后来却发生了一桩大事。"
李清一顿时有股翻白眼的冲动,暗自腹诽道:莫非又是二人寻到什么宝物然后又反目成仇的故事,这不写狗血小说呢!
好在徐老道沉浸在回忆当中,并未过多注意李清一,只听他接着道:"在射日山庄作客之时,吾俩不小心发现最近当地人们都在读一本<后羿射日经>,本来这也算不得大事,然而后面发生的却出乎吾所料。这读了<后羿射日经>的人往往精神抖擞,而且极其热衷于叫别人也读此经,若是不愿观看便生气,更有直接动用武力强迫别人看。这说来也怪,凡是看了这书的人竟然都变成这样,日日夜夜诵读,就像是什么瘟疫一般。"
说到这里,李清一却是想起徐老道曾经闲谈之时讲起一事来。这如今天下能成道者,唯佛道二家也。但是除了佛道,还有神、妖、魔、鬼、儒、巫六家能修炼大法。
其中,魔道由于六次荡魔运动,如今已是见不到了,而鬼道之脉则被十大宗门之一的茅山派稳稳控制,大都只在丰都一带。
至于妖道则只有昆仑、空桑、青丘、潇湘四大仙境与天之都共五大地,大妖都在其中,余者在外的妖族都被帝庭仙宗牢牢控制,翻不起什么风浪。
巫道则在南疆,历来神秘,而儒道自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唯有这神道却最为复杂。
神道与巫道同是起源于上古神宗,其在大秦时就有,讲究香火、愿力、功德、法力四处,分九品,对应斩元、旋照、修身、秘境、玄刹、地者、度厄、通玄洞天,但实际实力又比同等级修士要低。
昔日大秦时,可是有着赫赫有名的天庭、丰都、水道三大神系。
只是后来都被修士联合覆灭,只剩下水道部分势力残余在海外。如今帝庭仙宗虽不是对神道赶尽杀绝,却也极为限制,中土的神灵都是些小神,而且许多还被佛道大能收为护法,可谓极为艰难。
三大神系之所以覆灭,与其中有一脉修行有着大干系。这一脉极似徐老道所说这般,给予你一本经书,读了之后欲罢不能,而且急切地想要向别人传法,传的越多,获得的能力也就越大,与在地球中电影提到的丧尸病毒极为类似。
想到这里,李清一不由得毛骨悚然,若是仍其发展起来,岂是小事?于是他赶紧说道:"莫非有人在行那神道法门?"
徐老道见得李清一短短几个呼吸间猜到其间由来,明白事态的严重性,眼里闪过一丝赞赏的神色,只听他又道:"正是如此,为师与那章铭追寻已久,却发现源头居然在射日山庄。若是此事暴露,帝庭仙宗一旦知晓,整个射日山庄都必将毁于一旦。章铭不愿自家祖业被毁掉,因此与为师密谋,最终联合副庄主并争取到一位太上长老的支持,除掉了当日为首的庄主、三位太上长老和十数位长老,整个射日山庄也因此元气大伤。"
徐老道先是说了转法圣人,又说了射日山庄这事,二者有什么关联还是没有讲,李清一这时灵机一动,忽地想到:射日山庄这等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小族怎会有这等神道法门,难道是,背后是转法圣人指使。
想到这里,他猛地看了徐老道一眼,徐老道却摆摆手道:"非是你所想的这样,吾和章铭探查许久发现背后之人乃是一位名叫王方平之人,他竟是想重建天庭神系,而其中最为重大的事是,本来在成帝时该出世的转法圣人竟然没有出世,而是延迟了整整数百年,而本该命定为他弟子的马远道已经逝去,王方平也早于他降生,成了一处九品神灵!"
事情到此越发复杂了起来,一切似乎都暗中有一只手在推动,李清一越发感觉背后发凉,不敢说话,若是让这王方平成功,那天下百姓怕都成了行尸走肉。
徐老道眼里闪过一丝决绝,淡淡道:"当日吾与章铭二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王方平神庙毁去,这神灵神庙一去便犹如身陨。之后吾二人在其中找到了一个羊皮纸,却是记载了一门秘法。此秘法着实恐怖,乃是昔日大能管辂所传,凡人也可修习,讲述的是借六个铜钱引动天象,演算天机。不过此法过于凶险,稍不注意便有身陨之虞,那日你见为师口吐鲜血,正是因为用此法演算你之未来,谁知却迷雾一片,天机混沌,更有极大反噬……"
还有句话徐老道没有说出口:想必,你前世怕是大有来头吧?
李清一听到此处隐隐有些感动,随即又记起那日进入房中并未见得铜钱,可念头一转,想来势必不愿自己知晓,徐老道收了起来。
随即又问道:"那为何先前却要斩杀章铭师叔?"这李清一嘴巴倒也着实乖巧,见得徐老道与章铭交友甚好,自然地叫起师叔。
果然徐老道没有纠正,而是回答道:"那人不是章铭。虽是神色等与章铭极为相像,几乎就是一个人,但是那日吾与章铭得此秘法却是演算过天机,那卦象显示四十年后或有大难。那时吾二人便有约定,四十年后若是无有什么大难,便不联系,若是有,再以凡间家书传信。如今章铭突然寻来,必定不是他本人,而且被吾一剑斩杀后,反而成一滩黑水,难道……"
徐老道说到这里却是住嘴了,原来那射日山庄有一宗仇家,名曰水云宗。这水云宗比起射日山庄强些,但也是一介小宗门,此前所遇正有点像水云宗法门,徐老道思量至此间开口道:"吾一生只此一好友,自是要过去探究一番。其间过于凶险,你自然不得跟随。"
李清一闻言哪里肯干,自己不过初入道门,连道文都识不得多少,没了徐老道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步入斩元,修就一口真元。
正要开口分说,徐老道却道:"吾至多还有五年寿命,若是不能在这五年内突破斩元达到旋照,怕是命休也。眼下却还有个机缘,豫州西部,分属豫州六府之一临淄府的历城郡境内有一山名曰翠元山,上有一高人陶元子百年讲道,其功参造化,只差一步便可入得玄刹境。一年以后便是其讲道日子,吾定会去此处。那翠元山离府南郡也有个二三千里,你且先行上路,等解决完射日山庄之事后,吾自会来那处,此乃吾唯一的机缘。"
见得自家师父都做了决定,李清一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答应。二人决定十日后才上路,在这之前也要做许多功夫。
徐老道把自己这百年来修炼心得给了李清一,其本来就不怎么富裕,因而除此之外只是又传了两门法术五行、一件下品法器给他。
这两门法术分别是五行遁法和五行金书,皆是大路货色,但也是修士必备法门。五行遁法乃是用于赶路,五行金书则是可以引动五行之力,虽说极其简单,日后却也能够作为修成灵术乃至道术的基本法门。
那下品法器乃是五柳玄木,乃是集齐苍柳、槐柳、阴柳、杨柳、杞柳五种灵树,辅以五行玄砂制成,能攻能守,对于李清一来说还不错,但以其法力至多不过只有一击,只能作保命用。
至于丹药,李清一所需低等丹药还是有的,只是通过这丹药增长修为,一来法力斑驳不纯,二来却是有丹毒,此时他不过聚气修为,除非到了炼气境地,否则服用丹药只会对日后有害,因而也就没给。
十日转眼就过,到了离别时候,徐老道又叮嘱了一番,不得在凡俗面前施展法术,就是自己当初在李清一面前搞点小把戏,都是在夜晚,否则便会有大难。具体为什么徐老道也没说,李清一便没多问,暗暗记下。
且说二人虽相处不久,甚至各自有小小算计,但都还是有些感情,心中颇为不舍。好在二人都是仙门中人,徐老道自是不用说,李清一经历生死也是向道之人,不愿苦苦轮回,所以二人也不多作交情。
待得日中之时,徐老道掐了个法诀便离去,李清一决定先向白云观主道别,再回家看看,然后再前往翠元山。
自从徐老道来了以后,李清一或者说以前的叶清便不再四处捣乱,整个观里平静了许久,但是一听到李清一要走,那白云观主还是颇为高兴,表面上还谦虚挽留一番,但眉眼中兴奋神色极为明显。
李清一看了看客套完后就立即坐在蒲团上闭眼调息的观主,苦笑了一下,正要转身离去,那观主却睁开微醺的睡眼,似闭似睁,轻声像是自语道:"你还是把这个带走吧。"
李清一闻言转头一看,观主座前不知何时多了一本道书,正是自己以前常读的无名道经。他迟疑了下,本来都已经忘了这本经书,而且觉得自己如今踏入仙门已经不需要这等俗物,心中更有指点一番观主的想法。
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再加上观主好意,李清一不得不打了个稽首,算作感谢,然后弯腰拿起那本道书出得门去。因一直记得徐老道所言不得在凡俗中施展法术,所以没有直接收入乾坤灵袋,而是直接拿着就走。
他走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只见往日徐老道所住房里突然白光一闪,出现了一青年道人。
只见其面容英俊,风流倜傥,青色道袍飘飘,背后背有一把宝剑,整个人浮于空中,宛若神仙之人。他见得房中没人之后,迟疑一番自语道:"难道是我算错,不是这里?"
继而那青年道人食指与中指合一,呈剑状,然后往空中横着一划。只见又出现一道白光,随即缓缓拉宽,显出一道丈大方圆的影像,其中内容正是徐老道和那假章铭争斗的场景。
青年道人眯着眼睛看完之后,掐指一算,不到片刻功夫便再度化为一道白光消失。
而就在这时,李清一已经走到半山腰,突然想起自己手上正拿着那本无名道经。正要直接收入乾坤灵袋中时,却不知怎么地,好似福至心灵,拿起那无名道经看了一眼。
这一看可不打紧,只是这无名道经如今看起来却与以往不一样,非但字字珠玑,而且一句之间仿佛蕴含大道,有千百种变化,比那一气正源经不知复杂了多少。忽地,脑中又传来"叮"的一声,那河洛天盘竟然再次出现,直接飞了出来,悬于头顶。
如同上次一般,道书上文字浮动起来,飞入天盘当中,不过这次却大有不同。非但一个呼吸那河洛天盘便转到了极致,而且仅仅射出几个文字后,便重新落回脑子里。李清一只觉头痛欲裂,不得不扶助旁边一颗柳树才撑起身子。
而此时眼前忽地闪现河洛天盘摄出几个字,正是那无名道经打头之字:五方雷帝内景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