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凤翕早就在外面将里面的情况探听的一清二楚,原来是这样。
见宁王走出来,凤翕加紧步伐追上了宁王,“大哥慢走……”
宁王转过头来,“本王当是谁呢,原来是整天跟着凤湮屁股后面转的五皇子啊!”怎么,现在听说凤湮不行了,开始想到本王了吗?
“大哥说的这是什么话!”凤翕笑道,丝毫不在意宁王的话,“定是弟弟平常没有好好的同大哥多亲近,大哥这是生气了,来来来,弟弟那里备好了美酒佳肴,就当是为大哥压惊,大哥看,如何?”
宁王瞥了一眼五皇子,眉头挑了挑,凤翕见此,知道宁王已经心动了,伸出手来,“大哥,请……”
“哥哥,你可要认清楚现在的形式啊……”醉翁之意不在酒,五皇子一步一步试探着。
“五弟倒是说说,什么形式?”觥筹交错之间,宁王已经是对五皇子放下了之前的芥蒂,亲热的叫起“五弟”来,怎么说都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不是吗,更何况,五皇子他还算不上什么敌人。
“哥哥,现在凤湮那家伙生死不明,父皇又年纪老迈,能主持大事的可是只有哥哥呀!”
“那是当然,毕竟本王可是父皇的长子。”看样子,凤翕的话,宁王很是受用。
“要是哥哥……他日登上了皇位,可不要忘了弟弟呀……”看凤翕的样子,已经有些醉意,说话都有些口齿不清起来
“五弟,可不能乱说,父皇现在可是还在呢,这可是死罪……”宁王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是极为认同凤翕的话,现在父皇身边,能够执掌皇位最合适的人选,不就是他吗!
“弟弟可没有乱说,要说皇位,弟弟我就服大哥,想想那个凤湮,什么玩意儿,父皇好心好意的将绒嫣公主指给他,他小子竟然还不要……哥哥……”凤翕大概是真的醉了,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五弟,你有些醉了……”宁王扶起摔在地上的凤翕。
凤翕胡乱的摆着手,“胡说,我才没有醉,大哥,你可千万要把握好皇位啊,不能让外姓人夺了咱们凤家的江山……到时候,你可让弟弟怎么办啊……”
“来人,五皇子醉了,好好侍候五皇子休息。”见凤翕醉了,宁王也不多留,将五皇子交予侍从,转身离去。
“哥哥……可一定要记着弟弟的话啊……”凤翕脑袋一歪,硬生生醉倒在地,一旁的侍从连忙扶起。
“王爷,夜已经深了,怎么还不睡?”宁王妃雅柠关切的询问道,也不知道王爷这是上了哪里,带了一身的酒气回来,回来后整个人也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本王思虑一些事情,你先睡吧。”宁王的眉头皱成一团,五皇子最后的话,是什么意思?
“王爷……”宁王妃看了看宁王,在内心哀叹了一口气,算了,“那臣妾先告退,王爷早些安寝吧,别伤了身子。”
宁王妃走后,宁王细细的思索着,五皇子醉了,可是不代表他也醉了,外姓人,会是谁?难道,父皇还另有打算不成?
--------------------------------------------------------------------------------------------------------------------------
“皇儿怎么醉成这个样子?现在凤湮下落不明,你父皇正焦心上着火呢,你这个样子,要是叫你父皇看见了……”宸妃支开凤翕周围的侍从,坐在凤翕身边说道。
“母妃不会认为儿子是真的醉了吧。”凤翕一把坐起,哪里还有烂醉如泥的样子?
“皇儿这是?”宸妃疑惑的问道。
“儿子刚刚请宁王喝酒了……”凤翕笑道,长夜漫漫,此刻,宁王怕是睡不着了吧。
“皇儿,是有了什么计划吗?”宸妃一向了解自己的这个儿子。
“母妃,你说,凤湮死掉了,宁王又谋反了,接下来,这皇位会是谁的?”此时这么好的机会不除掉宁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皇儿是说……”宸妃心下了然。
“母妃想想,以前的天祁或许是凤湮一家独大,可是凤湮走后,这局面可就不会是这么简单了,母妃别忘了,咱们天祁可是还有三个异姓王……”宁王想这么简单就登上皇位,怕是不行吧。
“皇儿是说景山王萧敬?”此次春围狩猎,这景山王萧敬可是也来了。宸妃的心里陡然一沉,有了萧敬的插手,的确是对局面一时有利,可是……“皇儿,景山王要是插手,这局面可就乱了。”
“母妃,可要是景山王不插手的话,这局可就凑不成了。”凤翕了解宸妃的担忧。
见凤翕如此的有把握,宸妃放下心来,“皇儿自己应该心中有数,皇儿大了,有自己的决策能力,母妃也就不参与了,皇儿万事小心即可。”
“母妃放心。”宁王,本皇子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你们这些人鹬蚌相争的局面,不过,少了凤湮,真是无趣很多……
“怎么,还是没有消息吗?”宁王听着侍卫不断的来禀,心中全是厌烦,既然找不到,那还找什么!父皇就是这么宠爱凤湮吗?!
“王爷,风王他……”宁王妃越想越觉得似乎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她隐约开始感到担忧起来。
“报——”正在宁王妃想要开口时,侍从来报。
“何事?”宁王的心越来越烦了。
“回王爷,绒嫣公主有请。”
“公主?!”宁王的嘴角浮起一丝轻浮和玩味。
“王爷……”宁王妃看着宁王远去的背影,心中的苦涩一点一点的蔓延着,自从上次皇上的家宴开始,王爷和绒嫣公主是走的越来越近了,她不是不明白这是什么,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可是……
“王爷可是让绒嫣好等……”宁王赶到时,绒嫣正半躺在软榻之上,欲迎还拒的美人娇态,展露无遗。
宁王踱着步子,缓缓的走到绒嫣公主的跟前,“本王可是一听到公主的来请,就立刻赶来,公主怎么能说本王让公主好等呢……”
绒嫣公主轻轻的起身,披在身上的薄纱顺着香肩滑下,肌肤胜雪,绒嫣樱唇轻启,“王爷,现在风王可是找不到人,绒嫣一个人在这没有亲人的天祁,难道王爷就忍心让绒嫣孤苦伶仃吗?”
“本王当然不舍得……”宁王一把抱起绒嫣公主。
绒嫣没有反抗,“王爷,绒嫣可是指给风王爷的人,要是风王爷回来了……”当日只有宁王知道情况,凤湮究竟会不会回来,宁王是最清楚不过的。
“风王?怕是回不来了吧。”当日他也是靠着侥幸才从虎口下逃脱,凤湮既要救凤暨和那两个贱种,又要顾及自身的安危,眼下,凤暨和那几个贱种成功的逃回来了,凤湮……哼哼……应该已经喂了老虎吧。
这下,绒嫣肯定凤湮是回不来了,当下放下心来,软软的窝在宁王的怀里,“王爷这是要做什么?”
“本王要做什么,公主不是清楚的很吗……”
“主子,宁王走进绒嫣公主的营帐,已经小半日没有出来了。”
“本皇子还正怕他宁王出来的太早……”宁王要是出来太早,岂不是枉费了绒嫣公主的一片心意?听着探子的禀告,凤翕的眼中那抹狠厉,久久不能消散。
“事已至此,王爷想要如何对待绒嫣呢?”绒嫣起身,慢条斯理的整理着自己凌乱的衣襟。
“那公主想要本王如何对待公主呢……”宁王一把拉过绒嫣。
“神女有意,就看你这襄王有没有良心了。”绒嫣白皙的手指轻轻在宁王的脑门上点了一下,“绒嫣可是嫡公主,难不成你宁王爷还要学那风王,让绒嫣做一个侍妾不成?”
“本王怎么舍得,你就做本王的正妻如何?”宁王握住绒嫣公主的手,美人在怀。
“那王爷的王妃怎么办?绒嫣可不想背负着抢夺他人夫君的罪名。”绒嫣一把推开宁王,“王爷的心可是不诚。”
“本王倒是有个好法子,既让公主做了本王的正妻,有不让公主背负天下人的骂名,公主看,如何?”宁王轻轻附在绒嫣的耳旁说道。
“那是什么法子?王爷不妨说给绒嫣听听……”绒嫣转过身去,看着宁王。
“做朕的皇后。”宁王的声音沉沉的在绒嫣的耳畔响起。
绒嫣公主先是惊讶了一下,不过转而又是巧笑嫣然,“那臣妾先谢过皇上了。”
宁王眼中的精光一闪,他没。有看错,绒嫣公主是个聪明人,“不过皇后,朕需要的还没有准备好……这,可怎么办呢?”没错,他需要大量的人马。
“皇上需要的,臣妾的娘家或许有办法呢?”可不要忘记了,她绒嫣毕竟还是东旭的公主。
“那朕就等着皇后那边的好消息了……”
“宁王出来了?”如果自己猜的没错,此时此刻宁王应该和绒嫣公主达成了一致。
“主子神机妙算,宁王已经出来,正在去往主帐。”
凤翕拿起桌上的茶杯,将里面的茶缓缓倒出,景山王一直被凤湮压制,这下凤湮不在,景山王怕也是和宁王的心情一样耐不住了吧。
“来人,将床上的用具换下。”
“是”听到绒嫣公主的吩咐,一旁的小侍女赶紧将床上的褥子被单一块拿了下来,不一会儿就将屋子重新收拾好。
“起禀公主,辜大人来了。”
辜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让她进来吧。”
辜棠缓缓的走入内堂,“微臣见过公主。”辜棠没有遗漏过这屋子里依旧残留着的糜烂的气息,辜棠皱了皱眉。
“大人来找本公主有什么事?”绒嫣公主坐在一旁,漫不经心的把弄着桌子上的红烛。
“微臣已经将天祁的消息派人告知了皇上,皇上已经知道了风王遭遇不测的消息。”辜棠也万万没有想到,凤湮竟然会这么突然,事情似乎透着一丝诡异。
“那父皇有什么决定?是要本公主回去吗?”绒嫣没有着急着说明宁王的情况。
“公主,皇上的意思是,若是凤湮真的遭遇不测的话,让公主以风王未亡人的身份继续呆在天祁。”辜棠正了正身。
“什么?!父皇他……”绒嫣公主手中的红烛顿时碎成两半,没想到父皇为了江山竟然可以不顾嫡亲女儿的感受,父皇,绒嫣的心好寒啊……
绒嫣公主十分勉强的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辜大人回去吧,本公主知道了。”
“那微臣退下了。”辜棠退了下去。
绒嫣拿起已经碎成两半的红烛,父皇,你说,绒嫣会怎样选择呢,是选择继续作为父皇维护江山的棋子,当一个屈辱的和亲公主,还是,当一个国家呼风唤雨的王后呢……
“找不到那就再找……”宁王还没有走到营帐前,就已经听见皇帝暴怒的声音。
“父皇这是何苦呢……”宁王拾起皇帝扔向地上的弓弩。
“一群饭桶,竟然连个人也找不到。”皇帝气得手微微颤抖,凤湮那个臭小子,就算是再怎么顽劣不孝,怎么会舍得丢下他的母后,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父皇,当日的情况,皇儿是最清楚不过了,孩儿很是感激三弟能够不计前嫌出手相救,可是,那种情况下……”宁王的脸上露出一片悲怆的神色,“父皇,节哀吧……”
“不会的,那个臭小子怎么会……”听完宁王的话,皇帝一下子瘫坐在龙椅之上,“不会的……”皇帝呢喃道。
“起禀皇上,景山王觐见。”
景山王萧敬?宁王的心中警报突起,对,没错,外姓人,异姓王……
皇帝无力的摆摆手,“朕累了,凤濯,你替朕看看景山王有什么来意吧。”
“是,儿臣谨遵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