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儒家求学巨虎当道
“兄台先看看亭中所写文字,从这里开始看起,然后按这个顺序看一圈。”浩天手指凉亭中的一根柱子,并依顺时针在空中画了个圈。
叶君这才注意到每根柱子上都刻有文字,从浩天所指第一根柱子看时看起,依次是:
‘仁者爱人’
‘义者宜也’
‘礼者贵和’
‘智者不惑’
‘信者方立’
最后一个柱子却又四句,‘仁义礼智信,东南西北中,孤身徒在外,结伴行千里’
叶君一一看后,心中已有定论,向少年浩天问道。
“浩天,亭中所言,你有何看法?”
“这个不急。叶兄,可看见亭外山路?在下来此多时,可知为何一直未曾离开?”
叶君听他话后,点头示意看到亭外山路,同时也奇怪他为何在此没有离开。
“在下并非不想继续上山,可不知为何却怎么也无法离开这里,似乎有层屏障阻止我向山中继续走去。于是开始寻思亭中所言,想来‘孤身徒在外,结伴行千里’,就是离开此处继续上山的方法。”
“你的意思是,一个人无法离开这里,必须和旁人一起结伴。”叶君将心中猜测说了出来。
浩天点了点头,“在下正是如此猜错,所以一直在此等候可以结伴的人。不过具体是不是这样,尝试一下就知道了。”
“怎么尝试?”
“兄台和在下一同上山求学,同时向山路走去,便可知道?”
“好。”
说完,二人并排而立,同步踏入向深山中延伸的山路。
两人同时一步迈出,同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分割线--------------
山回路转不见君,柳暗花明又一景。
浩天只觉天地旋转,不知多久之后,才能定住心神,这时发现自己躺在一条山路上。向四周看去,发现这并不是凉亭外的山路,风景与凉亭外的格然不同,身后也看不到凉亭,心中惊讶无比。
身后不见亭,一山更伟岸,一人伫路间,一狐身边卧。
浩天看见前方数米处站着一男子,长衣飘飘,双手背后,背影相向,同时发现自己身旁躺着一只赤色的幼狐,至于那自称少年叶君却寻找不到。心中疑云遍布:“这是哪里?是不是求学路?叶君又在哪里?眼前的男子又是何人……”带着各种疑问,向长衣男子走去。
浩天停在男子身后,躬身问道:“请问兄台,此处是何处?可知与在下一起的少年又在何处?”
男子二十来岁,仪表堂堂,大有深意的瞧了浩天一眼,又瞅向幼狐,神色傲然的说道:“这里就是求学路,我是儒家弟子,名唤‘紫云’,在此指引求学者。至于你说的少年,我不知在何处。而且并非任何人都能从凉亭中踏入求学路的。”
“敢问兄台,这踏入求学路的考验是什么?莫非是之前感到的天旋地转?”浩天着急的打听道。
“心神不宁者,耗时;心智不坚者,山下。”
听到这句话,浩天不禁拧眉深思,片刻后继续开口问道:“依兄台所言,心神不够宁静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这里,心智不坚定的人只能下山离开?”
青年继续注视赤狐,随口说道:“正是。”
“敢问,这心神宁者,耗时多久才会到这里?”
“最多一个时辰,超过一个时辰的永远也不能再到这里。”
“那在下此等叶兄。”浩天自言自语的说道。
“从踏入求学路,到走完,用时越少对你将来越有利。”
“凉亭中有言‘结伴行千里’,如今连一米都没有结伴相行,怎能够现在就走。”说完浩天随便找个地方坐了下来,盯着自己之前出现的地方,希望少年叶君早点出现。
“这赤色狐狸不错,正好我缺少一副狐毛手套,能否割爱给我?”青年虽是询问,却无半点询问之意,颐指气使的说。
浩天这才注意到身旁的赤色幼狐,赤狐毛色暗淡,尾部蓬松,耳部及腿皆是黑色,耳朵尖立,瞳目黑白分明清澈明亮,甚是让人喜爱,也不知道这赤狐为何出现在自己身边。
浩天起身来,拱手道:“此狐并非在下所有,自然谈不上能否割爱的。”
“既然如此,你那就帮我捉住赤狐,日后在门中可关照你一二,让你受益无穷。”青年继续嘞声令道。
用一只对自己并无防范的幼狐,换取日后前程。浩天并未答应,注视幼狐,顿时产生恻隐之心,又寻思:“我若不答应,此人定会因幼狐对自己不佳设防,而亲自动手。到时幼狐被捉,虽说我不杀伯仁,但伯仁却因我而死。不如将其赶走,可他毛色暗淡又未成年,在这深山之中亦不安全,不如将它带在身边。”想到此处,便下了决定,对青年拱手拒绝道:
“这幼狐与在下颇有缘分,从山脚一路跟来,所以在下视其为好友一般,自然既不能割爱也不能做卖友求荣之事,还请见谅。”为了打消青年的念头,浩天不惜撒了个谎。
“你可知在门中若能得我关照,可以少奋斗十年,一只狐狸便能得此机遇,门中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浩天并未理睬,注视青年片刻,坚定的目光,更是将决绝的心思表露无遗。
随即两人无话,在此等候起来。
一个时辰后。
并未再出现过一人,青年依旧傲然而立,少年则坐在地上,身旁躺着一只幼狐。一立、一坐、一躺,各有所思。
“一个时辰已到,随我进山。”青年令道。
“在下的朋友还未出现,容许再等片刻。”少年起身拱手歉意道。
“一个时辰都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到这里,说明他与儒家没有缘分。”
“这……”
“现在随我进山,作为接引者,我会指引你一番,届时你才有一丝机缘拜入儒门。”
“在下曾言,与叶兄一同入山求学。现在仅仅一个时辰,又怎可轻易失信于人。”
“我将离开这里返回山门,你若再等,到时没有我的指引,艰险自会增加数倍不止。”
不知青年为何突然示好,指点自己一番,浩天心存感激,却也不愿现在就离开,只好向青年拱手谢道:
“多谢兄台指点,不过在下仍然不能离开。既然世人皆以一个时辰为限,在下愿再等一个时辰,若他还未出现,再上山求学。”浩天心中为叶君忧心,自己如今也只能再等一个时辰,盼望奇迹出现。
浩天再次坐下,微唇紧闭,更是目不转睛的注视前方。青年见此,表情不变,同时也没有像所说的那样离开这里,颇为奇怪。如此两人一狐继续等了起来。
又是一个时辰后。
“走吧。你的朋友不会出现了。”青年开口道。
“唉…难道他真的是无缘。”浩天一边起身一边轻轻的摇了摇头,心里为叶君大为惋惜。随后两人一狐向深山出走去。
-----------分割线--------------
高山顶,四海云,求学路上分仙凡;
脚踏山,山抱水,山水相连不见峰。
山浪峰涛,层层叠叠,白云滚滚,尽在山间。
仁浩山作为儒家山门所在尽显大气澎湃,重实深远,纵使肉眼凡胎也能感到它的伟岸。
浩天没有丝毫心情去欣赏风景,跟着青年背后亦步亦趋,心里一直记挂着叶君,虽是相处片刻,心里却不自觉的把他当做十年相交的挚友,如今只能叹息他无缘仙门,希望另有机缘。
一路无话,不知走了多久,两人一狐来到一处路口。青年停下脚步,向山巅看去。浩天也随他目光看去,只见山海云雾之间有一巨大山门,若影若显之间还能见到盘旋陡峭的石阶,看不到石阶尽头……
青年先手指远方高大山门,又指向一条山路说:“那就是儒家的山门所在,你沿此路过去不久就可以看到石阶,沿着石阶走便可到儒家。你我在此别过,日后有缘自会在门中相见。”
名唤紫云的青年说完也不理睬浩天,从怀中掏出一卷不知何种材质做成的书简,往空中抛去,书简立刻打开不断放大起来,约莫有一平方大小时才停止,随后青年紫云轻轻一跃,就落在书简之上,盘膝而坐,书简沿着另一条路望山中飞去。
浩天张大嘴巴惊讶无比,心中更是激动异常的嘀咕:“这就是儒家弟子,这就是传说中的仙”。怀中的赤狐,也与浩天一般无二张大狐嘴。
“不为书中黄金屋,不为书中颜如玉,只因书中自由梦……”远处传来青年紫云郎朗之声,随后渐渐消散在空中。
浩天怀揣着中途跟不上脚步的赤狐,眺望远处山门片刻,就沿着紫云所指的山路走去,步伐越加轻快起来,脸上的疲惫之色也一扫而空。
没走过久,天色开始暗淡起来,夜幕也即将降临,深山更显幽静,时不时传来鸟兽虫鸣,亦让人心惊。
眼见石阶就在眼前,浩天大喜,立刻加快步伐,可没走几步,心中无名由的一阵不安,正要按下心神继续赶路,不想前方跳出一只大虎,立在一块巨大的方形石上。