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回溯缘起
上周六下午,心理咨询室C-71。
根据要求,我白痴一般地随意讲述了一段高中旧事。
“唔……呵呵……哈哈哈哈!”简素纯先还在一本正经地忍耐着,但马上就爆笑起来。
“喂!你能不能尊重我一点啊!”我不满地大声抗言,尽管对方几可说得上是一名绝色美女——就这种别人多半大失形像的“笑态”表现在她身上居然就莫名地成了一种“开怀”的舒心之感,可是我真的不太能容忍自己的掏心掏肺会这样子被听者一笑置之。
“哈哈……对不起!”简素纯以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迅速止住了笑容,用兔子墨水笔挠挠后脑勺,“其实我只是想试试看能不能通过‘情绪感染’来让你不这么困扰,想不到会造成反效果,抱歉!咳咳……那么我们现在正式开始,可以吗?”
“不,我现在感觉很好!所以就到此为止吧,你我都好交待不是吗?”
“交待?学弟呀,我们一开始谈的就是通过心理咨询帮你走出困境。如果你能好好配合我,我可以无视你对我所代表的心理学社的侮辱,帮你解除痛苦。”
“拜托,不就是一个心理普测不及格吗?用得着这么较真?”
“是‘全国大学生心理普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推行的制度,意义在于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心智良好。”简素纯表情认真地说着,脸庞板成了“没得商量”的扑克状,“不及格的人都是我们学社的重点照顾对象,你也知道不止你一个,抵触心理别这么大嘛。”
“可是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有任何心理问题!”我与她对视了数秒,可这显然毫无效果,只好叹了口气说:“好吧,我明白了,请告诉我接下来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你帮我在补测一栏写上‘及格’吧!”
“嗯……我懂了!”简素纯笑着在黑皮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笔杆舞动的速度飞快,真不知道她是怎么一边看我一边完成记录的,“你走吧。”
“什么?”她的话把我弄糊涂了。
“可以了,你走吧。”
“那你之前那么坚决地要我来这里干什么?”
“在自主性上你又不配合我,前面那么多的叙述里肯定不会有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啦。我很忙的,你的事下周我们再找机会解决。”
“啊?你不是决定要给我打上‘及格’才放我走的吗?”
“我已经强调过这是全国性测试了吧?谁敢给你乱掺水份谁就是害你。下周见,到时我应该就给你做好问卷了,看你能不能表白内心。”
既然她这么说,那我也什么办法都没有了。可正当我要出去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门把手居然拧不开?
简素纯惊咦了一声,连忙走上前来,“不好意思!我忘记给你开锁了。”
看着她白玉般细嫩的纤巧手指捏着钥匙开门,我心中突然一阵阵的发冷:怎么回事?我记得门明明就是被我带上的,为什么会被锁上?
这时,走廊外天花板上的监视器转到这个角度,把我惨白如纸的脸色摄入镜头,而处在它正下方的铭牌从视觉效果上看,恰好就是泛着金属锐光地架在了我的脖子上。
铭牌上的字迹闪亮:“心理咨询室C-71”。
----------------------------------------------------------------------------------------------------
在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大一新生做了一次“全国大学生心理普测”,而我居然被定为了“不及格”。
辅导员在班会结束后给了我一封来自心理学社的邀请函(“诚心邀请您来行直楼202室作客喝茶”,班上还有其他几个人也收到了。),出于不爽,等辅导员一背过身去,我立刻将那封信丢进了垃圾筒里——应该算是一帮衰人里难得的英雄之举。然后,简素寻就不知从哪里一下子冒了出来,还问我“是不是鄙视她这个心理学社社长”?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介女流问到这种问题,我再能hold住都只有道歉赔罪的份,被辅导员炮轰之下只得答应她去一趟心理咨询室接受教育。
后来,我得知班上其他又去了行直楼接受一次心理咨询的人全都作“及格”处理了,只有我被简素寻当成了特殊对待的一个。更为糟糕的是,出于兴趣选修的“管理心理学”,竟使我与她有了新的交集。
----------------------------------------------------------------------------------------------------
那是在周二晚上的七点,铃声响起之后,讲台上久久不见人影。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人以疾风般的步伐姗姗来迟,以电影女主角似的凌厉手法推开教室门,占据了公众的视野。
——简素纯。
“各位同学,李教授因为去Q大观摩教学了,所以本堂课的前二十一节将由本助教来代为授课。”
看着她神采飞扬地走上讲台,我心里却在疑惑:明明听说大三才有资格申请担当助教,她可是大二呀,怎么做到的?
由于没有认识的家伙,我独自一人坐在靠后的位置,也或许正是由于我两边空座太过显眼,第一节课上完后,简素纯过来跟我搭话了。
“真意外呢,这门课有两个学分,从难度上来讲可不是太适合大一新生。而且,你这样子孤单一个看起来也不太好。”
“我本来也不是想选这门课的,只是……”嗯,我是怎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
“只是什么?难道说你是打听到了这门课由我代上才来的吗?呵,那我可真是不胜荣幸。”
“我哪有这么无聊!”
“无聊?追我的人排起队来,可是能够超百米的呀。”
面对对容貌这么自信的简素纯,我觉得她似乎没有用到夸张的手法。
“不说这个了,谈谈教学吧。廉非彦同学,”她故作严肃地哼了一声,“你觉得老师课上得怎么样啊?”
“没参照物,只能说还行吧。”
“真不给面子!算了,下节课讲十八只狐狸,你可要听好了,十有八九会是考试题。”
考试题?我来不及细问,她转身离去,甩头时柔顺的乌发像柳枝一样翻飞。
----------------------------------------------------------------------------------------------------
第一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发现自己高度不够,但它没有放弃,充分观察四周后发现了一架梯子,它想起农夫曾经使用过梯子,于是照着样子爬上去,成功摘到了葡萄。(这是问题解决方式,狐狸没有退避,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
第九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到葡萄。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
……
第十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己无法吃到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作呕吐状,嘴上说:“真让人恶心,谁能吃这些东西啊!”(这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向作用”,即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
第十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
原来如此,这就是十八只狐狸,对心理学上的现象作了一个总结,感觉像是书法中的“永字八划”。
把这些全都串讲一遍,恰好是第三节课上完,简素纯收拾了教案后很快走到了我面前。
“周六下午,去我咨询室。”
“等等,你不是说弄张调查问卷给我做就可以了吗?”
“既然你都跑来学习心理学了,问卷的效果可是会大打折扣的,所以还是当面谈比较好。”
“这……”我打从心底不乐意。
“你们辅导员应该有强调过吧?假如心理测试这一栏不合格的话,毕业了可真是没学位证的呢。”
“这种全国性的重要测试为什么会交给一个学生团体来主持啊?”
“你在怀疑我说的吗?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子啊,A大说要做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大概是决定先从学生自主性开始吧,毕竟就这一点而言,多下苦功就可以秒掉全国不少高校了吧?”
“我知道了。”在我眼里,简素纯的笑容看起来危险远大过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