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一代兵法家尉缭出现在了章邯眼前,这让章邯很是兴奋,于是章邯便将其带到了原本的大营之中。
通过了解才知道,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
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吗,但是没有成功。秦始皇死后便辞官归隐了。
可是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所以在刚刚走出关中,便病了。
也许是天意使然,正好让尉缭走到了青年公乘阳庆的家中,公乘阳庆的家中有着不少上好的药材,这些药材是公乘阳庆历尽艰险踩来的,准备用来当彩礼的。
尉缭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一心只想将自己的便治好,于是便将那些药材用了,事后知道了这里面的事情,尉缭别无他法,只好带着公乘阳庆来找章邯了。
因为尉缭不认为自己的名声可以让别的诸侯也认同。
得知了这里面的事情,章邯并没有给公乘阳庆任何的钱财,而是问道“公乘阳庆,本将问你,你可懂医术?”
一听见医术,公乘阳庆傲气的说道“在下学习的是秦越人的《内经》与《外经》,虽然不敢说已然全懂,但也略知一二。”
章邯自然听出了公乘阳庆话语中的傲气,不过章邯并不在意,毕竟任何人才都有着不一样的傲气。
只不过章邯不太清楚这个秦越人是谁,可是又不好开口询问,毕竟如今章邯已经不是可以随时开口的了。
尉缭见到章邯的疑惑,笑着说了一句“公乘阳庆可以说是扁鹊的隔代传人。”
章邯闻言恍然大悟,原来秦越人便是扁鹊这个中医鼻祖啊!
知道了公乘阳庆的本事,章邯便开口道“阳庆,不如这样如何?你在我的大军中担任军医,你在再我大军中挑选一些人手,交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伤口处理办法,也好减少我军的伤亡人数,如何?”
公乘阳庆还没有说话,尉缭便一脸惊讶的说道“将军真乃神人也!如此一来士兵的伤势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便不会出现伤者皆死的局面,到时我军将士将无后顾之忧啊!”
章邯听着尉缭的话,很是开心,虽然这个军医的措施不是自己的智慧,而是后世的经验,但是能得到一代兵法大家尉缭的赞赏,章邯还是很开心的。
尉缭见公乘阳庆还有些犹豫,便说道“阳庆啊!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公乘阳庆闻言叹了一口气道“好吧!在下便听将军吩咐。”
章邯听到后很是开心,于是便命人将公乘阳庆带了下去,并将尉缭所用药材的钱也交给了公乘阳庆,也好让其去迎亲。
待众人都下去了之后,章邯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口道“不知先生觉得秦国如何?”
尉缭一听先生这个称呼,便知道这章邯是要招揽自己,虽然尉缭已经是古稀之年了,但是他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于是略一思考便开口道“秦,十余之虎,不可长,然虎威犹存。”
章邯一听便知道了尉缭果然并不看好秦国,将秦国形容成十几岁的老虎,呵呵,老虎也就是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这样的老虎可真就剩下虎威了。
于是章邯接着问道“先生,章邯如何?”
尉缭看了一眼章邯,没有回答问题,而是问道“将军,志向如何?”
章邯知道这是能不能收复尉缭的关键,尉缭可不像英布和秦嘉,只要自己说出志向就行,于是章邯思考了一下,缓缓说道“若始皇仍在,章邯为秦国之忠诚大将。若二世皇帝幡然悔悟,励精图治,章邯为中兴之臣。”
尉缭一听章邯的话,心中嘀咕了一句小狐狸。
章邯的这话相当于什么都说了,也相当于什么也没说。
正常人都能听出这里面的意思,章邯说皇帝昏庸,不值得我效忠,我要单干了。
可是你要是拿这个去定章邯的罪,那么你就是傻子,因为人家什么也没说啊?只是做了两个假设而已。
如果这样尉缭就没办法了的话,那么他又有什么值得章邯拉拢的呢?
随即尉缭笑道“将军,可有办法清君侧,中兴大秦?”
章邯愣住了,自己说完那些后,尉缭不应该马上就出谋划策吗?看来自己又小瞧古人了。
于是章邯一脸纠结的说道“赵高势大,章邯无力反抗。”
尉缭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道“既然如此将军该怎么办呢?”
章邯知道这是尉缭让自己表明态度呢!可是到现在章邯与尉缭只接触了半个时辰,而且尉缭也不是那英布和秦嘉那样的囚徒或反贼身份。
章邯怎么可能和他说实话呢?于是章邯组织着语言道“章邯只得在这乱世之中,随波逐流。”
尉缭淡淡的摇了摇头,随即正色说道“将军,请名言。”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章邯只好开口道“章邯愿成就一番霸业,请先生助我。”
尉缭听到这句话,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准备,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一颤。
尉缭在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便做了秦国国尉,后来更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说对秦国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尉缭没有了之前的冷静,带着颤音道“将军,难道真的不能清君侧,中兴大秦吗?”
章邯知道此时此刻的尉缭已经没有了分析事情的能力了,虽然不忍心伤了这么一位老人的念想,但是还是说道“若要清君侧,必须挥兵关中,和先秦一样,占据三关严防关东诸侯。然而秦国多年征战,关中十六岁以上男丁基本没有,仅仅靠着本将军手下的大军,如何守得住关中?”
章邯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此时巨鹿大战还未开启,漳污之战更是没影。这两场大战之后,各地的诸侯手中有十万兵马便是大诸侯了。
可是这两战还未开始,关东的诸侯兵马加在一起至少有百万大军。这也是章邯来关东大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