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老城水下古城,做梦做梦少年时梦;吾长在此城城中生,丹江水淹城城没剩。水下雄狮泪眼难睁,红学古衙还没睡醒;十字街卤鸡待亲朋,县衙桂花千载难逢。特殊时期学校停课,拾柴挖野菜加跳绳;抱小孩做饭破衣缝,上树摘柿子攀紫藤。
李静看了一遍又一遍她写的打油诗,正在欣赏自己的佳作。
“妈,你写的诗,押韵不押韵。”
“这个老县城你在那里生活了几年?”
儿子聪聪站在她的身后,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我写的诗肯定押韵,我十七岁下乡时就会写诗了。”
李静很得意的说着,但是心里明白自己根本没有学过诗歌的基础知识,只是随心所欲,写的诗歌,大多都是顺口溜。
“老城现在已经让丹江水淹了,你姥姥娘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老城,那里也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
“那里还有红学,古衙?”聪聪问。
李静抬头看了看儿子说:“红学是古代的女子中学,听我姥姥说旧社会第一次在那里上演无声电影,因为人多还挤死过几个人。我小时候家就住在县衙门口,县衙的大门很高很大,两边有两个石狮子,我和你舅舅小时候每天晚上,都在那里同小朋友们一起捉迷藏。”
聪聪问:“还有无声电影,县衙大不大?”
“县衙有前后几个院子,大门进去两边各有几间房子,好似现在的门卫,中间是一个花园,花园两边又有两个院子,听说一边是男牢,一边是女牢。解放后县衙改成招待所,男牢和女牢改成了完整的院子。每到春天,花园里百花齐放,桃梨争艳,高大的树木,是我们一群小朋友们爬树比赛的好地方。”
“顺着一条石子路往前走是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院内有正房和偏房,院子中间地面是石板砌成的,房子建造的很完美,房瓦是扣着的琉璃,房檐有花边,房顶两边有两条起飞的长龙,听说正房就是古代县官升堂问案的地方。”
“正房右边有一个用砖圈成的园门,顺着一条小路走出去,又是一个花园,小路两边栽着很多牡丹芍药,月季,迎春花。
“往前走几十米,树丛中间又有一院房子,院子中间是一口深井,井边上长着一棵又高又粗的桂花树,每到八月桂花香遍全城,听说这个院子就是古代县官家住的地方。”
“你说这棵桂花树每年八月开花能香遍一个县城?”聪聪有点不信。
“你不相信,传说这棵桂花树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它树高几十米,树粗五个人合抱都抱不住。”李静好像又闻到了那棵千年桂花树的香气,昏昏欲睡,梦游古城。
李静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老城是一个正方形的古城,有城墙;有护城河;东西南北四条街;东关、西关、南关、北关俱全;东西南北都有城门;西城门下是一条几百米宽的大河,直通丹江水库;东关有一个花园;县城内有三个小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还有过去留下来的一个红学;街上道路只有几米宽,能过两个马车,路面是石板铺成;街两边商铺林立,门面全是木板的······
少小家贫寒,度日如度年;上顿思下顿,生活够艰难。她吃商品粮,家舅是农员;姊妹整三个,父亲种菜园。东关树叶扫,西河捡茅草;北关拔麦茬,南山树根刨。城墙捡树枝,城河把柴捞;麦地拾麦秸,包谷挖根敲。
李静从小长的漂亮水灵,心地善良,邻居们都很喜欢她,走到街上总有人夸她几句。小时候因为家庭困难,粮食短缺,她经常跟着大舅母去拾麦,溜红薯,拾柴扫树叶,挖野菜。
有一次跟着大人们跑了十几里路到一个小树林里扫树叶,中午没吃饭,下午她舅舅给她们送去了几个红薯,李静拿了一个就吃,没水喝,结果差点噎死。
“这个是包包菜;这个是叽叽菜;这个是面条菜;这个是灰灰菜。”大舅母很细心的一个一个给李静讲着挖野菜要认清认准,千万别挖错了。
李静心灵手巧,且很勤快,不怕吃苦,十岁就是一个小大人了,跟着姥姥学做鞋,十三岁就跟着别人学会炸油条。
李静从小能歌善舞,一年级上学就进了学校宣传队。学习认真刻苦。
李静全家十口人,一半吃商品粮;一半是农村户口。五个农村户口,每人一年口粮只有一二百斤。她家生活非常困难,经常吃的是野菜;穿的是大人们旧衣服。
特殊时期,学校停课了,她在家每天除了看小孩,就是到处拾柴。因为她家没钱买柴,夏天麦子熟了,农民们收割时,她要到麦地里拾麦穗、拔麦茬;秋天玉米收割后,她要到玉米地里拔玉米杆根,敲打后拿回家烧锅;红薯挖了后,她满山遍野的跑着,到红薯地里溜红薯;下雨过后,她要到山坡上捡地曲莲拿回家当菜吃。
山上的野蒜;麦田里的面条菜;她都拔回家,洗净后下到面条锅里。夏天,城河涨大水了,上游冲下来好多柴草,李静就跟着她舅舅去捞,拿回家晒干烧锅。
有一次,县招待所开会结束时,剩下的一点碎干红薯叶没人要,李静跟着她妈王秀兰,就去背了几大包。回家后一家人吃了一个冬天。
李静家,住在县招待所的隔墙,住的就是古县衙的女牢,那房子的墙,很高很厚;没有窗户,阴深深地,整年见不到阳光。院中有一棵老柏树的树根,每到冬天,家里没柴烧了,就挖那个柏树树根当柴烧。
李静十二岁那年,家里发生了矛盾,闹得乌烟瘴气,原因是:舅母的父亲到了她家,吃饭时,她舅母发现李静的母亲王秀兰碗里的面条,比自己父亲碗里的面条多。
经过那次事件后,十二岁的她,当麦子熟的时候,天再热都不休息,整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农田里拾麦穗。
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能吃上稠一点的面条,一家人别再生气,她愿意走遍县城周围每一块麦地,拾到更多的麦穗。
夏天,整个县城的人们,在家没地方洗澡,都跑到县城西边的河里洗澡、洗衣服。李静和家人一起,经常到河里游泳,那条河有几百米宽,非常壮观,名叫丹水、又叫八百里黑河,全长443公里,是汉江最长的支流。
七月底,已经入伏了,天气热的人们无处藏身。那个时侯,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只是靠一把扇子摇来摇去,房间内热的不能住人,晚上,前半夜睡在院子里,后半夜才回到房间里,到床上睡觉。
“狼来了,狼来了。”李静在睡梦里听到姥姥的叫声,吓得从地下席上爬起来就往屋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