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拜师
三年转眼而过,王玄也在逍遥山庄待了三年多了。三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王玄觉得自己心里多了好多东西。逍遥山庄的后花园里,每天都可以看到两个少年或者加个女孩在那刻苦练功,寒暑不断!而教他们的师傅在傍边也是一脸欣慰,频频点头!
“越儿、雨儿,还有王玄,你们马上到我书房来下。”王大善人说完,就离去了。三个懵懂的少年停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六颗小眼珠子不停地转着,都在想着:难道昨天上午偷出山庄的事情,被发现了!老爷(父亲)又要罚我们!这次,我没买兔子啊!王玄看了看少爷想说,少爷你是没买兔子回来,可你买了头狼回来啊!
不管怎么样,带着各自的猜疑,大家到了书房!一个个都站在那里,不说话,等着老爷最后的审判!
“越儿,今天师傅走了……”
“师傅走了,他不教我们了?”父亲的话还没说完王越就插上来了,一脸惊异。
“是的,你们师傅走了,说没什么可再教你们的了,这三年你们进步很大,你们都很有天赋,还劝为父送你们到拜师学艺,现在为父想问下你们的意见?”说这些话的时候,王玄总觉得老爷有点古怪,但具体什么,又不知道!
“父亲,我想去……”王越抢先说着。
“父亲,哥哥要去,我也去!但是我舍不得父亲!”王雨也看着父亲小声的答着,满脸的不舍。只有王玄默默地在旁边站着看着老爷、少爷、小姐。
“王玄,你呢?”王老爷特意看着他.
“我听老爷、少爷,小姐的。”
“既然这样,你们回去收拾下,明天准备出发吧,到时候叫王管家送你们去……”说完这些话,王大善人突然显得是那样的累,那样的无力!好像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转过身去一下子躺在了太师椅上。“夫人,看来你当年是对的啊!……”王大善人又在哪里自言自语,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
第二天一大早,一辆大马车就停在了逍遥山庄门口。“少爷、小姐,请上车,老爷一大早就出去了,吩咐我送你们去拜师学艺。”王管家站在门口,恭敬地对着少爷,小姐说着。
“哈哈哈哈,我终于可以完成我的剑仙梦了,你等着,我来了!”王越大叫着先上去了,“妹妹、王玄,你们上车啊!”王雨闷闷地上了车,王玄也跟着上去了。本来有些压抑的心情,在王越这一打岔,大家反而轻松多了。就这样,他们开始了拜师的旅程。在大马车消失在视野的时候,王大善人出现了在逍遥山庄门口,“孩子们,保重!”
马车走了整整十天,载这期间马车老是传出一个声音“王叔,什么时候我们才到啊?我们去那拜师啊?”
“是啊,王叔,再不到,我就想回去了,我想…父亲了”
“小姐,你的师门马上就到了!”
“什么?马上就到了!”
“少爷,你还有一段时间。”
“啊,什么?我们不在一起!父亲搞什么?”
原来,王大善人是这样安排的,儿子女儿都不在一起拜师学艺!
古老相传,九州之地有三门一寺两隐楼,为当今之最,密法层出不穷!而这三门是指东方太玄门、南方的素女门、逍遥门;一寺就是指西方闻名天下的弥陀寺,出家人不求名利,隐为正道之首;而两隐楼就是以邪魔为首的天邪楼,以及一脉单传的风雨楼。之所以叫隐楼,是世上从未有人知道这两楼在何方,定何处。近年来,魔道猖狂,正道鼎盛,各有胜负,一时之间正邪对立,难舍难分!正邪双方纷纷扩充实力,以备正邪大战!
而王大善人的女儿就送到南方的素女门。当王管家送王雨到素女门时,亲手将一封书信送到素女门当代门主手中,就告辞而去,未有多言。从此,王雨就待在了素女门。
当王雨进入素女门的时候的,王玄,突然觉得自己很失落,却不知道为什么。而王越却兴奋地想着自己会被送到那个地方!因为到现在,王叔王管家都没告诉他,他将送到何地!原因,说是老爷说的,保密!气的王越,小脸通红通红的。
又行了十天,王越和王玄,也到了自己的山门—太玄门。和王雨一样,王管家也将一封书信送到了太玄门门主手中,就把他们丢下飘然而去,未留下只字片语。王玄,同样也跟着王越留在了太玄门。
太玄门,位于东方群山之中,为三门之一,现门主姬胜天,修为通天,深不可测,平时都隐于后山,追求大道。门内分为一殿两阁,太玄殿和玄武阁、玄月阁。当王越、王玄进入太玄门以后,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幸与幸运!
太玄门择徒慎严,每一名前来拜师求艺者,都必须经过五关。第一关,家世清白,防止魔教进入;第二关,身强体健;第三关,过万恶岭;第四关,道法自然;第五关,师择徒。说起来这五关也不是那么难,难就难在第三四五关上。第三关万恶岭方圆百里了无人烟,里面有着毒蛇猛兽,毒烟瘴气,一个人是很难生存的。第四关道法自然,是远古迷阵,时间之久远不可考,威力不大,但是意志不坚、性格浮夸、无向善之心者是不可能走出来的。第五关师择徒就相对简单了,但却也是最不容易的。多年后,王越还在想自己父亲,怎么那么那么厉害,一封信就让自己进入了太玄门,还少过四关!因为王越、王玄直接进入了第五关师择徒。
王越和王玄站在太玄殿正殿上,周边还有十六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站在太玄殿上一直默默地等着!太玄殿,一直由太玄门主坐首,其门内长老也在太玄殿内修行。玄武阁、玄月阁分别由其师弟玄秋、玄月担任阁主分别住守。每次择徒都由玄武阁负责一二关,玄月阁负责三四关,第五关由门主、阁主及各位长老一起在太玄正殿内主持。
“师弟,长老咱们进去吧,这些孩子在殿上已经站了快三个时辰了。”慈祥而又不失威严的声音在太玄后殿内缓缓响起。王越、王玄等孩子抬起头就看到一身道袍青衣,头戴法冠,脚踏云鞋的人坐于大殿之中,和蔼可亲却又遥不可及,正是门主姬胜天。其左边坐着一道人富态可掬,慈眉善目;右边坐着一道人,不怒而威,自然天成。其下又陆续坐着好多年过花甲的长者,都是一身道人打扮。
“开始吧,还是由玄秋师弟先开始吧!”门主对着左边道人笑言道。
“是,门主。”左边玄秋,起身,拱手,面对十八个可能是自己徒弟的人。
玄秋道人,看着这群儿郎,两眼放光啊!仿佛是看着各种宝贝似的,想全部收走!但是没办法,门规有定:玄武择徒,只取天数;玄月择徒,由缘而定。只见玄秋道人,手上不知何时,从何处拿出一物器,器长三尺,浑身发着淡淡青光,成块状,如戒尺。这就是太玄门,三宝之一“量天尺”。
“宝贝,宝贝你这次一定要多多显灵啊,我的宝贝徒弟就全靠你了!”只见玄秋道长口中念念有词,手中量天尺渐渐地动了起来,紧接着发出数道光芒,只见七名孩童被光芒所照。玄秋道长急忙收好戒尺转身面对门主笑着说:“门主,阁中有事,我就先带这七名弟子下去安排修行了,你们继续、继续!”不等门主回话,马上又转身拉着七个孩童就快步离殿而去!
姬门主看着玄秋道长快速离去,又转头看看右边一脸铁青的玄月道人,脸上忍俊不禁,强颜镇定,“继续吧!”,心中却想着师弟你修为更上层楼了啊!原来量天尺选徒,部分原因与自身修为有关,刚才玄秋道人带走的七个孩童中,有两个天赋甚高,另外五个也有不凡之处!剩下的十二个人中,就少有人能比了!因此,玄秋道人择徒就跑,怕有人与其抢夺!
“各位长老,看是否有良材美玉,大家可随意择之!”看没有继续,所以姬门主又开口了。门中规定:如有长老想收徒,可在玄武之后,任取三人。这样一来门中还真有三名长老动了凡心,收了三名孩童为弟子。其实门中长老一般都不收徒弟了,都以追求大道为目标!只有,大道无望,才会择徒教之。
不知是天意难测,还是造化弄人,王越、王玄还在剩下的八人之中。玄月择徒,由缘而定。玄月道人,到也名副其实,担任玄月阁主。终于轮到他选择了。只见玄月道人,留下王越、王玄两人,准备直接带走其他六人。这次轮到姬门主傻眼了!
老子兄弟,好不容易修书前来求我一次,这两孩子虽不是天赋异禀,却也差强人意了,怎么两个师弟、长老都不选?就算自己收下一个,还有一个咋办?门中规定了:门主收徒,只能一次一个。剩下的一个没人要,就得送回去!让我老脸往哪搁啊,想着想着,不由得额头黑线齐出,“玄月师弟稍等一下!”
难道我们两个是最好的!等着高人最后来选?王越开心的想着,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仿佛自己马上成仙似的!
难道我是最差的!他们都不选我们?王玄一脸失落!目光呆滞。
玄月道人,动作迟缓,百年不变的脸依然看着门主,等待示下,心中却想着难道门主让我收这两个为徒!当我傻!这两个前四关都没过!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处理吧!我不开口,看你怎么办!明显这两个是个富家子弟,看着衣打扮就知道。可惜,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一个傻子,一个呆子!
“师弟,要不你再收一个弟子吧,就他了!剩下的就我收了!”指着王玄对玄月道长说,还没等玄月道长反应过来,姬大门主就带着王越,撂一下一句“后山有事,我先去了!”就走了。
这下轮着玄月道人,干瞪眼了,你让我收,就收吧,还把最差的给我了!气的没办法,脸红的跟包公似的,憋出一个字,“走!”
说完,一把抓着王玄就走了!王玄也怪别扭的,我没干啥啊!
姬门主拉着王越在后山的路上走着,想着玄月道人表情,不知不觉笑出了声!还是我聪明啊!这老脸总算保住了!越想越得意!
王越看着师傅这样,又不知哪根筋错位了蹦出了一句话,“师傅,你收到我这样的天才弟子,很开心吧!瞧你都笑了!”说完,还一脸的得瑟!这下姬门主一下子脸黑了,心想自己是不是又选择错误了!
就这样,王越被逼成了太玄门门主的六弟子,而王玄成了玄月道人的记名弟子!开始了他们的修行旅程。
太玄门,传承久远!虽总体实力不如弥陀寺!但在数千年以前也曾为正道领袖!虽然几经风雨,风光不复从前,但是千载门派,内部底蕴却也非比寻常!因为道家无为思想,门中弟子多不在江湖走动!
素女门,相传由上古时期皇帝与素女所传!素女,神州古典音乐的开山鼻祖和养生之神,仪态万方。传说素女以琴瑟之声滋润造福万物生灵,并向黄帝传授房中养生之术。其传世的《素女心经》威震正邪两道。门中传人一直韬光养晦,只修己身,不问世事!
弥陀寺,佛家传承.门中弟子多与入世修行!以明悟本性为根本!讲轮回,论因果!修今生来世!现方丈慧因禅师,一身佛法无边!门中高僧更是无数,在近百年来,一直卫道除魔!功不可没!可为当世第一寺!每日自然香火鼎盛,香客不绝!再者,当今乱世,人心不稳,好多人不远万里而来,求得心安,保得平安!佛家大开方便之门,带发修行之人不计其数!因此,弥陀寺下弟子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